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侨讯乡情     
正宜兴紫砂首次亮相英国近期,大英博物馆隆重举行了中国宜兴紫砂艺术展,这是宜兴紫砂伴随"一带一路"步伐首次组团赴英参加交流。据悉,在参展的34名中青年陶艺家携带的近百件作品中,除紫砂外,还包含了均陶等宜兴特色元素,充分展现了宜兴厚重的文脉、高超的技艺和传统"工匠精神"的风采。展会期间,宜兴陶艺家还与伦敦大学开展了一系列艺术交流活动,访问了英国韦奇伍德陶瓷公司,就陶瓷艺术相关话题进行交流。(朱品昌成伟)兴化"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揭牌  相似文献   

2.
江苏宜兴自古以产陶闻名,而紫砂壶的成型工艺在各类陶艺中是独一无二的,它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中占有绝对重要位置。一段紫砂史,一部创新曲。目前宜兴紫砂已踏入了历史发展空前繁荣时期,不论造型艺术,装饰艺术,制作工艺,从艺人员以及其思维的开阔等,都有着飞速发展,把几百年紫砂史翻进了百花齐放,灿烂辉煌的一页。紫砂作为宜兴的特有产品,无论经济的,文化的,都必须在传统中发扬光大,在时代中开拓创新,使之天长地久,艺术生命之树长青。  相似文献   

3.
紫砂的故事     
《阅读与作文》2009,(3):65-67
有诗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可见世人对宜兴紫砂之珍爱。宜兴丁蜀镇羊角山的紫砂古窑址以及出土的紫砂茶具残片证实,宜兴紫砂器的生产,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千年陶都数宜兴紫砂器的生产,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紫砂者,泥也。自明武宗正德年间紫砂开始烧制成壶,500年问名家辈出,不断有精品传世。虽然如此,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特别是茶文化、陶文化的互相渗透与融合,文人墨客的参与和赞美,使得紫砂茶具从日用升华为艺术,小小的一把紫砂壶,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神韵。在紫砂天地中耕耘者,古有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今有顾景舟等壶艺巨匠。紫砂壶艺传至今天,更有不少中青年陶艺家为此倾注着自己的心血,也创造着属于时代、属于他们自己的壶艺作品,令世人瞩目。高锡兰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高锡兰生长在陶都宜兴丁蜀镇,自幼就在紫砂壶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5.
在宜兴紫砂工艺史上,时大彬是一位公认的紫砂巨匠,他对宜兴紫砂壶艺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为后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  相似文献   

6.
S H M J:王老师,您作为多年从事紫砂壶创作的陶艺家,能谈谈为什么人们一提到宜兴,就会让人想到紫砂壶,想到紫砂文化。王军成:陶都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土也肥沃,物产丰富,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其文化底蕴深厚,尤以紫砂文化,名扬天下。S H M J:宜兴的紫砂壶是经过怎样的历史演变过程,才发展成今天以紫砂文...  相似文献   

7.
紫砂器来袭     
宜兴紫砂当代名家顾景舟、裴石民等大师的紫砂制品成为拍场上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尤其是散发着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的顾氏紫砂更是占据了多家机构当代高端工艺专场的头把交椅。  相似文献   

8.
2005·中国紫砂十二精英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茶文化研究会兼职教授,桑黎兵,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中国紫砂博物馆,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紫砂艺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江苏陶艺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无锡分会会员。  相似文献   

9.
早就耳闻江苏宜兴有位紫砂陶艺创新大家顾治培,据说他做的紫砂微雕蟋蟀几能乱真,并能发出"口瞿口瞿"的叫声。而且他的千只蟋蟀群雕甚至获得过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抱着好奇心,最近,笔者在中国玉文化顾问、江苏省民革副主委殷志强先生的热心陪同下,专程从南京赶到宜兴前往采访顾治培大师。  相似文献   

10.
金鉴 《北京纪事》2014,(11):107-108
我爱紫砂制品,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它那朴雅、不务妍媚、谦谦君子的品格是我最为敬重与钦佩的。 我的紫砂藏品中有件"无名"紫砂盆,"无名"并不是无款,它的款识竟然是"中国宜兴紫砂工艺厂制"。它是我紫砂藏品中的翘楚之一,有朋友会问"无名"为何成为"翘楚"?这正是我要向您述说的……  相似文献   

