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府对温州的救与不救,是体现中国搞真市场经济还是假市场经济的分水岭。搞真的市场经济就是应该让他们自生自灭,如果救温州就是假市场经济,是在救贪婪,救投机。受宏观调控银根收紧影响,今年以来,中小企业资金链日趋紧张,民间借贷借此异常火爆起来,个别地方和案例民间借贷年化利率一度创历史新高达到180%。  相似文献   

2.
拯救自己     
正山洪暴发,洪水涌进了教堂所在的村庄,村民们让牧师跟着他们一起乘坐木船离开。牧师却不肯走,他说:"上帝会来救我的。"村民们无奈之下,只好把牧师留下了。水越涨越高,牧师爬上了房顶。有一艘船经过,船上的人想救牧师,牧师说":上帝会来救我的。"他还是不肯走,那艘船也开走了。水位漫过了房顶,牧师已危在旦夕。一架直升机经过,看到了牧师,飞机上的人也想救牧师,但牧师仍然坚持不走,他说":上帝会来救我的。"直  相似文献   

3.
男人乐于看到"英雄救美人",其实女人也乐于看到"英雄救美人","美人救英雄"不是"英雄救美人"的颠覆而是反串。两者的结局看似大不一样,前者常常是英雄怀抱美人归,而后者,通常是美人为了成就爱情而付出生命。其实无论哪个结果,女人都是强者,因为她赢得了爱情。曾经见过一个女孩子失恋了,当着很多人哭得一塌糊涂,还寻死觅活怎  相似文献   

4.
为了凑足大学学费,他和同伙在一个雨夜悄悄潜入一孕妇家中盗窃。行窃的过程中,孕妇却因羊水破裂出现紧急情况,是救还是不救,他在内心挣扎着……  相似文献   

5.
姚瑶 《现代妇女》2014,(9):126-127
透过网络等媒介,现实生活中见危不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让人触目惊心,感叹于人性冷漠的同时,为避免悲剧的再次上演,学术界对见危不救入刑的立法呼声日益高涨。本文主张在当前风险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并存的人文环境下,用刑法规制见危不救行为,以期在全社会重塑一种"救人于危难"的集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湖南湘潭5年级小学生张智勇救同学却不被同学所救而死的事情已经过去一年了。“死者已长矣”。一年后的央视《今日说法》却让它再次成为了“新闻”。只是这一次,吸引我们注意的主角,是那个被救孩子的父亲——对张智勇的死,他对着镜头说:“我不存在表示感谢了,反正这个事我告诉你了,按我儿子的说法,是他们挑起来的,我儿子是附和……”记者说:“但是现在张智勇是去救他(而死的),而其他同学根本没有帮助他的意思, 这是没问题的。”那个父亲说:“这个问题很难说的,是不是?不好说的……”——他冷漠的脸和比脸还冷漠的说法让我们领教了什么叫六月寒雪,也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孩子为什么能在自己被救以后,可以眼睁睁看着救他的张智勇挣扎于生死之间而连一声救命的求助呼喊都不能发出的行为背后,可能蕴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1.“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电话中对救援人员说。 2.“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  相似文献   

8.
当年曾被好人救,富裕后专救孤苦无助人 王平安是河北省河间市卧佛堂镇北小店村人,说到他创办“平安养老院”的初衷,还得从36年前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事情说起:  相似文献   

9.
交际表情     
《现代交际》2005,(5):12-13
悲凉 于去年10月23日救了19条人命的重庆开县农民金有树,因在救人过程中身染重病无钱医治,于今年3月10日去世。救人英雄下葬之日,被救19人中无一人为其送行。据说,金在走投无路之时曾委托朋友给开县一位领导写信:“我救了19人的生命,现在求领导救我的命。”这是他第一次向外界讲述他救人之事。然而,不论是送到县政府还是送到有关部门的求助信均无回音。3月1日,在实在无钱给付医药费的情况下,重病在身的金有树出院回家,至10日辞世。  相似文献   

10.
我认为,人生就是帮助别人和别人帮助自己的过程。十几年前我在天山当工程兵,一次塌方中,我为救战友光荣负伤。在吐鲁番火车站为救弱女子,我被歹徒打破头部。在部队上多次立功受奖。我认为这是一名  相似文献   

11.
<正>"我和你妈同时落水,你是救我还是救你妈?"许多妻子都喜欢追问丈夫这样的问题,以此来考验丈夫是否足够爱自己。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可是,如果真的面对山洪暴发,生死一线的关键时刻,男人又该如何回答这道生命选择题?  相似文献   

12.
学松  大林 《老人世界》2011,(5):16-18
养子患了尿毒症,急需换肾。历尽艰辛,养父母找到了儿子的生父母。生父母当即表态:捐肾救儿子,我们义不容辞!养父母说:我们卖房出钱,承担手术费用!生父母与养父母为救儿子开始了一场生命接力。  相似文献   

13.
‘注:目录中署名后的数字.分别为期数和页码).窦扭扣一点祝愿两点希望致春天往事的营养说“难”力与残—写在第九次全国助残日其实我们刚会站起来呼唤公民课追忍母亲又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写在断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我是中国人爪盛四口特别策划关于婚姻家庭法的各抒己见毋忘中国记者—五月里的鲜血春天里的永诀中国,救!救!救!救!—CA9999专机紧急飞往贝尔格莱德纪实北京,最后的怀抱,最后的家为邵云环、许杏虎、朱硕办理批烈手续的前前后后国际法专家谈我们如何讨回会道一个危险的征儿翁权主义欲拉世界倒退南联盈战争带给世界什么?中国民政风云…  相似文献   

14.
论语数字     
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的关系犹如父子。——民建联副主席谈香港政改咨询方案。中国人在为买一个水泥大箱子辛苦工作。——日本网友看中国房奴入木三分。现在不存在救市的需要,现在房地产这么热,如果(楼市)掉下就需要救它,现在很热的时候,我觉得就没有必要再救。——茅于轼认为房地产优惠政策应该退出。  相似文献   

15.
微云 《老年世界》2008,(16):4-6
“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我还能再救一个!”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一位不满19岁的消防战士,冒着二次坍塌的危险,跪求死死拽住不让他冒险的战友,流着泪喊出了这句震撼人一心,感动亿万国人的话语。  相似文献   

16.
在人心似乎在变“硬”的时候,“小悦悦”和“陈贤妹”这两个名字.成了惊醒世人的又一“重磅炸弹”。“广东佛山小女孩小悦悦惨遭两车碾压.十余路人漠视.直到拾荒阿姨陈贤妹伸出援手”目前成了国内最受关注的新闻。(10月17日《广州日报》)小悦悦事件将一直以来的见危不救这一行为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本文分析目前是否有必要将见危不救行为一律犯罪化.对见危不救罪在我国刑法中是否确立作出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晓红 《女性天地》2014,(6):16-18
双胞胎姐妹画漫画救父 2011年9月13日,北京,阵雨,微凉。  相似文献   

18.
心理测试     
1、假如世界末日来临,你只能解救一种动物,你会救以下哪一种?  相似文献   

19.
雅安救灾     
大灾灭顶骇人寰,举国同心救雅安。大爱洪流汇巴蜀,和衷共济渡难关。  相似文献   

20.
如此考证     
谈芳波 《老年人》2010,(10):49-49
上帝与神父 一场暴雨引发了洪水,眼看就要将一座村庄淹没。一位神父跪在教堂里祈祷,洪水淹到了他的膝盖。一位救生员驾着舢板过来,对他说:“神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神父说:“不,我相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