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导刊》2012,(29):46-46
“我们姐儿几个是分批在社区里学的剪纸,现在经常聚在这里互相切磋,感觉生活很有意思。”一位老人乐呵呵地说。在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芦家街道办事处宣庆社区一个养老互助站里,几个老年人正在剪纸。这个互助站的站长是今年62岁的王先,记者看到,写有“南岗区社区居家养老互助站”的牌匾挂在她家门口,屋内的墙上贴满了剪纸,地上还摆放有老人们自制的绢花。老人们围坐在客厅的方桌边一边剪纸一边交流。据南岗区民政局有关人员介绍,南岗区作为全省社区居家养老互助工作的唯一试点单位,采取政府支持、社会参与、老人自治的方式,首批建立了50个以热心老人家庭为基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依托,以开展适合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老人互助温馨小屋。互助点由老人自愿申请成立,成立后可享受由区政府配发的棋牌桌、康乐棋、文房四宝和图书等文娱、健身物品,以及每年360元的水电费补贴。  相似文献   

2.
左汉中 《老年人》2004,(2):24-25
早在15年前,我就知道陕西旬邑县有个剪花奇人库淑兰。那时候,中央美院民间美术系从库淑兰老家窑洞里搬来了几幅大型剪纸,在陈列室布置了一间五彩缤纷的剪纸屋。库淑兰的剪纸风格是一种少见的多色拼贴剪纸,其规模、其构思、其视觉效果,都是令人称奇叫绝的。从那时起,我就一直想着要亲眼见见这位叫我打心眼里佩服的老太太。去年10月,要编《乡土艺术大师丛书》,我终于有了看望心仪已久的剪纸大师库淑兰的机会。旬邑县在陕西的西部,我坐着车,在黄土高原的沟沟:⊙左汉中奇的“剪花娘子”峁峁里折腾了大半天,身子骨被摇得散了架,天快黑了,才到库淑…  相似文献   

3.
某市一社区,一年前建立了社区网站,居民们想要了解掌握社区里的大小事,足不出屋,只要在家中轻轻点一下鼠标,就能达到目的。近日,社区网站在原有的栏目基础上,又增设了“健康家园”方面的内容。不仅建有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的体检手册、  相似文献   

4.
桑良淑原来是位传统的家庭妇女,在她艺术家庭的熏陶下,开始了她剪纸艺术的创作——”晓桑剪纸”。“晓桑剪纸”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特色,还大胆创造性地注入其他艺术领域的精华。  相似文献   

5.
曾患小儿麻痹症的田晓明自强不息,好的百米长卷剪纸,“建国五十周年、澳门回归祖国,迎接新世纪”作为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剪纸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本文中她讲述了教会盲人剪纸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李芳 《当代老年》2013,(1):22-22
出生于1947年的广州人叶润生号称“剪纸圣手”,人物剪影是他的绝活。 叶润生十二、三岁时开始接触并自学剪纸,从他1962年正式从事剪纸至今已有50余年。与剪纸这项传统民间工艺结缘一生是缘分,也是受当时时代社会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杨启刚 《老年人》2004,(9):15-15
韦帮粉,家住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奉合水族乡奉合村,是一位勤劳朴实、心灵手巧的水族农家女子。她剪出的纸花深受大家喜爱,其剪纸艺术早已走出贵州,走出国门。她被誉为中国“水族剪纸艺术第一人”,所在的奉合乡也被贵州省命名为“剪纸艺术之乡”。韦帮粉,有姐弟6个  相似文献   

8.
书法名家冯学智先生,当年曾为剪纸名家康战杰友题款:“纸剪心中画,刀刻天下景”。今吾读康先生之剪纸艺术亦有“雕龙嵌凤乾坤远,满纸风流绽芳华”之获。  相似文献   

9.
<正>每逢喜庆时节,中国人都喜欢门窗上张贴大红的剪纸,特别是在婚礼上,若没有红“囍”剪纸,就少了一些仪式感。而地处太行山区的山西阳泉,流传着在婚礼上张贴“盘合”的古老习俗,“盘合”甚至被当地人视为“民间结婚证”。那“阳泉盘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这是一种大型团花式剪纸,又称“月廓”,顾名思义是指月亮的轮廓,寓意圆形的“盘合”圆如满月。一幅红纸剪成的“盘合”就是一个美满的世界。牡丹、鱼、莲花、石榴……有机组合在一起,纸虽轻薄,却包罗万象,承载着许多美好的寓意。  相似文献   