11.
《中华魂》2010,(7):I0001-I0001
官兴紫砂 宜兴紫砂,早期造型主要采用几何形分割组合及图案型的规则处理。其手法是较规矩,有法度,重对称,制作讲究。视觉淳厚古朴。此类造型奠定了紫砂传统造型的基调,是紫砂造型语言的主流。随着陈呜远等为代表的仿真作品,俗称“花货”的出现,又开创了紫砂的一个新格局。至此,紫砂的传统制作语言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2.
黄耕 《金陵瞭望》2010,(22):48-50
今年春,由于美的紫砂电饭煲引起的质量投诉,引发了宜兴紫砂艺术行业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风波。一时间,“紫砂壶含有化工原料,有毒!”的说法,引起社会各界极大的恐慌和混乱!  相似文献   

13.
张群 《华人时刊》2015,(2):29-31
说起沙志明,南京以及江苏收藏界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就是在全国范围,沙老的紫砂收藏也是闻名南北的。特别是沙老的民国紫砂收藏更是别具特色。2014年7月下旬,中国陶都宜兴为沙志明举办了一场"‘回家之旅’沙志明先生明清紫砂收藏精品展"。由于沙老的部分展品在中国紫砂博物馆展出时,受到当地政府和紫砂界的好评。所以中国紫砂博物馆还向沙老颁发了中国紫砂博物馆荣誉馆员证书。沙老在开展致辞时说  相似文献   

14.
宜兴均陶是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宜兴陶源居均陶艺术中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使古老的均陶艺术焕发了青春,并涌现出一批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师及一批青年技术人员,作品得到了许多藏家的欣赏和喜爱。均陶以其特有的"均釉"和"堆花"著称于世。均陶釉色"红若胭脂,青若葱翠,紫若墨黑。"有霁蓝、甜白、墨绿、天蓝、乳白、金黄、古铜等几十种,最大特点是釉面醇厚、清雅,并在烧成中产生奇异的窑变现象,使釉面斑烂璀璨、五彩缤  相似文献   

15.
荣昌陶器     
<正>荣昌陶器是重庆市荣昌县安富镇一带民众以鸦屿山陶泥烧制的器皿,至今己有800多年历史。荣昌安富生产的陶器包括日用陶、包装陶、工艺美术陶、园林建筑陶四个大类800余个品种。鸦屿陶泥可塑性强、细腻致密,成品陶器"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磐"。荣昌陶器与江苏宜兴的紫砂陶、云南建水的建陶、广东钦州的钦州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荣昌的安富与江苏的宜兴、广东佛山的石湾则成为"中国三大陶都"。2011年5月,国务院批准陶器烧制技艺(荣昌陶器制作技艺)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16.
《中华魂》2010,(7):F0003-F0003
吴顺华 1952年出生,江苏宜兴人,毕业于齐白石艺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仂会授予“中国紫砂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17.
荣昌陶器技艺是中国传统陶器技艺的重要组织部分,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而久负盛名,与江苏宜兴陶、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荣昌又与广东佛山、江苏宜兴一起被誉为中国“三大陶都”。在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荣昌陶器为巴蜀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曾做出过重要贡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兴起的今天,重新梳理荣昌陶器技艺产生和发展的场境,发掘潜藏在陶器技艺背后的经济和文化动因,能够使我们在文化生态和生产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荣昌陶艺。  相似文献   

18.
紫砂壶收藏     
<正>紫砂茗壶以深邃的文化品位和精湛的工艺特色备受广大藏家喜爱。首屈一指的当属江苏宜兴生产的紫砂茗壶。紫砂壶自明代正德到嘉靖时的龚春创制以来,大致经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今年4月下旬,记者与江苏省多家媒体记者一行数十人驱车江苏宜兴,先睹了由江苏省首届文化艺术精品展组委会精心策划、江苏爱涛艺术精品有限公司监制,由海峡两岸陶艺家首度联袂合作的紫砂精品《福满神州》第一壶的出炉,并采访了大陆著名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台湾著名陶艺家黄政道,以及大陆陶艺家吕俊杰、高级工艺美术师葛军等诸位先生;参观了宜兴陶瓷博物馆;拜访了著名工艺美术大师蒋蓉女士,充分感受到中国紫砂工艺的精湛优美。 当这把高1.60米,直径90厘米,容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作文》2011,(6):8-8
啊,超赞的户外运动,对身体也有好处哦。因为研究表明,我们经常逛逛街边公园,身体会越来越健康。为了为美国游憩与公园协会准备一篇报告,来自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研究员处理了来自各种研究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