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老年世界》2011,(18):45-45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高血压患者一般临床病状表现较少,约有一大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都是在体检中发现的,而平时多无症状,或偶有头晕、头痛。说明症状轻微,起病及发病缓慢或感觉迟钝,血压是缓慢升高的,只在症状明显时才去就医。  相似文献   

2.
贾海波 《老年世界》2013,(20):36-36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危险因素,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血压测量是评估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及观察降压疗效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人体的血压随心脏的收缩舒张而分为收缩期血压和舒期血压。舒张期血压(俗称低)的正常范围为60~89毫米汞,收缩期血压(俗称高压)的常范围为90~139毫米汞柱。果血压达到140/90毫米汞柱更高,则属高血压了。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被为脉压。正常人的脉压在0~40毫米汞柱之间。脉压增大主要见于以下三情况:(1)中老年血压正常。血压随着年龄而增高,但到0岁以后,舒张压趋于平稳甚下降,而收缩压却缓慢上升,致脉压自然增大。这种血压常下的脉压增大,一般来说有什么危害。(2)高血压患。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往以收缩压增高为主,导致脉增大。其中有半数患…  相似文献   

4.
夏至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域进入盛夏季节。随着气温升高,人体毛细血管扩张,血循环的外周阻力减小,许多高血压患者血压逐步回落。据临床观察,往往在冬季对药物疗效不佳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也一展愁眉。然而,此时高血压患者也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应密切关注血压的变化,以防刚走出高血压的危险期,  相似文献   

5.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05,(12):57-57
高血压病人不宜扭秧歌有关专家就群众性健身活动指出,高血压患者不宜扭秧歌,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肾炎和糖尿病患者也应十分注意选择运动项目。扭秧歌易使人情绪兴奋,心跳加快,血压急剧上升。身体健康者通过这项运动,可以增强心肺能力,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则会导致血压急剧上  相似文献   

6.
正立秋后天气转凉,昼夜温差逐渐加大,人们的血压会随之升高,高血压患者需注意防范。六成患者,一转季血压就变化"在门诊,约有六成高血压患者属于季节性高血压,尤其是老年人,只要一转季,比如由夏季转为秋季,由秋季转为冬季,他们的血压就马上有变化。"广东省人民医院高血压专科主任医师冯颖青说,季节性高血压的出现可能与老年人身体适应性差有关。当血压变化时,80%的人没有任何感觉,所以专家提醒患者,转季时一定要多量血压,比如早上起床后  相似文献   

7.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04,(6):58-58
八类人不宜染发医疗专家提出忠告,以下八类人不宜染发:血液病患者,准备生育的夫妻,使用抗生素者,过敏性疾病患者,头部外伤或伤口未痊愈者,哮喘病患者,荨麻疹患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摘自《老年生活报》)高血压病人鼻出血时防中风鼻出血时血压可能出现波动,而血压不稳定会增大中风的几率。因此专家们提醒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鼻出血时要测量血压,关注血压变化并及时作出处理,以防发生脑中风。(摘自《健康报》)大蒜防治阴道炎大蒜有“天然广谱抗菌素”之誉。医学研究证明,大蒜具有强烈的抗菌作用,对阴道滴虫、阿米巴原虫等多种致病微生物有…  相似文献   

8.
头痛时一些人会通过吃止痛药或卧床来缓解,但剧烈头痛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先兆,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要立即就医. 高血压患者剧烈头痛——警惕脑出血 一般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症状是头昏和钝痛,只有当急性高血压和高血压脑病发作时,才会发展到头痛难忍的程度,因此若有爆裂沉重感,且血压骤升时,有可能是脑出血的前兆.  相似文献   

9.
对于糖尿病,以往不管是临床医生还是糖尿病患者,都认为得了糖尿病,最重要的是想方设法降低血糖以避免并发症,对血压的控制常常马马虎虎。其实,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来说,降血糖固然重要,但把血压控制到正常水平更重要。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两倍,且糖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的高峰比正常人提早10年出现。  相似文献   

