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现代商业文化的主体徐敏徐敏,女,1958年出生,杭州大学哲社系讲师。我国的商业文化的变迁是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迁而变迁的,而在变迁中,商业文化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当我国的经济列车还在计划经济的轨道上运行的时候,整个流通市场的行为依据来自于国家对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2.
市民社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国家和社会相互博弈的结果,其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市民社会理论经历了两次转向:由启蒙时期的政治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向近代经济意义上的市民社会转变;再由近代经济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向现代文化意义上的市民社会转变。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一成不变的则是其对自由的追求、对矛盾的争辩、以及对认同的渴望,这也构成了市民社会理论的三个核心要素。因此,本文提出"自由—矛盾—认同"的逻辑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自由—独立的价值理念、非零和博弈的观察视角、沟通模式的制度化取向,此三者也是中国市民社会本土化出路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关于文化真善美统一的哲学思考刘波人类的历史实际也就是文化的历史随着人类的发展与进化,文化中不适宜的部分逐渐地被淘汰.而积极的成果则不断地向更完美的境界发展。文化自身有真有善也有美,只不过它是通过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的真善...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不是单纯的社会福利行为 ,而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要求和产物 ,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 ,社会保障构成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根基。因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适时建立与实施社会保障制度 ,直接关系到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完成。一般而言 ,由缺乏社会保障而引起的贫困 ,既是自然人的不幸 ,同时 ,也是社会的损失。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虽建立的比较晚 ,但在战后 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立体式、网络化和三位一体的结构体系 ,建立起了自保公助型的社会保障模式 ,从而从社会保障的角度为社…  相似文献   

5.
上古明堂形制与中国上古文化有一种十分有趣而奇妙的同构关系.随着“明堂──暗室──铁屋子”的发展演化,中国文化也经过了由上古文化向近代文化发展演化的过程。可以说,上古明堂形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原型表象,中国古代文化是对上古明堂形制的扩展演化。这是一个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新视角,也是一种新的中国古代文化观。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转型始于1840年,在上百年外部科技胁迫下不得不洞开国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开始了复杂而艰难的转型,并为了文明之次第推进和地域差异,使得社会转型凸显出明显的“纵向时间差”和“横向地域差”。一方面,中国东部和多数大中型城市,自十九世纪下半叶起即举步维艰地逐渐现代化,仅用一个多世纪特别是近五十年的时间就跨越内生型国家几百年的经历,沿海部分大城市开始启动向后现代化社会转型。另一方面,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只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由东部向西部。由城市往农村推进扩散,西部和…  相似文献   

7.
徐复观的解释学回应了中国现代所面临问题,是中国传统的训诂考据的注释方法向现代解释学迈进的典范.他认为,思想史解释的目标就是要真正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而不是用现代西方哲学理念来实现所谓的"转换"和现代化的阐释,中国思想的现代价值也并不在于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放在西方哲学的框架里面重新解释.经典解释的现代意义产生于原初思想与现代人生存处境的碰撞,它具有现实性,来自切实的现实需要,同时它又是来自真正的古人思想,不是现代人对古人脱离其语境的现代的过度阐释.解释学对中国思想的"现代疏释"是身处现代文化危机的中国文化自我更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发动于1917年的中国新文化运动,毫无疑问是以新诗的反传统为起始的,因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新诗人们拥有非常复杂的心态,一方面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欢呼着来自海外的诗歌精神与诗歌理念,五四文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此,假如没有海外文学思潮的冲击,没有对海外现代文学思想资源的借鉴,中国新文学运动是不可能取得如此丰硕果实的。自然而然五四文学的弄潮儿们对西方文化是持一种欢迎姿态的。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们对传统文化中的诗歌传统已变得相当模糊,态度也变得相当反叛,原因之一固然是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学养…  相似文献   

9.
所有的智慧活动最终指向由人类自己创造却又严重困扰着人类的现实世界。“批判哲学”力图通过文化对策,在为人类生存争得优先权的前提下,重构自然、人、社会的总体性关系,以企实现现实世界的合理存在,从而建立了具有解放意义的理性文化观。一、超越自然的生命对策康德断言,历史上出现的任何文化问题都与当下存在着并向历史提问的现实人自身有关。文化不是一种外在于人、在历史中自发产生作用的非人格异己力量。应该意识到,现实是走向未来的文化起点,文化则正是当下生存的人自己驾驭自己的全部内容。不过,人不是自动机器,也不是传统…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8,(6):102-106
先秦两汉的诗歌"正变"批评主要以伦理批评为主,而魏晋南北朝的"正变"批评发生了向审美中心论的转向。这种转向具体体现在三方面:一在诗歌形态方面,改变以往以四言诗为正的观念,开始肯定五言诗的创作;二在诗歌本质方面,从言志转向缘情;三在诗歌语言上,由推崇实用转为主张绮靡,加强了对诗歌形式美的研究和实践;四是在诗歌发展观念上,由崇正转向崇变。导致转化的主要原因是儒家经学思想的束缚减弱;玄学、儒家思想兴盛,导致了审美意识的自觉。  相似文献   

