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9 毫秒
1.
<达洛维太太>是一部充满实验精神的意识流小说,充分体现了伍尔夫的现代主义创作技巧.文章运用现代小说空间形式的批评方法,从空间并置、多视角叙事、印象主义手法等方面探讨<达洛维太太>的艺术特征,认为其是一部具有空间形式的小说.空间技巧的引入扩充了作品的艺术容量和思想内涵,拓展了小说的审美功能,大大地丰富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北宋中后期,兵学发展取得多方面成就,产生了数量众多的著述。从理论内容看,这些兵学作品具有一些基本特征,如普遍重视选任将帅、兵机谋略、熟悉敌我实情与阵法阵图等。其形成原因非常复杂,是长期以来兵学传统与社会现实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探究当时特殊人物的军事思想,必须结合客观环境和兵学发展特征进行全面思考。  相似文献   

3.
从传统的情节观来看,哈代的短篇小说具有比较严整的结构,不过他的特色在于在构成情节统一性的"因果链"上更是显示出作家独特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哈代牢牢掌握"命运"的主题,以命运为红线串联起整篇小说,这样就把小说的情节同出对人世的深刻洞见的思想内涵统一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具有与众不同的创作技巧.从她的早期小说<三个女人>中梅兰克莎的故事来看,其通过使用"重复"和"连词叠用"等手段,以人物的思想状态及心理过程缀文,用图解式人物描写手法把人物立体地刻画出来.为此,她以独特的文体和崭新的语言美学为二十世纪乃至以后的文学领航.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相比,意识流小说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具有叙述的非条理性、叙述主体的隐蔽化、时空界限的突破等鲜明特征。从模糊理论角度来看,意识流小说心理活动叙述形式与内容完美地融为一体,其创作技法比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更高一筹。  相似文献   

6.
<红字>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优秀长篇杰作,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用象征手法创作的小说.作家在其创作过程中广泛运用了象征的创作手法,从而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场所及大自然中的其他景物都带上了特殊的象征意义,使故事情节充满神秘色彩;与此同时,象征手法的运用丰富作品的思想内涵,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和无穷的回味.  相似文献   

7.
《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也是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其艺术成就标志着中国小说的进步,在中国和世界文学中都是独树一帜的。它在艺术上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突破传统说书体小说的叙事模式,进入纯文人书面化创作;第二,调动夸张、对比、反差和悲喜剧杂糅与突转的讽刺手法,达到反讽艺术的巅峰;第三,创造以思想贯穿结构的连环短篇形式,创新了小说结构方式。从其独特的艺术贡献来看,《儒林外史》与《红楼梦》是同时代产生的两部辉耀文坛、名垂千古的不朽巨著。  相似文献   

8.
论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更斯不仅是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强烈浪漫主义创作倾向的小说家.他从法国思想家卢梭和英国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作家那里汲取思想,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小说.他的代表作<远大前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浪漫主义"回归自然"、关注儿童的创作思想.研究狄更斯这部小说中的一些具有明显浪漫主义特征的写作手法,会使我们纠正过去的一些偏见,进而增进我们对狄更斯创作思想的了解,拓宽对其小说艺术成就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兵学和儒学同产生于先秦时代。兵学伴随频繁战事应运而生,儒学在诸子百家纷争中取得独尊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兵儒从矛盾对峙,逐渐走向相互融合,儒家的“义战”、民本等思想深入渗透至兵学之中,兵儒交融对兵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由小说内容表现出的青春期性行为反应,探讨了郁达夫的小说《沉沦》的审美教育作用;从叙述艺术视角分析了作品的诗化小说特征;从作品的思想及创作手法上考察了作品的现代主义思想和表现主义艺术特征;并从背景、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小说特色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之际,齐国在稷下学者的引领下发起了一场深刻的思想学术变革.《司马法》正是这场变革的代表性成果.对于《司马法》,不仅应该看到,其作为一部兵书,既确立了田氏集团在齐兵学系统中的正统地位,也建立起适应战国时代战争形势的强兵理论.同时还应看到,这部兵书也是对齐国思想学术的传承和推进,映射了齐国的价值信仰、文化基因和时代思潮.从价值信仰方面看,该书在适应客观现实需要的同时,总体上秉承了宗周礼乐精神.从文化基因上看,其深受姜齐文化传统影响,人本主义倾向与功利实用主义特质十分鲜明.从时代思潮角度看,该书诠释了黄老“稷下主旋律”在兵学领域的渗透和延伸.  相似文献   

