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特别是抗日战略的重大历史贡献之一。近年来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认为蒋百里、白崇禧、陈诚等是抗日持久战的先行者,毛泽东有抄袭之嫌。然而从《国防论》、《白崇禧回忆录》、《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等相关内容和线索来看,无证据证明毛泽东有抄袭之嫌。相反,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与蒋介石等国民党人的持久抗战理论在理论依据、理论内容、战略战术、阶段划分等方面有着重大差异,《论持久战》是重大的理论创造。  相似文献   

2.
所谓“《毛泽东讲话和文章汇集》(1~23卷)(英文版)”和《新发现的毛泽东文献》来源于误译。美国影印的《毛著未刊稿,〈毛泽东思想万岁〉别集及其他》15种23卷的选自大陆编印的8种书:《学习文选》北京农机版全套4本,《毛泽东思想万岁》北师大版全套7本(《别集》只影印了其中5本)、哈市版全套11本(《别集》只影印了其中192页本)、新北大版336页本、北地版全套3本(《别集》只影印了其中2本),《学习资料》北大版4本,《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万岁》河南版袖珍一卷本,北京大学哲学系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室编印的《毛泽东哲学思想教学研究参考资料》(一)至(五)。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与《解放日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0年代的《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张有巨大影响的、正式的党报。毛泽东是《解放日报》的领导者、指导者和撰稿人,为办好这张报纸倾注了大量心血。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矛盾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从任何书本上抄不到的。以事实为根据,厘清了它与苏联哲学、李达的《社会学大纲》、陈伯达、艾思奇等的关系,驳斥了否认毛泽东是《矛盾论》原创者的谬论,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对毛泽东运用成语典故的艺术特色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五律看山》、《七绝莫干山》两首诗最早是林克在《忆毛泽东学英语》中披露的,记载写于1959年11月。此后为许多报刊书籍转载收录,流传7年后,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党的文献》杂志据手稿定为写于1955年。但经诸方面详细考证认定仍应写于1959年11月。  相似文献   

7.
《矛盾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表著作,但经常受到历史虚无主义者们诬陷。面对诬陷,学者们对其进行了积极反驳和论证,但都没有注重挖掘文本。为了彻底反驳历史虚无主义者们对《矛盾论》的诬陷,以矛盾特殊性表现论述为例,把《矛盾论》与《社会学大纲》、苏联教科书进行了详实的文本对比,发现《矛盾论》与《社会学大纲》和苏联教科书在文本上根本不同,《矛盾论》中的思想远远高于《社会学大纲》和苏联教科书;从《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的哲学批注到《矛盾论》对矛盾特殊性的成熟表达,可以证实《矛盾论》是毛泽东长期认真阅读、仔细思考的伟大成果;从《矛盾论》文本对中国教条主义的批判和中国革命出路的分析,可以看出《矛盾论》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斗争实践和斗争经验的概括与总结,根本不是《社会学大纲》或苏联教科书中可以抄袭或照搬的。  相似文献   

8.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等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毛泽东概括出来的经典著作。陈云作为第一代和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对毛泽东十大关系思想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终生酷爱《三国演义》 ,并且善于在日常教育、时事评述、军事运作等方面以其独具的政治思维灵活地解读和运用《三国》 ,因此探讨毛泽东对《三国》的解读和运用 ,既是我们研究他的文化性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又能使我们在这种研究过程中 ,受到很多深刻的启迪 ,学到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文稿是研究毛泽东的重要文本依据,拓宽和深化毛泽东研究离不开对第一手文本资料的占有。对国内学者而言,我们主要依靠的是中央核定出版的选集、文集、文稿和各种专题文集,但个别较为严谨的“国际版”文稿集也有其特定的参考价值,值得重视。日本学者竹内实根据“原”与“全”的原则主编了《毛泽东集》,将其收集的第一手文稿以简体中文的形式编辑出版,为研究者提供了解读毛泽东本人思想演变历程的可靠文本依据。这种编辑原则客观上为毛泽东著作的版本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对于深化和拓展毛泽东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文献学支撑。  相似文献   