10.
除了晚期高血压病人!或伴有脑出血及心"肾功能衰竭的高血压病人不宜参加体育锻炼外!一般高血压患者适当参加体育运动#这对降低血压"提高药物降压效果和保持血压的相对稳定!都有不可轻视的作用$但是!高血压患者不宜做过快过猛的运动锻炼!以选择散步%快走"体操"太极拳"气功等较温  相似文献   

11.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03,(12)
高血压预防要提早根据欧美最新公布的高血压病防治指南,高血压的警戒线被提前到了120~139毫米汞柱/80~89毫米汞柱,这意味着更多的人成了高血压患者。对此,国内专家认为,修正标准尚没必要,但预防一定要提早。由于血压异常初期缺乏明显的症状,很多人对于血压的变化及早期控制缺乏重视。(摘自《卫生与生活》)铝铁炊具忌混用虽然铝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每天从饮食中摄取的铝已绰绰有余。过多的铝进入人体后,大部分被排出,也有一些残留在体内,当累积到超过正常值5~10倍时,就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不要将铝制和铁制炊具混用,因为铁硬铝软,…  相似文献   

12.
王文 《老年世界》2006,(22):37-37
冬天到了,由于外界气候寒冷和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血压的自然升高,往往会导致某些高血压急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天天测血压血压不会往上飙一台好用的血压计,可真让自己少受罪,少花钱,儿女少担心。我国现有2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控制好的人不足一成,原因之一就是患者不清楚自己的血压情况,凭感觉用药。血压控制不稳,易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很多聪明的老人自从发病后,买了电子血压计,每天早晨、午睡后、晚上定时给自己测量血压,并且把血压情况记录下来。每半个月。把血压记录拿给医生。医生适时调整服药时间和种类,血压再也不会撑竿跳。  相似文献   

14.
天地 《老人天地》2010,(11):58-58
血压健康路在何方 长期以来,痴心于传统医学的无数医师,毕其一生以求觅得良方,让饱受高血压折磨的患者远离高血压的困扰。可历经数百年,血压健康之路究竟在哪里?历史的机缘定格在素有"中医富矿"、"中药宝库"雅誉的四川!  相似文献   

15.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02,(12)
血压高低不以头晕论有不少高血压患者以是否头晕来判断血压的高低,如果头晕加重,就增加降压药的剂量,如果不感到头晕,就减少剂量甚至停药。实际上,头晕的原因错综复杂,而高血压病人却不一定经常有头晕的症状。一般来说,病程较短的高血压病人在血压稍有升高时就难以忍受,头晕的症状比较明显,而病程较长者和高龄老人虽然血压经常处于较高的水平,却不一定会感到头晕。高龄老人由于高血压的病程长,往往已合并脑动脉硬化,血压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高度,脑组织才能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所以即使血压较高,自我感觉却很好。如果血压降得较…  相似文献   

16.
吉俊 《职业》2015,(7):242
目的:讨论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某所医院100例病人的患病症状进行分析,讨论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结果:护理的干预措施能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以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某所医院100例病人的患病症状进行分析,讨论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结果:护理的干预措施能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以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刘继林 《老年人》2005,(9):52-53
在我国1.6亿高血压患者中,除5%的患者能查明引起血压升高的基本病因并得到根治外,绝大部分病人的高血压病因不明,而被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的发生,与肥胖饮食(酗酒、摄盐过多等)、精神长期紧张或抑郁等因素有关也与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主要危险因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到多少为最佳?血压控制目标值应怎样界定?这是一个医生和病人应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成人血压<120/80mmHg为理想血压,<130/88mmHg为正常血压,130~140/85~90mmHg为正常高值。  相似文献   

20.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14,(1):58-58
正患高血压留意心率变化高血压患者在关注血压的同时,别忽视心率的变化。由于高血压患者比普通人更容易发生房颤,一旦感觉自己有心率过快或过缓的现象,就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排除房颤,及早控制,以防止脑卒中等严重疾病的发生。(摘自《健康时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