10.
各国各地方政府,都有义务确保城市(镇)居民居者有其屋,但是该“屋”不是国内普遍推出的经适房——居者经一定的申请、审查程序获得该“屋”的阶段性居住权,而不是不动产意义上的私有财产权,简言之,该“屋”不能作为商品在楼市上作买卖交易。  相似文献   

11.
为了庆祝“老年节”,搞好“敬老月”活动,山西省老龄办以宣传庆祝新中国成立62周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主题,以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民间剪纸艺术为形式,以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营造关爱老年人浓厚氛围为目的,在全省广泛开展了中老年剪纸艺术比赛活动。  相似文献   

12.
《职业》2015,(1)
剪纸艺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山西90后女孩王子月发明的“磁性剪纸”,曾荣获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节目“新金点子奖”,并进入了奥运会和2014年巴西世界杯纪念品行列,使这项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凭此创意,这位刚大学毕业不久的90后女孩身价倍增,成了公司老总。  相似文献   

13.
在早期人类社会,中外部曾出现过“生殖崇拜”、“女性崇拜”、“母亲崇拜”、和“生殖器崇拜”等文化现象。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作品很好地见证了中图古代的性文化。  相似文献   

14.
王丽 《职业》2015,(1):9-11
剪纸艺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90后女孩王子月的一项发明,使这项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她发明的“磁性剪纸”,曾荣获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节目“新金点子奖”,并进入了奥运会和2014年巴西世界杯纪念品行列。凭此创意,这位大学毕业不久的90后女孩,竟成为身价倍增的公司老总。  相似文献   

15.
从去年开始,广州就在社区中试点建设街道社区家庭服务中心,“幸福社区”在这些地方已具雏形。“幸福社区”的模式是什么样的?老百姓在社区里享受了哪些“幸福”?广州又有哪些社区已经走上“幸福”的创建道路?提出采访广州“幸福社区”的构想时,许多人都不约而同地推荐了萝岗区联和街社区。原因是该社区不仅有广州第一家高品质的社区家庭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6.
廖尘 《老人世界》2011,(12):43-43
撕纸是我国一种制作方法特殊的纸艺门类,源于剪纸,在民间流传久远,并延续至今。由于是纯手工制作,于是在边界处就会产生一种参差不齐的毛边,将这些“毛边”连接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些有趣的肌理。这是一种类似剪纸但和剪纸不同的平面镂空艺术,不需要画草稿且不需要借助工具,完全用自己的双手来跟纸交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丁元竹、江汛清同志在《社会学和人类学对“社区”的界定》一文中阐述的一些观点,提出自己对“社区”概念的不同评价。认为我国社会学界关于“社区”的界定不仅是清楚的,而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概念同其它概念一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社区”概念的变化反映了社会自身的变化和人们对“社区”认识的深化。“社区”概念的变化并不妨碍传统的社区研究方法的使用及其意义和价值的存在。恰恰相反,把“社区”理解为空间结构中的一个环节的观点反倒带来了许多理论上的混乱。作者最后提出了认识“社区”概念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8.
剪纸的来由     
过去老百姓过年时经常在门上、窗户上贴一种下面带穗儿的剪纸,现在叫做“挂签儿”,也有人叫它“挂钱儿”,但它真正的名字其实叫“拒穷”。  相似文献   

19.
《当代老年》2008,(4):4-4
辽阳灯塔五星镇民生一村,有一个省内知名的“民俗屋”。这间“民俗屋”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只不过馆内展出的不是什么奇珍异宝,而是陈旧的纺车、木犁、泥火盆、煤油灯、草鞋……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妇联紧紧围绕和谐吉林、平安吉林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职能作用,近年来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创建“零下岗失业妇女社区”、“零家庭暴力社区”、“零未成年人犯罪社区”为主要内容的“三零社区”创建活动,为维护妇女权益、推动新型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