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一个塑料工仔的不寻之梦 谭雪飞先生1978年出生在贵港市一‘个农村家庭里,由于家境困难,初中没有毕业就到了舅舅开的一家塑料小厂做了一名“小工仔”。“当时家里非常困难,父亲长年在外打工,家里的农活全靠母亲一个人支撑。  相似文献   

2.
阿伟 《老人世界》2014,(1):16-16
前一阵子,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这让我有些惊慌失措。在外工作这几年,父亲很少给我打电话,仅有的两次都是因为家里出了事儿。记得一次是父亲砌老屋的院墙,被石头砸伤了脚;另外一次就是家里被盗,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家里养过鸡,养过猪,也养过牛,但从来没有养过狗。好像是忽然之间,我们都长大了。家里盖起了院子,却是一个空空的院落。只有母亲一个人守着。父亲常年在外干活,有时要半个多月才能回来一趟。像住旅馆一样住上一夜,  相似文献   

4.
自母亲因操劳过度而去世后,琳达一直很伤心。更让她伤心的是,没过几个月,父亲便又娶了一个叫菲莉的女人。让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对新过门的继母产生好感,并友好热情地对她,这无疑难于登天。看着菲莉整天在家里指手画脚,俨然一副女主人的样子,琳达对她更不满了,并将这种不满转移到父亲身上。琳达开始觉得,母亲的死跟父亲有很大关系。如果他不是只知道在外忙着工作挣钱,丝毫不顾家里,母亲也就不会死了。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父亲常年在外开车,家里就靠母亲一人拉扯着我们兄妹仨,还要耕种6亩多地。由于家里常年没有全劳力,因此家里的责任田也就半荒半种,一年的收成还不够一家人的口粮。  相似文献   

6.
一张发票     
万经伟 《老年人》2008,(11):33-33
在我的一本集邮册里.珍藏着一张发票。每当我翻看它.在心中就会荡起一阵感激的涟漪…… 8年前的春天,我通过竞争走上了某监狱办公室主任的岗位。当时父母亲正好从老家来我这里小住,在父亲70岁生日那天.我在一家小饭店订了一个包间,准备一家人聚在一起为父亲做寿。一向节俭惯了的父亲起初坚决不肯,说:“在家里做几个菜就行了.不必到外面去花钱。”我说:“您儿子提拔了,又是您老的生日,双喜临门,应该庆贺一下。”见家人都赞同,父亲也就不再说什么,但提出要自带酒水去.说饭店里的太责。  相似文献   

7.
电影速写     
《狮子王》相关影片介绍《狮子王》用“美国主义”重新诠释了《哈姆雷特》的故事,一开场父亲即被杀害,在他用尽最后力气将辛巴安全处置然后披刀疤推下悬崖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年轻的狮子王辛巴在外流浪.想尽办法逃避他作为成年狮子的责任.去过毫无意义的悠闲生活。但是它不得不面对它已敝父亲的亡灵,在辛巴  相似文献   

8.
父亲一个渴望求生的眼神,激发了原本不懂音乐的四川农民工曾凡根创作的冲动。于是,希望父亲坚强“挺住”的他,即兴写下了一首眼下在网络上风行的《父子情歌》,歌词标题为一个感天动地的呼唤不准倒下。歌词“不准倒下,不准弯,不准曲,还有天,还有地,还有我,风风雨雨和您在一起;我不准您倒下,说好了,您不倒下,我们还要一起走”走红网络。  相似文献   

9.
父亲总是忽略掉他用自己热爱的烟丝换油条的情节.却一再重申母亲骗他吃油条的细节;母亲总是强调父亲用烟丝换油条的细节.却不说她骗父亲吃油条的情节……  相似文献   

10.
那个暑假,我两个在外地上大学的哥哥都没有回来:我兴奋地将我考上大学的消息在电话里告诉他们,他们先是祝贺一番,然后无一例外地让父亲接电话。我听见父亲压低声音说:“学费的事,你们不用操心”在家里倍受娇宠的我,第一次意识到,家里可能没有足够的钱供我上大学,我的心往下沉了沉.  相似文献   

11.
《现代妇女》2005,(6):56-57
一提起农民工,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蓬头垢面、面带菜色,因此当一个农民工大胆她向女CEO示爱的时候,舆论为之哗然的场景不难想象。有斥责他“拎不清自己斤两”的。有“感叹门不当户不对”的.更有甚者.讥笑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交际》2006,(7):57-57
《狮子王》用“美国主义”重新诠释了《哈姆雷特》的故事,一开场父亲即被杀害,在他用尽最后力气将辛巴安全处置然后波刀疤推下悬崖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年轻的狮子王辛巴在外流浪,想尽办法逃避他作为成年狮子的责任,去过毫无意义的悠闲生活。但是它不得不面对它已故父亲的亡灵,在辛巴的记忆中,父亲为了让他继承王位,做一名真正的狮子王,一直在鞭策鼓励它:“辛巴,你已经忘记你是谁了。审视你自己吧!你能比现在做得更好!”辛巴终于波迫长大,开始面对现实。  相似文献   

