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世虎 《老年人》2009,(1):37-37
母亲生日那天.父亲破天荒给她买了一件新衣服。当着我们子女的面.父亲有些不好意思.说:“昨天我逛了大半天街.也不知道今年流行什么,挑了这件红颜色的衣服.不晓得你喜欢不?”  相似文献   

2.
安子 《女性天地》2005,(2):28-29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母亲是父亲追到手的。母亲常叨叨,说父亲见到母亲的第一天,就要求住在母亲家,借口是天黑路远,回不去了;说父亲为了追到母亲,不惜扛着被处分的危险,半夜从部队跑出来坐火车去看母亲:母亲还说,父亲最后还是为母亲挨了处分,肩章上被捋掉了一颗星星。母亲出生书香门第,只喜欢读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爱情     
母亲在父亲面前唯一娇憨的表现。就是下班进家门后,端起父亲早就泡好的茶.一口气喝到底,然后用眼睛瞟着父亲,得意地往桌上一放。父亲就很配合地假装不满,说:“看你咯,把茶喝得精干的,又不对起,等下要喝又没有。”父亲说完,又起身去帮母亲给茶续水。  相似文献   

4.
父亲和我     
父亲和我文/马红英     图/时补法有人说:父于关系紧张,是太相像了的缘故。我想我和父亲的关系便如此。我像父亲.给了母亲极大的自豪与报答。她总是用充满爱意的眼光观察我们:“像你爸,说话的语气,暴躁的脾气,连走路微驼的肩都像……”母亲以父亲的智慧为骄...  相似文献   

5.
赵文静 《老年人》2010,(5):27-27
周末带儿子回家看望父母,刚摁响门铃,父亲就出来迎客了.他笑呵呵地对我和儿子说:“快进来,我正在包饺子哩!”落座后,我朝屋里瞄了一眼,却不见母亲的身影。一问才知道,母亲出门办事去了,不回家吃饭。  相似文献   

6.
张志松 《老年世界》2008,(10):24-24
母亲出院后,隔三差五地还要上医院去检查。好在离医院不远。父亲就买了一辆轮椅推着母亲去。 那天,我在父亲家里吃过饭,父亲慢条斯理地对我说:“我明天想买辆三轮车,是那种小小的、红色的三轮车,你看怎么样?”我一愣,问:“您买三轮车干什么?”  相似文献   

7.
有一种大福     
父亲从乡下打来电话,一开口就嚷:“儿子哎,你妈又骂我啦!”我笑:“什么事呀?”父亲说“我花500多块钱买了一张席梦思,你妈说家中有那么多床,何必再买。”我一听便明白,母亲是心疼钱了。母亲的脾气我知道,骂起人来,是越骂越起劲的,唯一能制止她的,只有我。每次父亲被骂得招架不住时,就打电  相似文献   

8.
三年前的一天,我考高中,分数不够,要交八千元。正在发愁时,父亲回家笑着对母亲说:“我下岗了”。母亲听后就哭了。父亲傻乎平地笑个不停。我气愤地说,你还能笑得出来,高中我不上了!母亲哭得更凶了,说,怎么能不上学,你爸就是没有文化才下岗的。我说,没有文化的人多的是,怎么就他下岗,无能!  相似文献   

9.
李保 《老年人》2009,(3):22-22
2008年底,经不住母亲的再三唠叨,父亲终于含泪将陪伴了他10多年、个头与他差不多高的大白马卖掉了。看到父亲和我不舍的神情,母亲说:“家里如今有了摩托车、大货车,还要马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一杯热茶     
父亲喜好热茶。饭后静坐亦或劳作间隙,母亲总会悄默声地递给父亲一杯喷香的热茶,父亲接茶不言语,母亲递茶不吭声。有时我也纳闷:父亲和母亲今年都这么些年了,我就没有看见过一回听到过一次老两口在一起说句“体己话”,用句时下流行的话说:一句“烫人”的词都没有。更难奢谈什么卿卿我我缠缠绵绵了。  相似文献   