11.
日本古典诗歌《万叶集》发展述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李芒日本古代诗歌大体同我国一样,起源于祭祀、歌会、战斗和劳动等集团活动,以及酒宴上的歌舞等,乃是主要的产生场所。随着大陆文字的传入,始将这类诗歌记录下来,收载于史书《古事记》(712年)和《日...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 ,唐代以后 ,北京政治地位的上升并非如以前一些观点所认为的那样 ,是东北少数民族崛起的结果 ,而是农业时代国家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分离的必然产物。隋唐以后 ,在国家经济重心由西北向东南转移 ,而由民族关系决定的政治重心并未发生根本性位移的双重力量之下 ,国家的政治中心逐渐由西北向东北转移 ,北京随之于元代以后成为大一统封建王朝的首都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西方文化思潮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现代工业社会的各种危机和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引起了人们对科学理性的反思和对人的生存及发展的关注。从而也引发了各理论学派丰富多彩的理论探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这些文化思潮从总体趋向上表现为如下特征反思理性,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凸显了文化在社会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文化模式从一元走向多元;文化趋向于大众化并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4.
自面世以来,《露茜组诗》即以其神秘的气质吸引着读者,人们对于露茜的身份众说纷纭,不一而足。而这个谜团的存在,仰赖于各种诗歌技巧如语气的不一致,主体的变化等,通过分析这些元素,可以解读诗歌总体神秘感的构建。本文试图结合前人研究,深入文本内部,从文体学的角度来破解《露茜组诗》中神秘感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吕肖奂 《阅江学刊》2014,(2):101-106
游士自视为士人阶级并努力向士大夫靠近,但其社会身份却更接近平民。游士议政诗歌具有士大夫般的忧时忧国情怀,却因为过于激烈直白而被质疑为卖直钓名、粗豪亢厉之作;游士诗歌力求风雅,却被视作矫语高蹈的伪风雅;游士诗歌情调语调通俗,却与平民赏爱的话本、杂剧、南戏尚有一点距离,无法被庶民百姓广泛接受。游士阶层介乎士大夫与平民之间的中间游移性质,使其诗歌成为传统文体大幅度变革的载体,是南宋文化转型以及文学转型时期一个士庶交接、雅俗杂糅的文学形态,也是俗文学冲击下雅文体之俗化达到了临界点的标本。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中,少数民族总体上无疑处于相对意义上的边缘文化区,但却葆有更多本真的自然的东西,并且同为少数民族文化也会有相对意义上的强势文化。中国的伊斯兰文化便是这样的强势文化。尤其是在中国大西北,穆斯林人口占全国穆斯林人口的大半,而新疆少数民族信众则绝大  相似文献   

17.
柬埔寨文化是由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以及其自身的本土文化通过碰撞和融汇而逐渐形成的,印度教、佛教以及神王合一的崇拜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其发展。在此基础上,柬埔寨人创造出了辉煌灿烂、极具特色的吴哥窟雕塑与建筑艺术,其建筑与雕塑得到合理的运用和完美的结合。古代柬埔寨宗教文化的总体特征是印度教、佛教和神王崇拜相融并存,但总体宗教色彩较淡,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8.
<正>文化产业作为当前极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之一,逐渐成为衡量国家和城市综合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随着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其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与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目前,  相似文献   

19.
创新与蜕变——后新诗潮感言之一○彭金山同“五四”新文学革命一样,新时期文学也是先从诗歌发难的。“天安门诗歌”最早从内容上扬起反拨的大,以感情的真诚和血与泪的代价,在阴霾沉重的中国上空划过一道令人激奋的电闪。而先是星火一样自燃于民间,1979年始见诸报...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它不单以文学艺术的一种“固体”文本存在,而且深入人的精神内部,形成较为稳定的作用于人类心理与行为的诗歌意识。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诗歌为语言外化并且进入了社会信息交流的范畴。诗歌文本为人类对诗歌艺术走向共识提供了实在的依据,它无疑是诗歌文化研究最本质的对象。由于诗歌文本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虽来自人类的诗歌意识,但并不能充分反映诗歌意识的全部内容,我们必须注意对诗歌意识独特性的理解,才能更好地认识诗歌文本。一、诗歌意识的文化意义诗歌意识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