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昔日"丁克"渐渐变老,觉得夫妻感情趋于平淡,需要个孩子进行调剂,以确保家庭关系更稳固,或者应该有个孩子来延续自己的人生理想时,他们便开始反思、动摇,然后"悬崖勒马"。然而伤害已经造成,最佳生育年龄已经错过,生育和婚姻的双重危机成了昔日"丁克"族选择这种家庭模式所必须承受的代价。  相似文献   

2.
独生子女家庭的出现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家庭结构,家庭结构的变化所引发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其根源就在于独生子女家庭已不具备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客观基础。从养老角度来看,国家近期推行的"单独"可生育二胎政策也是为了缓解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养老困境。在上述问题背景下,本研究将对我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模式选择意愿进行实证研究,运用logistic定量分析模型,根据老年人对于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三种养老模式的选择意愿及影响他们选择的因素,分析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老年人面临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大核心养老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针对如何集国家、社会、家庭三方力量解决我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养老困境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不仅人口质量的高低能够影响到科技的创新,家庭人口数量的变化也能影响科技的发展.这一点在中西家庭人口的变动与科技发展的关系中表现得极为明显.根据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分析了中西家庭人口的差异对各自社会特别是对科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指出,自近代以来,由于"两种生产"不断的分离,以及在随之而来的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人口政策与科技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赖希"消灭家庭"的本意是要用"自然的家庭"来取代"强制性的家庭",用"母权制家庭"来取代"父权制家庭".赖希"消灭家庭"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揭露目前流行的家长制家庭、"父权制家庭"的消极功能,并批评这种家庭模式压抑人的性需求.但赖希把从"母权制家庭"向"父权制家庭"的转变视为人类历史上的灾难,是缺乏历史的眼光,没看到这一转变历史必然性.至于他对"自然的家庭"的描述,对人类恢复"母权制家庭"的呼吁,则带有强烈的乌托邦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上在"家庭人"文化下,发展出以家庭保障为核心的保障模式。西方在"社会人"文化下,很早就出现了丰富的社会化保障形态。现代社会保障在理论与实践上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家庭文化将继续作为一种重要的力量,影响现代社会保障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6.
家庭养老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这种养老模式既有其独特的优势又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劣势。伴随着我国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化、空巢家庭日益增多、老年人在家庭中主导地位的逐渐丧失、年轻一代养老观念的逐渐淡漠,中国传统养老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样一个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索一种依靠老年人、家庭和社区等多种力量的多元化养老模式便成为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7.
家庭在社会政策中的地位和角色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为政策背景,二是作为政策目标。家庭作为社会政策的背景有两层含义:一是政策制定以现实的家庭模式为前提和基础,二是政策实施以现实的家庭模式为环境和条件。为了社会政策实施顺利需要保持家庭模式稳定,于是家庭从社会政策背景发展到社会政策目标,这一逻辑清晰地揭示出家庭政策的性质。家庭政策的职能和任务不在于构建理想的家庭模式,而是促进各领域的社会政策更好地适应家庭变化,一方面减轻家庭变迁对社会政策实施的不利影响,提高社会政策的成效,另一方面使社会政策更契合变化中的家庭的特点,更好地发挥家庭功能。我国家庭政策既肩负着改造社会政策模式、促进社会政策合理性和有效性的使命,也肩负着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增强家庭功能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当代家庭伦理的目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家庭的结构与功能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传统家庭伦理不再适用于当代家庭的发展状况,因此,建立和完善当代家庭伦理的目标模式就成为当务之急。当代家庭伦理的目标模式在内涵上体现为以人为本、注重个人心灵体验与修养。在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未来的变化趋势中,修身养性、家道和顺以及社会情怀将成为这一目标模式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家庭养老作为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其内涵、内容、目标和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此通过重新陈述"家庭养老"这一概念来分析家庭养老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并通过与社会养老的对比分析,探索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家庭寄养是孤残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以来,国内逐步形成了比较典型的“北京模式”和“上海模式”,且这两种模式的成功经验在国内逐步得到了推广。杭州市儿童福利院自2000年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以来,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制度化的操作,但尚未形成一种模式。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家庭寄养典型模式的研究,进而提出一种新的模式——“杭州模式”,以期对杭州市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村庄"多元"治理模式是与"一元"治理模式相对立的一种模式,是以"多元化"治理权力为基础,以"多元化"治理主体为核心,以"多元化"治理资源为桥梁,以"多元化"治理手段为途径的一种村庄治理模式.要建立理想的村庄"多元"治理模式.就必须根除实践中存在的立法、行政和经济文化三大障碍.同时还要着力构建"多元"治理权力和治理手段的合法性机制和协调机制;构建"多元"治理主体和治理资源的培育机制和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未富先老"的国情背景下,农村家庭养老仍然是主要的养老模式。政府在家庭养老中应当承担起行政、道德、经济和法律四个方面的责任来应对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问题。本文以河南省濮阳市为例,探究家庭养老中政府责任的现实需求以及"孝善敬老"活动实施的效果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理论界》2017,(3)
二战以来,西方福利国家大体上经历了"去家庭化"和"再家庭化"两种家庭公共服务模式。历史发展过程中,两种家庭公共服务模式都表现出了自身的优点和缺陷,并对西方国家家庭公共服务的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在进行家庭公共服务模式选择和制度设计时,一定要注重吸取和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完善我国的家庭公共服务制度设计和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夏晴 《家庭科技》2006,(11):4-5
现在的很多年轻夫妇都喜欢“丁克”生活方式,他们当中普遍存在“生儿无用”论。但是由于父母反对或者其他种种原因,他们会改变“丁克”状态。面对生与不生、带与不带的矛盾,两代父母在相互妥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家庭政策作为社会政策的一种,正在逐渐受到重视,但社会政策中的家庭概念却非常模糊,以至于在政策执行中遇到困难和有失公平.本研究反思中国的"家庭"定义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脱离,以世博大礼包这一政策为个案,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力图描绘世博大礼包这一政策从政策制定到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有关家庭、家庭户的讨论和争议,展示在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家庭概念的不稳定与冲突,尤其是居住、户口与家庭认同三者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分析家庭政策中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可能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16.
雪樱 《家庭科技》2015,(2):12-14
如果你还给未婚大龄男女贴上"剩"字标签,那么你真就OUT了!他们很可能是都市懒婚族。与"结婚狂"相反,懒婚族不彻底奉行独身主义,不属于丁克一族,也不排斥婚姻,但又不以婚姻为某种终点,而是为自己寻找一个人幸福的理由。常人懒婚多是内心的"失灵",或是失去寻爱的内驱力,或是过于依赖原生家庭,对爱情没感觉。可见,懒婚是爱情的"休克",懒婚男女应早早觉醒,别误了终身大事。  相似文献   

