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约瑟博士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 ,孜孜不倦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 ,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否定李约瑟难题的观点是不成立的。中国古代既有科学又有技术。中国传统科学虽有其弱点 ,但不能以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和近代科学的标准去评判 ,而应当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客观公正观点。  相似文献   

2.
"李约瑟难题"数学问题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名数学史难题:"近代数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而在西方建立",是"李约瑟难题"的子问题,近三十年来,海内外学者在解释这一数学史难题时,提出了各种观点,但细究起来不难发现,很多观点均存在着不完备性;数学创新的严重缺失是"李约瑟难题"数学问题的部分谜底.  相似文献   

3.
"李约瑟难题"至今仍然困扰着学术界.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答方案,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通过对中西科学观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的比较,认为近代科学在欧洲出现是科学自身发展的结果,中国传统科学根本不具备产生近代科学的要素,因此西方意义上的近代科学是不可能在中国诞生的.  相似文献   

4.
"李约瑟问题"所探讨的关于为何拥有泱泱历史五千载和辉煌灿烂文明的中国竟没有为近代自然科学提供孕育和落生的土壤的问题,长期以来受到中国学术界的重视和讨论。对比结合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历程与特点,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观、社会制度结构及经济发展几方面因素影响下的中国科学技术的特点分析,指出中国传统科学遭遇"李约瑟问题"的原因。同时,通过对李约瑟问题的反思和在对中国科学发展现状全面客观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对当代中国自然科学发展和教育培养方式的建议,以期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李约瑟及其"李约瑟难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古代科学虽有其弱点,但不能由此否定中国古代科学之成果,不能套用近代科学的标准去评判中国古代科学成果;批评了中国古代无科学的观点以及修改"李约瑟难题"和"李约瑟难题"是伪问题的论点.中国古代有着光辉的科学成就和先进的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这正是中国古代文明得以灿烂并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约瑟难题”是在中西科学技术史比较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著名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李约瑟本人将中国未能产生近代科学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地理、经济与制度三个方面.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答“李约瑟难题”,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中国地理环境、人口、生产方式三方面的因素影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同时,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教育、科举制度、清朝政治制度等因素影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首先,"李约瑟难题"中从未提及中国古代科技自某时期就衰落下去,而是说与西方国家相比没有15世纪之前的发展势头;其次,不论在何种意义下,"李约瑟难题"都是成立的。它有两部分组成,彼此呈并列关系,没有逻辑上的必然关系,因此,解答"李约瑟难题"非同一般命题。从另一视角看,近代科学技术未能在中国产生其根源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具有游牧特点的少数民族占据中原并统治全国;其次是农民起义造成的改朝换代。在"后李约瑟时代"国人应追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去超越"李约瑟时代"。  相似文献   

8.
对"李约瑟难题"的研究已经有许多有价值的探讨.文章跳出从中国历史寻找答案的做法,试图从文化的宏观角度作一研究.认为中国传统科学具有"知行合一"、"天人合一"和彻底经验主义等文化基因,与此相反,西方科学则具有强烈的"爱知"、"主客二分"、逻辑和检验等文化基因,从而导致中西科学在近代走向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李约瑟难题"之所以提出和迟迟得不到解决,主要是因为包括李约瑟在内的许多人没有搞清楚中国科学与西方科学、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经验、经验技术与科学技术之间的本质差异,并且用所谓"辩证"的、"联系"的观点把它们混为一谈所致.我们只要运用概念明晰的形式逻辑方法对之进行严密的逻辑分析,就会发现"李约瑟难题"完全是一个毫无研究价值的"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用系统论的方法求解“李约瑟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系统论方法对"李约瑟难题"这一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进行研究,主张在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看作中国近代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用系统的整体观及其方法来研究中国近代科技史这个子系统本身的结构、功能以及同社会这个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这样可以克服单一视角的片面性,多维度的探讨"李约瑟难题"产生的因素及其动态关系,从而在整体上把握"李约瑟难题".  相似文献   

11.
以近代来华西方人记述中国环境变化的文本为中心,选取若干典型案例,对其传播方式、途径、受众以及对中外的影响程度分别作了考察。翻译是此类记述传播的主要途径;在传播介质上,除文字印刷品之外,照片、图片等的重要性同样不可低估。有留学背景的林学家、农学家等既是主要受众者,也是重要的传播者,这与他们在语言方面的优势密不可分。研究认为,此类记述不但是西方人了解中国环境的重要渠道,也是中国国内学者认识本国环境的重要信息来源。更重要的是,这也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在中国传播的一种特殊方式。  相似文献   

12.
高校知识管理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人力资源做为最重要的服务资源;强化特色服务,提高知识管理水平,促进馆藏的充分利用和检索效能。  相似文献   

13.
论消费适度与资源节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人口持续膨胀,资源供给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已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造成诸此状态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口压力及其物质消费追求驱动下的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因此,倡导物质消费的适度和消费结构的合理转移,以及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调控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与生产方式的快速转变,是摆脱当代发展危机和实现我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途径,于是,深入探讨适度消费和资源节约的内涵及其实践途径是本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论全国文献信息资源集成管理模式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构建“全国文献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 ,并就中国图书信息业怎样才能走整体化、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使资源网与信息网协调发展 ,实现高水平、高效率、高质量的现代文献信息保障体系作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5.
文化生产力的崛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提出的文化生产力概念包含着正确把握现代社会智能生产力的指导性原则。文化生产力的提出, 使文化知识从非独立因素变为独立因素,由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文化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对现代文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将对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教育模式和经营管理及领导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从而改变财富的分配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生产力有了突破性发展,但在总体水平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应当强化全民的“文化生产力”意识,建立起国家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体系,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  相似文献   

16.
试论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有生力量。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启动,为高校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认为建立高校科技创新基地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有效手段。通过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整合科研资源,承接重大科研项目;通过科研项目凝炼学科方向,培养和聚集创新人才,培育原始创新成果,促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对历史上和现代科学研究有启发和指导意义的所有思想成果。中国科学思想史研究要考虑到传统认知模式的特点,揭示历史上思想活动的本来面目。开展这方面研究,要着眼于现代科学研究的需要,起到推动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西史东渐与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发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以挽救民族危亡、改变国家政治状况为宗旨的资产阶级政治斗争风起云涌,史学革命应运而生.一批留学欧美、日本的学子积极译介域外新知,域外史学的大量成果及信息源源不断地被输入中国,形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引进国外史学的新高潮.西方史学思潮的大规模输入对中国社会尤其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大开阔了国人的眼界和思路,为新史学倡导者批判封建旧史学、创立近代新史学提供了新的思想理论武器和效法的模式,推动了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确立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堪称中外史学交流史上的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19.
任鸿隽一生致力于中国的科学事业和科学教育事业。他针砭时弊,探讨中国无科学的原因;主张科学与教育联系,倡导科学教育为近代社会生产及生活服务。与前人相比,任鸿隽更加重视科学精神的养成和科学方法的运用,在中国近代科学教育思潮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邹伯奇是清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被誉为中国近代科技的先驱人物、岭南“首席”民间科学家,在中国近代科技史上理应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对邹伯奇的科技贡献研究和宣传得不够,致使其声名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我们应当发掘邹伯奇科技思想中包含的优良传统和现代性因素,确立其地位,光大其精神,使之成为助推我国科技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