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星星 《老年人》2005,(3):33-33
把儿女们养大成人后,母 亲已是满头霜花了。为了照顾 她的晚年生活,我把母亲从老 家接到了城里。 母亲原本十分仁慈,对待 每个儿女都一视同仁,不曾有 过偏心。但自从住进我家后,在 我和妻子之间,她手上的“那碗 水”就开始倾斜了。 我和妻子的生日在同一个  相似文献   

2.
我是钟点工     
我叫秋明,是安徽芜湖人。10年前,我因为不能生育在村里抬不起头,便哄着丈夫来到北京打工。我想,北京这么大,总有挣钱的门路。结果,我失算了。北京虽然大,但活并不好找,太苦太累的我丈夫不想干,稍好点的人家不是要户口就是要文凭,没办法,他蹲在租来的小房里等我养活,可我也没文化。只能做保姆和钟点工,因为这活什么条件都不要,只要肯吃苦就行。  相似文献   

3.
明云 《金色年华》2008,(9):33-33
自从父亲中年病故,家里所有重担就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母亲没有正式工作靠打工维持生计。母亲的工作很不固定,营业、保管员、保安、清洁工什么都干。有段日子,母亲一下打了两份工,白天钟点工,晚上去医院照顾病人。没日没夜地干,无序的时差让母亲渐消瘦。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生日     
何洪金 《老年人》2009,(10):32-32
母亲是个乡下人,以前从未办过生日,今年9月的一天,她却给我打来电话,说:“金娃呀,你妈活了这么大年岁了,以前没有办过生日,下个月我满60岁,你们兄妹几个都回来一趟吧。家里啥东西都有,你们就多买几挂鞭炮回来放一放,喜庆喜庆!”母亲六十大寿,做儿女的当然要回去,可我却不知道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这事也不能完全怪我,因为从我记事起,就没有见过母亲做过生日,母亲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  相似文献   

5.
文武 《老年人》2006,(3):55-55
李妈妈的晚年生活令人羡慕,儿女个个成材,有房有车有地位,而且对母亲很孝顺。她自己每月还有千多元的退休金,想干啥就能干啥。儿女要为她请个保姆,但李妈妈坚决不肯,嫌家里多出一个外人碍手碍脚,只同意请钟点工每周搞一次卫生。照理,李妈妈无忧无虑,每天都会快快乐乐。然而,她不觉得快乐,反而感到很失落。她原是小学教师,36岁就守寡了。丈夫去世那年,长子11岁,女儿3岁,小儿子2岁。要强的她既忙工作,又一人拉扯着三个孩子,什么都没耽误,惟独耽误了自己。曾经多少人劝她再婚,她都一概拒绝。理由只有一个,就是不想让孩子受委屈。艰难的生活,养…  相似文献   

6.
《金色年华》2009,(4):37-38
母亲刚刚战战兢兢地迈过她七十三岁的人生大坎,心境开朗得仿佛又年轻了十岁。用她自己的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苦了这许多年,她终于松了口气,她认为在自己七十二岁那年大病一场挺过来后,连阎王也奈何不了她了,她要好好再活十年,她要看着儿女们都出息了,她这一生也就值了。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日前正式启动“关爱独居老人先锋行动”,爱心钟点工将会走进空巢老人家门,为他们提供“免费唠嗑”、义务家政等服务。  相似文献   

8.
玉晓 《老人天地》2010,(4):34-34
孩子,在为全家准备除夕年夜饭的那晚,我在厨房里落泪了。  相似文献   

9.
张前 《当代老年》2010,(1):41-41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对做梦、眼皮跳等自然现象变得敏感起来。母亲老了,有点“奇思怪想”也很正常,我们从没跟母亲计较过这些。相反,有时,我们还会偶而从母亲那里寻求点“征兆”。当然,对母亲的“先知先觉”,我们总是一笑了之,从没放在心上过。  相似文献   

10.
徐上峰 《老年世界》2006,(22):29-29
2004年,我办了一家针织厂。开始还真顺风顺水,第一年便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相似文献   

11.
一凡 《老年世界》2014,(1):27-27
用了六年的手机终于罢工了。那天一大早,我和妻子一起去选购新手机。  相似文献   

12.
翟杰 《老年人》2011,(11):30-30
用了6年的手机,不经意间竞出了毛病。一大早,妻子就陪着我去商场购买新手机。  相似文献   

13.
钱国宏 《老年人》2010,(1):31-31
时下,一种叫“QQ农场”的娱乐游戏正风靡网络,这股风也刮到了我们家里,就连我那六十多岁的老母亲也“身陷”其中,如今已经荣升“农场主”了。  相似文献   

14.
《母亲》是俄罗斯著名作家高尔基的成功代表作,它是当代俄罗斯的传统文学的发展与继承,小说中也极力强调了人与人平等自由的权利。本文通过小说中母亲的转变详细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5.
母亲今年93岁,当了一辈子的红娘。每次谈及往事,她都如数家珍,我从她的红娘经历中看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择偶变化。  相似文献   

16.
张金刚 《老年世界》2013,(13):24-24
拿起电话打给母亲:“娘,吃了吗?”放在平常,母亲肯定乐滋滋地说吃了饺子、面条,惹得我流口水。意想不到,母亲竟然答非所问:“想呀,你说能不想吗?有一个星期不回家,也没打电话来,树上的李子都黄了。”我一头雾水,抬高声音“吼”道:“我是问您吃了没。”母亲这才意识到自己没听清,略显难为情:“现在耳朵不好使了,唉!”一声叹息,母亲很是难过,我更难过。一句“吃了吗”却听成“想我了吗”,看来母亲正在惦记我这个离家的孩子呀!  相似文献   

17.
拂晓 《女性天地》2014,(11):17-19
干5小时的活儿,拿2小时的钱汪宁宁与崔鹏结婚1年多了,住在郑州管城区的一套老房子里。这套房子是两人结婚时崔鹏父母出钱买的,虽不是新房,但也比租房强。小两口平时工作忙,家务活儿没人干,崔鹏提议找个钟点工,汪宁宁说:“咱们都是小职员,一个月挣这点钱,家务活还是自己干吧,能省就省点。”  相似文献   

18.
近半年来,退休之后赋闲在家的老妈突然间“抖”了起来,整天喜笑颜开,精神头十足,出来进去,风风火火,俨然是全家最忙的人,而且上周还从县老干部大学捧回来一个大红的聘书:“客座教授”!这是我和老妈“斗法”的结果。一年前,忙碌了大半辈子的老妈退休离岗。退居二线的老妈极不适应这种“闲人”生活,整天在家里唉声叹气,行走坐卧,不知所措。这种生活状态继续下去如何使得?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导刊》2009,(13):21-21
四川汶川映秀中滩堡刺绣小组负责人邓汉蓉:“社工进来这么久了。真是太感谢了.一直在陪灾区老百姓.在为灾区做很多实事。对我们太好了,要是社工能坚持呆下去就好了.刺绣活动继续搞下去.我们就有希望了.”  相似文献   

20.
翟杰 《老人世界》2013,(6):17-17
用了6年的手机,终于罢工了。那天一大旱儿,我和妻子就一起去选购新手机。我这人不喜欢追求潮流,手机能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就行。于是,我让导购员拿出一款最便宜的。对方伸手摸起“半块砖”,说这是一部老年人专用的手机,虽然价格低,但却不太适合我。妻子接过来,在手里来回地翻看着。“这款手机除了铃音响、按键大之外,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有‘SOS’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