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998年6月18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出版社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了“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理论座谈会暨《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概论》首发式”。参加座谈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牧、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主义观.关于社会主义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认识.一种是把它看作改造社会的思想,批判体制的原理,选择体制的价值标准.另一种是把它看作具备某种特点(例如产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的体制.关于这两种社会主义观的对立和相互关系,有四个问题:(1)目前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后一种社会主义观.事实上,大多数国民听到社会主义这个名词,首先想到的便是苏联、中国的体制.就这样,社会主义被  相似文献   

3.
弗里德曼作为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他是竭力颂扬自由竞争下的资本主义的市场和价格制度,认为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市场和价格制度是解决一切经济问题的最好机制。  相似文献   

4.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中宏观调控的思考———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效”谈政府的宏观调控兰英市场经济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西方国家曾对现代市场的作用崇拜互极,对现代市场的神奇功效赞叹不已,西方经济鼻祖亚当、斯密对比作了形象的比喻———“看不见的手”。但...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的第二部分做了明确的阐述,并概括性地提出和使用了新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命题“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报告指出:“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报告在第二部分的最后提出和使用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命题,即:“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应当也完全可能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注意,这里没有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6.
一、在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教材以及有关资料或论著中,在论及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这段历史时,其中都有这样一句结论性的话:“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基本确立……”。或为“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9,(9):42-46
施韦卡特提出的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有工人自主管理、投资的社会控制和有竞争的市场经济三个显著特征。作为被提出的资本主义的替代模式,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有其显著的优越性。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该模式也有相通之处。基于此,从理论背景、现实背景、内涵和可行性方面进行分析,探究该模式对我国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推动企业发展,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协调社会各阶层关系、缓解贫富分化现象,促进就业、应对失业难题等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借鉴意义,能够充分体现其对中国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富强、民主、文明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概括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这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社会主义就不是完整的,即称不上是“够格”,显然,“够格”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其内在要求基本是一致的,都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作出框架式的界定。 一、共同富裕是“够格”的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集中体现 列宁曾经指出,“我们要争取新的、美好的社会制度:在这个新的、美好的社会里不应该有穷有富……这个新的、美好的社会就叫社会主义社会。”(《列宁选集》第1卷第391页)从列宁的论述中明显看出,共同富裕蕴含于社会主义之中。马克思在谈到未来新社会特征时作了一个简明的概括:“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  相似文献   

9.
1990年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30年国际工人运动中留下明显痕迹的社会主义理论家Э.伯恩施坦诞辰140周年。世界上对伯恩施坦个人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这是因为他的思想对现代社会民主党世界观立场产生颇大影响。伯恩施坦被认为是西方现代社会主义的经典作家,他是区分社会主义理论中现实主义传统与乌托邦主义传统的开端。但是,在苏联哲学著作中,伯恩施坦被介绍得极其零散,许多人对他的作品曾作了极其否定的评价。今天,当谈  相似文献   

10.
民主社会主义是指二战后西殴右翼社会民主党所建立联合的社会党国际纲领和思想理论体系。社会党国际的纲领标榜社会主义,但却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相对立,他们主张由资产阶级的国家实行逐渐改革,从而“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这股现代改良主义思潮,最初只是在西殴有所影响,但现在不仅席卷了整个东殴,并在世界其它地方也同时蔓延。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弄清楚民主社会主义这股社会潮流的来龙去脉,从而准确的把握住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与正确进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比较,是当前开展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栏目登载了这方面的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从多侧面阐述了坚持党对国家政权领导的必要性,分析了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根本所在,并批驳了在这些问题上几种错误观点。这些有理有据的论述,对于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无疑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企业垄断制的弊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为什么国家的宏观间接控制的有效机制却难以引导微观企业行为发生灵敏而积极的反应呢?比如,其一,由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不能准确地反映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进而说明不了劳动的质量和数量,即使在职工的劳动报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联系的正确的改革态势下,如果劳动者不存在涌向收入高的企业的客观条件,也就必然要发生收入水平的“横追逆流”。这样,在工资的这种结构型上升的推动下,便一定要导致工资总水平的全面上涨。再加上福利与就业相统一的体制,单凭国家的工资总额增长计划  相似文献   

13.
市场社会主义思潮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渊源久远、影响较大的社会主义思潮。苏东剧变后,它的发展进入现代市场社会主义阶段,并表现出与传统理论不同的特征。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不同,但它关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所有制实现形式等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无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如何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在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基础上,保证区域经济的协调增长和区域市场的完善。长期以来,我们在发展中忽视了区域市场的作用,在理论上模糊了区域市场的基本内容,在实践上抑制了区域市场的发育,从而妨碍了区域经济的有机成长。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对区域市场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上海有个特殊“市场”,一没有商品,二不用金钱,交换的是一种权利,其热闹却不亚于展销会。这就是住房交换所——交换租赁权。“一调两”、两调一”,是交换住房的热门术语,前者为儿女结婚,后者系照顾双亲。不过,后者往往有心照不宣的潜台词:继承租赁权。不然,一旦父母撤手西归,那住房就由房管部门收回。继承租赁权的依据是户口,必须与父母在一本户口簿上。否则,租赁权并非遗产,不能继承,那怕亲生儿女是住房困难户也不行。因而“两调一”者,即使面积略为缩小,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既然户口如此重要,“先见之明”者就采取“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反复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既坚持改革开放,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今天,为了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获得成功,根本的一点,就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重大成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的提出,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进行  相似文献   

17.
“国家社会主义”是19世纪中叶在德国兴起的以拉萨尔、洛贝尔图斯为代表的一种机会主义思潮。其主张是:强化国家职能,通过实行普选制和工人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个思潮在开始出现时只是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个派别,后来的影响却出乎人们的预料。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希特勒以国家社会主义的名义实行法西斯统治和对外侵略,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8.
现在打着"民主社会主义"的旗帜,信奉"民主社会主义"的,有许多不同的思想政治派,除社会民主党外,还有欧洲共产主义者,加罗第、舍克、马列克等的"人道社会主义者"、左翼天主教运动、犹太复国主义者、日本民主社会党以及非洲的"民主社会主义者",等等,甚至资产阶级自由派以及著名实用主义者胡克也都标榜"民主社会主义".本文对社会民主党的"民主社会主义"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基石理论。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要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学术界及时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见解,这无疑丰富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但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探索和谐社会之构建的各个环节。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为此,本刊认为有必要就和谐社会之构建问题继续展开讨论以期引导社会文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