11.
1996年9月,由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毛泽东诗词集》一书,是目前收集毛泽东诗词创作最多的一个本子。此书解题扼要、注释简明,深受读者欢迎。但是由于此书编集卒促,有些处理未必符合作者本意,注释亦有误注和漏注现象。今以札记数则仅供治毛泽东诗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认真研读《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13册),便不难发现,从1966年5月到1976年9月,毛泽东的文革心路大体经历发动文化大革命、结束文化大革命和捍卫文化大革命三个阶段.前后长达10多年,毛泽东最终不仅没有结束文化大革命,达到“天下大治”,反而以捍卫文化大革命走到生命终点.究其根源,是毛泽东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所致.  相似文献   

13.
薛鑫良 《中华魂》2004,(10):62-63
今年9月8日,是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发表60周年。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召开的"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上的讲演,建国以后对当年的记录稿经过整理,编入《毛泽东选集》第3卷。 今年7月15日,笔者拜访了张思德同志当年的战友陈耀同志及其夫人。陈耀是山西定襄县人。  相似文献   

14.
《论联合政府》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研究中一篇极其重要的文献,但由于1953年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时,毛泽东对这篇文献进行了修改,特别是对其中关于资本主义的论述做了重要修改,因此《论联合政府》这篇文献与其它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文献之间就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地方。毛泽东对《论联合政府》的修改,体现出了建国前后苏联控制下的共产党情报局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政治压力,这也是毛泽东当时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较好地体现了毛泽东基于唯物史观视域的党史研究方法。一方面,毛泽东的党史研究方法体现出一种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科学视角;另一方面,毛泽东的党史研究方法彰显了对历史学研究法、政治学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长时段研究法和综合研究法等多维方法的整合运用。毛泽东的党史研究方法所提供的重要启示是:党史的研究应该立足当今中国的生动实践进行多重审思。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较好地体现了毛泽东基于唯物史观视域的党史研究方法。一方面,毛泽东的党史研究方法体现出一种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科学视角;另一方面,毛泽东的党史研究方法彰显了对历史学研究法、政治学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长时段研究法和综合研究法等多维方法的整合运用。毛泽东的党史研究方法所提供的重要启示是:党史的研究应该立足当今中国的生动实践进行多重审思。  相似文献   

17.
钱钟书纠错     
苏洁 《老友》2015,(2):9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自小就爱看书,尤其是《西游记》,不知看过多少遍。他的记忆力非常强,读书过目不忘,乃至任人从《西游记》中随便抽出一段来考他,他都能不假思索、流畅无碍地背诵出来。20世纪50年代,钱钟书被调到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参与翻译《毛泽东选集》工作。一次,在翻译中,钱钟书发现《毛选》中有段文字说孙悟空钻进庞然大物牛魔王肚里去  相似文献   

18.
1958年11月25日,《广西日报》在头版发表了毛泽东主席于1958年1月12日写的关于报纸工作的指示信,发表了由《广西日报》记者赵黄岗拍摄的“毛主席在今年(1958年) 1月22日由刘建勋同志陪同和南宁市人民见面”的照片(见本刊本期52页照片“接见群众”),发表了中共广西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为《新闻战线》写的《认真执行毛主席关于报纸工作的指示》的文章及《广西日报》社论《给读者》。这对于广西来说,是一件重大的史实,为此,我们参阅了《韦国清上将——广西主政二十年》、《毛泽东与广西》等书籍并采访了当年有关人士,写成了《毛泽东在南宁》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是其诗中极品及成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长征》诗题惊中外,天地大笔颂长征;擅长驾驭大选题,长征精神笔端凝;《长征》诗催人奋进,“长征接力有来人”,毛泽东用诗的艺术再现了长征壮举,让长征的丰碑永载史册。《长征》诗从“宏观”“微观”总体上去体味,具体到诗艺、书法、社会效应等方面去分析,其为极品实乃当之无愧。《长征》诗与山河同在,与日月齐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选集》英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件大事。强大的译员阵容、精细的翻译过程、缜密的质量标准使《毛选》英译成为中国译学典范。《毛选》英译不仅有效地宣传了中国革命成功经验、有力地指导了世界无产阶级运动,而且成功地推动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