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9,(3)
本文以萧伯纳的戏剧《英国佬的另一个岛》为研究对象,将其放置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中进行考察,旨在从艺术语境和文本语境分析该剧在创作完成之际不被接受的原因。论文发现该剧在当时不被接受的原因在于萧伯纳与叶芝在个人创作观念上具有矛盾性,以及萧伯纳的观念与爱尔兰当时社会主流观念相冲突。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8.
查一路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08,(9):45-45
<正>疾病,如果跟某种福利联系在一起,还是令人向往的,我儿时常常这样想。那时,妹妹常常生病,父亲是中医,妹妹喝完中药,就能吃一勺白砂糖,这叫过口。白砂糖要凭票供应,很多时候,喝药后含的是水果糖。 相似文献
9.
日本:生活中没有麻烦就是最大的幸福最近日本网络调查的结果很有意思。在Livedoor网络上,对于幸福观的调查,人们有这样的回答:“我不缺钱,有住房,不愁吃穿,身体健康,每天很快乐,日本很和平。所以自己是100%的幸福。”同时也有另一种回答: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刘源浩 《社会观察(上海)》2011,(4):46-47
清华大学医学院217房间。这里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的课题组每天开会的地方。李希光同时是清华医学院的健康教育家,这间房的隔壁就是艾滋病病毒冷冻室。 相似文献
15.
3个聋哑孩子突然失踪骆德清是贵州省某县一所小学特教部老师,年近50岁,从事特教工作已10个年头,精通手语。她负责的班里有27个聋哑学生,最大的14岁,最小的11岁。学校实行住宿制,只有节假日时,孩子们才能回家。 相似文献
16.
刘杰兰,第五届“广西十大女杰”,梧州市福利医院护理部总护士长。20年来,她在一个非理性的世界里工作。每天面对一群失去理智的精神病患者,用博大的情怀感化了一个个麻木的心灵,使患者重返家园,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7.
18.
查理·许在加拿大某移民律师行工作。1998年,被委派回国寻找合作伙伴。经人介绍,他与中国某部下属的赵总首次相会。查理被引进赵总的办公室,看见一个中年男人坐在办公桌后打电话。他穿着灰棕色的、人造纤维的格子西服,一条花亮的领带露在他V形口的毛衣外面,鼻子里的黑毛像茂盛的亚热带草丛,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