11.
匡峻 《老年人》2008,(9):30-31
我是个不幸的孩子,才一岁,正值壮年的父亲就丢下我们兄妹四人和母亲去了天堂。 父亲上山时,有人就说:“可怜这次出殡回来,只怕这个家也就散了!”散了吗?没有。虽然家里突然失去了顶梁柱,但我们还有母亲!她用赢弱的身躯把家顶了起来。由于家里孩子多,母亲身体又不好,当时一些好心人劝母亲,让她送走一二个孩子给别人去养,减轻一下身上的担子。母亲舍不得,她说:“孩子都是我的心头肉,即使讨米也不能送人。”  相似文献   

12.
叶倾城 《现代妇女》2010,(11):18-18
父亲去世后,母亲就不认他这个儿子了。 父亲罹患的是眼底黑色素恶性瘤。在电话里向他转述病名.声音安静疲倦,仿佛是另一个春日迟迟的午后.花影扑簌。他失声道:“不可能的。医生怎么说?”父亲静静地说道:“我自己就是医生.”  相似文献   

13.
寄钱     
回乡办完父亲的丧事,成刚要母亲随他去长沙生活。母亲执意不肯,说乡下清静,城里太吵住不习惯。成刚明白,母亲是舍不得丢下长眠地下的父亲。临走时成刚对母亲说:过去您总是不让我寄钱回来,今后我每月给您寄200元生活费。母亲说,乡下开销不大,寄100元就够用了。  相似文献   

14.
父亲素描     
父亲素描李晓我常常看到父亲站在阳台上等母亲回家的身影,于是就有了这篇父亲60岁生日的前一天,正是我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日子。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你要好好考啊!”那一刻,我突然看见父亲眼里涌出的眼花。前两天,父亲刚办好退休手续,告别了他30多年的上班生涯。...  相似文献   

15.
我和哥哥相继成家后,家里只剩下父亲母亲朝夕相处。父亲吹葫芦丝的时间更多了,微眯着眼,侧歪着头,一副酣醉的神态,母亲则在一旁听得入神……见他们每天过得都这么快意舒畅,便向父亲讨教快乐的秘诀。父亲沉吟半天,一脸诡秘地说:我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种了一株仙人草!  相似文献   

16.
父亲总是忽略掉他用自己热爱的烟丝换油条的情节.却一再重申母亲骗他吃油条的细节;母亲总是强调父亲用烟丝换油条的细节.却不说她骗父亲吃油条的情节……  相似文献   

17.
一束玫瑰     
正这么多年,父亲只买过一次玫瑰,还是买给母亲的,但是却被母亲拒绝了。那是父母和母亲婚后第二十个情人节的事情。那天晚上,父亲和母亲去亲戚家玩,回来的时候经过一家花店的门口,母亲对父亲说:"给我买朵玫瑰花吧!"父亲说":哎,都结婚二十年了,老夫老妻了还买它干啥呢?"父亲心想,一朵玫瑰得五十元钱,花这么多钱买一朵花未免有点奢侈浪费。母亲听父亲不想买之后,便三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手机     
春节回家,临返城时,父亲坐在家中破沙发上.一改往日陪母亲送我一程的习惯,像有心事.几次嗫嚅着嘴,欲言又止。我问:“爸,你怎啦?”母亲接过话来:“别理他,这老头越来越像个孩子,真是老小老小!”我问妈,爸到底怎啦?母亲拗不过我,半是埋怨半是答我:“你爸想要个手机!”  相似文献   

19.
照相往事     
记得是1960年夏天,父亲调动工作,我家要搬离集宁。我和妹妹正要登上搬家的汽车,父亲突然叫住我们,说:“来,你们几个在旧家里留个影吧。”于是,奶奶搂住我,母亲抱着妹妹,听得父亲举起的照相机“咔嚓”一声响,从此,一张珍贵的照片,留存在我的相册里直到今天。  相似文献   

20.
她一直觉得,她的不幸福,是父亲一手造成的.因为她清楚地记得,是父亲向母亲提出离婚,母亲说父亲在外面有人了,虽然后来父亲净身出户,把房子和钱都留给了母亲,但在她幼小的心里便种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 母亲经常抱着她说,爸爸不要我们了,以后,只有我和你相依为命了.母亲还在她面前数落父亲的不是,这让她更加仇视父亲,以至于父亲跑到学校给她送生活费的时候,她接过钱,连声谢谢也没有说,扭头就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