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十一月十二日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日。 孙中山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正如毛泽东所说:“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不斯进取的革命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孙中山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不仅为海峡两岸炎黄子孙所肯定,而且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公认。孙中山的革命精神一直鼓舞着中国人民进行不懈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早年人生际遇、求学湖南第一师范的经历和“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孕育了毛泽东体育价值观。《体育之研究》指出:“动以营生也”“动以卫国也”,表明体育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有利于保家卫国。在革命时期,毛泽东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了他的体育价值观,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融为一体。毛泽东体育价值...  相似文献   

3.
今天,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胜利前进的中国人民,隆重纪念文化革命的伟大旗手鲁迅逝世四十周年。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对鲁迅作了极高的评价。毛主席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一生,是不断革命的一生,“永远进击”的一生。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他的光辉思想和革命实践,突出地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彻底革命的特征和品质。鲁迅,“横眉冷对千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又是一位具有渊博知识的战略家、军事家、史学家、学者、诗人。 毛泽东不仅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同时他一生与书结伴,酷爱读书,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追求,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的学习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毛泽东渊博的知识和他的博学强记,许多国际著名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有识之士均为之赞叹不绝。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称赞“毛泽东是一代伟大的革命领导  相似文献   

5.
今年九月二十五日,是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毛泽东同志对鲁迅作过极其深刻和全面的评价,他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同志并号召我们:“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似文献   

6.
文章指出,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及其一生的哲学著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辟了哲学大众化、中国化、现实化的新时代,为哲学事业,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大众哲学》是艾思奇的成名之作,并且奠定了艾思奇在中国历史、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地位。毛泽东称他是“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毛泽东诞辰九十周年。毛泽东一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有多方面的卓越贡献,“他创造性的把马列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军事、文艺和其他领域,都有创造性的见解。”他的理论新鲜活泼,丰富深刻,具有我们民族的独特风格。因此,研究和继承毛泽东留给我们的宝贵理论遗产,乃是我们党和我国人民的历史责任。为了学习毛泽东,纪念毛泽东,这篇文章拟对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作一些粗浅的研究。 人民民主专政是科学社会主义史上的伟大创造  相似文献   

8.
<正> 毛泽东同志用一生革命的光辉实践,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他反腐倡廉的思想贯穿了他光辉的一生。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认真学习毛泽东的反腐倡廉思想,对于加强党的建设,端正党风,保证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反腐倡廉的思想基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毛泽东反腐倡廉的思想基础。早在1945年,毛泽东在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一生心系农民、关注农村 ,竭力寻求农业发展的途径。他在分析和判断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 ,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 ,逐渐形成的“重农”思想是笔珍贵的财富。当前 ,重温和回顾之 ,鞭策我们更深层地去思考“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在五十年前对鲁迅的光辉一生作了崇高评价。他认为鲁迅是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最严酷的环境里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他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概括了鲁迅一生由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历程和他作为我们“民族魂”的精神,成为四十年代以来鲁迅研究的指导思想,并由此逐渐形成了马列主义指导下的鲁迅研究传统,为推动社会主义思  相似文献   

11.
刘畅  穆艳梅 《21世纪》2010,(2):36-38
李鸿章的一生,伴随着清王朝走过风风雨雨四十载,从鼎盛走向衰落,直至灭亡。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都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康有为称李鸿章是“维新之同志”;梁启超评价他:“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毛泽东在《讲堂集》中说“水浅而舟大也”,叹息李鸿章这只大船在晚清的浅水中无法行驶,进退维谷……  相似文献   

12.
鲁迅是杰出的“精神界之战士”。他的一生,是为拯救危亡祖国和争取人民解放而战斗的一生。他在积极探索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过程中所形成的哲学、社会学、文艺学、民俗学、美学等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的改革思想,体现在上述思想里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作为人民的领袖,非常重视社会美育。他将马克思主义的美育理论与他的美育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美育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内涵有三:一是以崇高的理想美育人;二是以清廉之美育人;三是以公仆之美育人。毛泽东在社会美育中,之所以紧紧抓住这三个方面,是因为他要在中国培养一批有共产主义理想和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通过他们带领人民群众在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毛泽东进行社会美育总是言教与身教相结合,他要求人民做到的他首先做到。在他的伟大人格的感召下,中国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共产主义者,他们依靠人民廉洁奉公,使中国无产阶级政权没有沿着“革命——胜利——骄傲——腐败——灭亡”这一历史轨迹发展,而是开辟了一条“革命——胜利——谦虚——清廉——发展”的新路。他以他的社会美育的实践,创造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美。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一生心系农民,与农民同呼吸、共命运。他盼望农民富裕起来。他在一生的革命实践中,对农业问题始终十分关注。毛泽东认为农业的地位非常重要,农业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中国的工业化离不开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于如何发展农业,毛泽东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这些真知灼见,对于我国今天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选集》中的成语典故运用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导师,而且是世界上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毛泽东同志以他光辉战斗的一生,不仅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同人民披荆斩棘,艰苦奋斗,英雄地创建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辉煌灿烂的伟大基业,而且也创建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体系.《毛泽东选集》就是这两个“创建”的一个生动反映.毛泽东同志集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和诗人于一身,所以,《毛泽东选集》不仅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宝库,同时,也是现代汉语运用经验的宝库.今天,当我们结合中国革命演进的历史,进一步研读《毛泽东选集》,在深刻体会其精神  相似文献   

16.
陈迪生 《中华魂》2011,(10):23-26
现在提起陈正人已经鲜为人知了。他出生在江西遂川县盆珠乡大屋村的贫困之家.少年穷苦求学.追求正义。接受进步思想,立志救国救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他同曾天宇、张世熙一起参加和领导了著名的“万安暴动”.同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湖南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井冈山.在毛泽东的提议下.父亲担任了遂川第一任县委书记兼县游击队党代表。从此.在毛泽东领导下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英勇地奋斗了一生。  相似文献   

1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乾卦》一个彻底的创世英雄,应该是旧的传统秩序和规范的挑战者和反抗者,敢于挑战妨碍社会发展、压抑个性意志的不合理的秩序和规范.不论作为一位一生从事被压迫人民解放事业的政治家,还是作为一个纵横捭阖的军事家,毛泽东叱咤风云的一生,就是充满挑战、奋斗的一生.“盼望挑战,他的一生不曾停止挑战、应战,这是他性格的基础和核心.”在毛泽东身边十多年的保健医生徐涛如是说.毛泽东生前的卫士长李银桥说:毛泽东最大的性格  相似文献   

18.
张辉明 《社区》2009,(2):17-18
毛泽东曾经称蔡元培先生为“人世楷模”,他一生的言行,确有许多令人景仰的方面。然而更耐人寻味的是他的婚姻,这位革命的先行者,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这三次婚姻正好印证了蔡元培一生思想的变革,也印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三大历史功绩:论毛泽东同志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革命的一生建树了多方面开创性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就其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政权之基、建制之功、探索之果。毛泽东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人和开创者。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1891——1946)是现代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大众诗人和民主战士。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人民教育事业和革命斗争做出了卓越贡献。毛泽东赞誉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称赞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称颂他是“万世师表”。解放初,陶行知已久不在人世,毛泽东还指示南京市委:“对陶先生的事业要多关心”。许多国际友人也对他作了高度评价。美国华莱士称他“不仅是属于中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