17.
佛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今时代重要的旅游资源."农禅并重"到"商禅偕行"成为佛教发展的一种趋势,我国佛教文化资源开发的新模式主要有"少林寺模式"、"灵山模式"以及"佛光山派"的运作方式,对南京佛教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8.
社区养老服务——中国城市养老服务保障的新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昱 《天府新论》2006,(4):104-107
老年社会保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两大部分。资金保障为老年人提供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质保证,服务保障为老年人提供设施和服务。从我国养老服务的模式来看,以往我国主要采取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模式。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赡养老年人的传统  相似文献   

19.
周卉 《河南社会科学》2014,(11):117-119
正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现状(一)家庭养老时期。家户型的生产方式使家庭养老成为我国传统社会最基本的养老保障模式。儒家"孝悌"的伦理思想又从文化层面强化了家庭养老模式,加上家国同构的制度理念,使政府避开了应担的养老责任。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到土地后有了固定的粮食来源和经济收入,家庭逐渐有了物质剩余,大大提高了农村家庭的养老能力。政府开始在农村建立五保户供养和优抚制度,对老弱孤寡残幼  相似文献   

20.
余颖 《家庭科技》2002,(12):4-5
“春天到了,小鸟恋爱了,蚂蚁同居了,苍蝇怀孕了,蚊子流产了,蝴蝶离婚了,毛毛虫改嫁了,青蛙也生孩子了,你还等什么?”今年,这样一条俏皮的短信息在手机间“热烈”传播。 这样的短信息对都市里的“丁克”家庭来讲,无疑成了“瞌睡时碰到的枕头”。“丁克”是英文缩写,双收入无子女的意思。在都市青年人尤其是白领夫妇中,选择“丁克”家庭生活的人正有逐渐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