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汪钦 《公关世界》2008,(7):50-50
十年“浩劫”虽已成为历史,但说来依然让人不堪回首,尤其那些被“四人帮”迫害致死的功臣、志士,更是令人悲叹不已。“文革”第一个被害的邓拓便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2.
朱通华 《中外书摘》2009,(11):20-23
张春桥在小范围里曾经讲过:马天水是一匹好马。 张春桥可是不轻易说什么人的好话的。对马天水却作了如此不简单的评价,可见马天水在“四人帮”眼里是何等的得力了!  相似文献   

3.
叶永烈 《中外书摘》2014,(10):43-45
“四人帮”在1976年10月6日那个难忘的夜晚,被押进神秘的地下工程之后,就被关押在那里,过着“地下生活”。  相似文献   

4.
曾志 《中外书摘》2011,(7):34-37
中组部老干支部与郭玉峰进行斗争1976年10月6日晚,万恶的“四人帮”终于被送上历史的审判台。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四人帮”的种种倒行逆施及其蛊毒已深深渗透到社会肌体中,“两个凡是”,成了绊脚绳,阻碍着全国人民揭、批、查“四人帮”及其余孽,以及彻底否定“文革”。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杰出诗人李季实在死得太早,太可惜了.他死于猝发的心脏病,其实是死于林彪和“四人帮”的长期迫害,死于奋不顾身地忘我工作的积劳成疾。  相似文献   

6.
陈云在“四人帮”围攻“二月逆流”中拍案而起、倒在暗箭下的贺龙、朱德被赶出中南海……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王文正是审判“四人帮”特别法庭的法官。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胡风案”中,以公正而细致的调查,推翻了加在尚丁同志头上的“胡风分子”和“军统特务”两项嫌疑,使尚丁成为“胡风案”中少有的在当时就获得公正解决的案例。本文主人公尚丁,曾任政务院副总理黄炎培的秘书。尚丁案发后,惊动了周总理,因而就有了认真细致的调查。首先是推翻了尚丁作为“胡风分子”的不实之词。本文介绍了他在“军统特务”嫌疑上的甄别过程。  相似文献   

8.
1976年的金秋,“四人帮”垮台了!但是由于“两个凡是”指导方针的提出和推行,人们提出的涉及纠正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晚年某些重大错误决策的正当要求,被压制了。  相似文献   

9.
从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两年多的时间里,朝野上下万众一心,党心和民心水乳交融,为天安门事件的平反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叶永烈 《中外书摘》2010,(12):16-19
本文所述全是事实,不过,由于她再三申明,她做的那件事在当时并不想为人所知,现在依旧如此。她以为只做了一件应该做的小事,绝不愿在报刊上披露她的真实姓名。作者尊重她的意愿,本文只用“她”来代替她的姓名。“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她,一个弱女子,在那风雨如磐的年月里,悄悄地而又勇敢地做了那件事,正是生动地说明了“民心不可侮”……  相似文献   

11.
若星  晏燕 《女性天地》2013,(9):36-37
隐瞒病情,速成婚姻2011年5月的一天黄昏,26岁的黄东如约来到城中公园。不一会儿,邻居周姨带着一位年轻的姑娘走了过来,她今天要给黄东介绍对象。“这位姑娘叫陈燕……”介绍完,周姨转身离开,而黄东和陈燕则漫步于林荫道中。正是春花浪漫的季节,两人边走边聊,十分投机。陈燕身材苗条、面容姣好,她出现在黄东眼前,也走进了黄东心里。陈燕对黄东似乎也十分满意。一个有情,一个有意,这对年轻人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  相似文献   

12.
《老年世界》2006,(24):31-31
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汉元帝时入宫为宫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竞宁元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远嫁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这便是著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四人帮”的覆灭,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完结。 叶剑英、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邓小平的处境都极为关注,多次提出让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的问题。粉碎“四人帮”后,叶剑英向华国锋提出:“赶快让小平同志出来工作,恢复他原来的职务。”  相似文献   

14.
散木 《中外书摘》2007,(10):11-13
哲学史与思想史学者杨荣国,一直有将其研究的史学服务于现实政治的思想,引来了学术界的不同看法。在“文化大革命”中,杨荣国的思想正好被“四人帮”用来为他们的政治服务,特别是在“批林批孔”的运动中。然而,研究史学者终究被历史还其本来的面目。  相似文献   

15.
陈友 《老人天地》2008,(10):29-29
惊悉华国锋同志逝世的消息,连日来心情很难平静。1976年10月,是多少中国人难忘的一个月份。当我在报刊上看到"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的消息,和全国人民一起感到欢心鼓舞。那时,我正在华国锋同志的家乡交城县  相似文献   

16.
王松涛 《女性天地》2008,(11):20-22
秘制、传承的私房菜无疑令人垂涎,但私房莱馆大多开在隐蔽场所,别说国内外的游客想去大饱口福极其不易,甚至连一些本地人都不知其“藏身何处”。一个聪明女孩发现这个问题后,就为京城上百家私房莱馆绘制出一份独特的“地图”,没想到,这个灵感竞让她赚得盆满钵溢。  相似文献   

17.
江青反革命集团在上海余党中的骨干分子当时列出的一共有四十多名,而首次进行法庭审谈的共九名。他们是:  相似文献   

18.
汪光瑞 《中外书摘》2010,(10):95-95
我好看书,缘自小时候吃不饱,家里不让过多的活动,说消化太快。母亲在学校工作,就借些书来稳定我们兄妹。冬天围炉夜读,夏天树荫展卷,后来就特喜看书,懂不懂的看了好些,及至“文革”时没书看,母亲发的《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也乱翻一气,虽然不懂,反正是书。有几件小事虽年代久远却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9.
陈守信 《老年世界》2009,(10):28-29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被彻底粉碎。当晚11时,中央派出工作组进入四个人的住所,清查他们的反党罪证。本文作者陈守信当年是工作组成员。文章回顾了清查王洪文住地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陈禹山 《老年世界》2006,(11):10-11
1979年元旦过后,我从新华社调到《光明日报》记者部工作。那年春天,报社收到了辽宁《共产党员》杂志寄的一份稿件,标题是《为真理而斗争》,主人公是刚刚被平反的一位叫张志新的烈士。记者部主任卢云让我看一下,粗略看后.我感觉报道的整个调子是反对林彪、“四人帮”的,完全符合报纸需要.只是大话套话太多,具体细节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