12.
清华简《天下之道》以攻守的兵学概念和言说方式讨论以民为本的儒家思想,文意清晰,在兵儒融合以及先秦儒学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孔子思想是开放和多元的,其兵学思想暗含了孟子和荀子等孔门后学对待战争、兵学的态度。其中,以孟子为代表的先秦主流儒者强烈抨击战争,缺乏战争常识,反对兵家思想,否定战争在历史进程中的客观作用。而《天下之道》提出"民心是阵",以兵学概念来表达儒家的民心思想,显然这并非孟子或孟学的作品。战国后期,荀子秉持儒家思想,积极了解战争,主动研究各国兵制、武器等。尤其是荀子主动充分吸收兵家思想,如重视将帅作用、讲究作战时机、治军崇尚赏罚等。荀子兵学理论中谈到如何取胜的具体操作层面,其思考丝毫不亚于当时的著名兵书。在此基础上,荀子将这些兵家之术作为实现儒家兵道、政道的重要方式,《议兵》正是在他以儒家思想为本、充分吸收兵家思想而完成儒家论兵的集大成之作。从先秦儒学史来看,《议兵》的出现并非偶然,《天下之道》等文献正是荀子之前的先秦儒者试图融合兵家思想的具体努力,是荀子论兵的先声。先秦儒者融合兵家思想的线索一直以来隐而不显,而《天下之道》的发现使得这条暗线为学界所认识,并且可能激活了长期以来误读的一些儒家论兵的文献,对丰富儒家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军事活动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历史变迁的重要推动力。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学术即"兵学",则在军事史研究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中国古代兵学研究以《孙子兵法》等经典兵书为载体,内容丰富而精深。但是,由于传统兵学一方面过分追求实际效用,而其受众的学术素养又相对较低,从而忽视了兵学理论的总结与升华;同时,兵学研究者一直未能将历史与军事研究二者很好结合,因而使得兵学在整个思想史研究中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所以,要对兵学研究的瓶颈有所突破,就应当尝试将重心转向研究战法与思想共生互动;并且注意对兵学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加以概括与揭示,探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同时不能局囿于单纯的思想史考察,而要时刻关注兵学思想史自身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明清小说多采用全知叙事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从小说传统来看,仍受"说书"的影响;从创作主体来看,和大多数作者的创作思想相一致;从接受主体的角度来看,得到读者对象的认同。这种模式既有其优长,也有缺陷,关键在于作者如何运用。古代小说中少有的其它叙事模式,孕育了向现代小说转变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小说《半生缘》中的电影艺术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广泛地接触了各种电影文艺,并在小说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电影艺术手法,使其笔下的作品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本文从蒙太奇、空镜头、化入与化出、特写、电影化意象等方面来分析小说《半生缘》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品读她笔下演绎着的平凡而苍凉的人生,深入地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思想内涵。小说的"影视化"创作,有效地拓展了文学的生存与传播空间。  相似文献   

16.
论先秦兵家的性质及其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汉书.艺文志》著录各个部类书籍之后的类序和后代目录学家对书籍的分类可以看出,古代人是把兵书和诸子同类看待的。虽然诸子和兵家的形成吸收了“王官之学”的某些思想资料或文化元素,但直接说学派本身源自王官某职是不确切的。从历史的递进层次来看,第一阶段是有兵事而无兵学,第二阶段是有兵学而无兵家。从《兵书略》和《诸子略》对先秦同一作者的文献采用在不同类中进行“交叉著录”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析得知,到战国初才正式产生兵家。而且最早的兵家人物与法家人物常常是二位一体,其共同渊源则是在孔子身后分散各地的“别儒”。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澳大利亚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帕特里克·怀特为代表的现代派文学是这个时期的主流.而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更是怀特小说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怀特的大部分小说都深深地植根于象征之中,象征成了他思想的载体.他善于从平凡的世界里发掘出超凡的内涵,并赋予看似一般的生活一种深刻的寓意.他借助于象征手法,从多个侧面来反映小说的内在意义:或以人物为载体,或以题目为象征,或以题材取胜,而更多的是以小说主题和细节来揭示蕴含其中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兵学和哲学是紧密联系的,兵学充满哲学,哲学运用了兵学中的战例.被中外学者称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的《孙子兵法》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如其提出的“修道保法”的朴素唯物主义战争观,“知己知彼”的战争认识论,“奇正相生”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等,都可用来分析战争的胜负与主客观之间的关系,并指导战争、驾驭战争,把战争引向胜利.  相似文献   

19.
论卡夫卡《判决》的叙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决》是卡夫卡自己满意的第一篇作品,它开创了卡夫卡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确立了卡夫卡小说创作的基本叙述特征。小说的多重含义与小说复杂多变的叙述手法是分不开的。小说的意义正是通过其复杂多变的叙述手法来展开并加以实现的,小说的叙述手法也是小说意义的一部分。小说将外在叙述与内在叙述结合在一起,互相转换,有时甚至重叠在一起。随着小说叙述手法的幻想性质的逐渐加强,现实与幻想在小说中变换了位置,幻想的另一面反倒具备了奇异的性质。小说中的种种悖论式的思想总是通过悖论式的叙述方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美国现代主义作家威廉·福克纳在小说技巧方面所作的各种实验中,最成功的应该是他对小说的空间形式的探索以及在作品中最广泛地运用的并置手法.并置手法的成功运用不仅有效地拓展了小说的空间范围, 扩大了作品的艺术容量, 使小说蕴含更为深刻的思想意义,更有效地展示了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面貌,而且迫使读者积极参与意义生产,从而使得作品表面无序的形式成为内容,成为作者表达自己思想的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