13.
缘起缘落     
总想在不期的某一日会有一个你悠悠的走来,就在我的身边。我们一同去看雨后的天,雪后的地.在清新的世界里.在纯白的天地中.只作我二人。而这一切似又需要一个“缘”字。古语常说人要惜“福”.而我说人更要<昌“缘”。绿中之人常常看不清“缘””起“缘”落.常常以为会是一份永远。当正值盛年的父亲卧于病榻,日日虚弱下去时.我隐隐觉得,我们父女相处的这份“缘”似乎就要尽了。悄然地我问父亲还有什么嘱托于我,父亲视我却不语,只淡淡地笑了笑.当父亲辞世而去.伤悲之后我了请到,临铃还用何嘱托?在以往这二十几年的“缘”中时…  相似文献   

14.
欧阳 《老人天地》2010,(10):32-32
八十有三的父亲是位戎马半生的老兵。每年的重阳节,父亲都要在家里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老兵重阳会”。  相似文献   

15.
1·扯耳朵陈明明上学以后,学习成绩不大好,他爸爸经常扯着他的耳朵打他.有一次,爸爸给他买了两个笔记本,他故意当着爸爸的面,在笔记本写名字的时侯,把“陈明明”写成“乐明明”。“混蛋”上了几年学,怎么连自己的姓都写错了?”爸爸生气地一把扯住明明的耳朵,又准备打。“爸爸,您先别打,我哪儿写错了?”明明歪着脑袋问。‘陈’字怎么没有耳朵?”“耳朵?耳朵早被爸爸扯掉了!”明明愤愤地说。2.读书破万卷父亲正在剪从图书馆借来的杂志。儿子:“爸爸,你怎么把书剪破了?”父亲:“你懂什么,这叫读书‘破书调万卷’嘛!”3…  相似文献   

16.
1.信不过一男子惊惶失措地从牙医的诊所逃了出来.友人问:“什么事?”男子:“我听见护士说;不用怕,拔智慧牙是很简单的事情。”友人;“她说得对时.”男子:“但她那句话是对那名准备件我拔牙的牙医说的!”2.了无信心医科学生:“爸爸,我想专门学心脏外科.”老子世故的父亲:“人有多少心脏?”学生:“只有一个.”父亲:“有多少颗牙齿?”学生:“32颗”父亲,“那你还是学牙科吧。”3.拔牙屁股疼一个妇人杜牙医拔牙,坐在椅子上很害怕,因此,紧闭着嘴,说什么也不张开。牙医一看,忙叫助手偷偷地走到妇人的身后,等牙医准…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但唯其真实却使人难以置信。初听 这个故事,愕然的我只是觉得它应该发生在很遥远很遥远…… 上篇:十三岁时.家里将我许配了人家.十四岁,我被“嫁”作人妇。从此厄运开始……我想.我的一生难道就这样毁了吗?我不甘心……村干部出面协调,我家退五千元钱,我的这段孽缘结束…… 我叫小芹,1977年11月出生在宁夏西吉具白城乡一个农民家庭,家里姊妹7人,我是老五,我们那里是全宁夏最穷的地方之一,我们家也不例外。1990年时,为了找钱给父亲治病,家里决定将我许配人家,男方是相邻海原县官庄乡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她声音很高,在家老训我,是我们家里的‘超级女声’。”最近,词坛泰斗乔羽老先生在回答记者采访时,幽默地给自己的夫人佟琦起了一个“超级女声”的爱称。乔老先生夫妇1954年结婚以来,大到人生坎坷、困难、甚至于灾难,小到锅碗瓢盆的日常琐事.从来那是不离不弃,相亲相爱。  相似文献   

19.
张志松 《老年世界》2008,(10):24-24
母亲出院后,隔三差五地还要上医院去检查。好在离医院不远。父亲就买了一辆轮椅推着母亲去。 那天,我在父亲家里吃过饭,父亲慢条斯理地对我说:“我明天想买辆三轮车,是那种小小的、红色的三轮车,你看怎么样?”我一愣,问:“您买三轮车干什么?”  相似文献   

20.
凤舞 《当代老年》2014,(12):22-23
“微信日记”,记录父亲最后的时光平毅,48岁,家住焦作市解放区幸福社区,是教育机构的一名老师,有一儿一女,父母健在。71岁的老父亲平文芳退休前曾是一位公安民警,性格豁达,是家里的“老小孩”。平毅每次回娘家,老远就能听见父亲爽朗的笑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