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美国南方第二次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无不反映出工业化社会中人们重重的精神危机。在她的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中,麦卡勒斯以细腻而怪诞的手法为读者刻画出一个个孤独的、异化的社会畸零人形象。同时,她的小说揭示出美国南方社会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疑虑、矛盾与焦虑。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分析美国"南方文艺复兴"和"南方神话"的基础上,阐释了田纳西·威廉斯如何在其代表作《欲望号街车》中对"南方神话"相关主题进行颠覆与解构,揭示了"南方神话"的虚幻本质,并指出该剧所具有的重要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女性哥特将性别与体裁有机地结合,是女性作家以哥特体裁为载体、以哥特因素为手段,探究父权制社会里女性的共性问题。20世纪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充满浓郁的哥特色彩,透视出作家处于萌芽状态的女权意识。本文结合女性主义视角对文本中的女性意识、性别身份、黑色幽默式的氛围和"家"的双重意义等女性哥特元素进行分析,探讨作品中蕴含着的对父权社会男性中心主义和性别二元对立的质疑和控诉。  相似文献   

4.
作为美国南方第二次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无不反映出工业化社会中人们重重的精神危机。在她的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中,麦卡勒斯以细腻而怪诞的手法为读者刻画出一个个孤独的、异化的社会畸零人形象。同时,她的小说揭示出美国南方社会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疑虑、矛盾与焦虑。  相似文献   

5.
柳·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是当代俄罗斯著名女作家,她于199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夜晚时分》获得了首届俄语布克奖提名,并被评为俄罗斯年度最佳小说之一。这部作品与传统的俄罗斯文学大相异趣,显现出解构文本、颠覆传统的后现代艺术风格。本文就从该作品的异质性特色入手,分析其别具一格的解构文学特色。  相似文献   

6.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美国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中篇力作,长期以来吸引了诸多评论家的目光。小说描述了一场发生在南方小镇上以主人公爱密利亚为中心的怪诞三角恋情。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来看,爱密利亚同马文.马西以及罗锅李蒙之间的情感纠葛,实际上是爱密利亚以马文和李蒙为镜像进行自我建构的努力,然而由于镜像虚幻性的本质特征,爱密利亚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要以失败告终。通过对爱密利亚自我建构的起因、过程以及结果的镜像解读,读者对这段怪诞的三角畸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外对美国南方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处女作《心是孤独的猎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文本之时,文章将以一种新视角来探索作品中的怪诞因素,主要通过巴赫金的怪诞和狂欢化理论来呈现麦卡勒斯笔下鲜活的怪诞人物、怪诞小镇以及怪诞世界。并且通过分析对怪诞人物、情节及主题的分析来探讨怪诞中的颠覆精神及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女性小说的"逃离"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逃离"是当代女性小说的主题之一.它不仅被写成觉悟了的女性在男权中心社会里的宿命,更是当代女性作家们对现实世界所采取的一种写作姿态,在"解构--建构"的过程中,她们寻觅和重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白雪公主》与后现代的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这篇小说是一篇典型的后现代解构文本 ,他通过戏仿格林童话的方式 ,对其进行了解构与颠覆。整个小说是一篇拼贴与杂凑 ,并采用了像电影镜头拼接的手法 ,造成一种强烈的喜剧效果 ;小说的语言具有一种自我讨论和自我指涉 ,构成一种对小说虚构的消解 ,同时作品还把解构和颠覆的矛头指向了语言本身 ;而这一切和小说中对格林童话中人物的戏仿联系在一起 ,完成了它的三个层面的解构 :一是对格林童话的解构 ;二是对传统价值标准的解构 ;三是对语言自身的解构  相似文献   

10.
在新写实小说里,爱情是附丽于现实生活的,几乎所有的新写实小说作家都摒弃长期以来被骚人墨客一再渲染的诗性想象本质,更加强调两性之间基于欲望的情爱的社会化内容,特别是突出了义务、责任等社会约束力的影响,将爱情拉回凡俗的本真状态,传统的经典的爱情神话被彻底解构和颠覆。  相似文献   

11.
晚清社会小说全面否定封建价值体系,扫荡整个封建官场,解构以吏为师的观念,消解政治小说国家想象的热情,描绘新型女性形象,颠覆男权思想,嘲讽新派人物,具有鲜明的解构主义美学特征。但社会小说陶醉于解构的快意之中,对于建构新的理想则显得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2.
依据德里达性别解构理论和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从性别气质的"变异"归宿、性别取向的"灰色地带"和性别无界与真爱跨界三方面分析阿莉·史密斯小说《当女孩遇上男孩》中的性别模糊化和性别消解现象,指出史密斯的性别理念解构了刻板性别气质和性别二元建构,传达了性别气质多元化和性别多样性的信息,揭示出作者质疑异性恋霸权和颠覆性别二元建构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占有》是一部新维多利亚小说,A.S.拜厄特在小说中创造性地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知识女性的真实生活,还原了被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文化扭曲的女性形象。通过对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书信、日记和诗歌的解读,拜厄特在小说中展示了被男权社会边缘化的女性的真实生存状态和心理空间,解构和颠覆了传统叙事中的男性中心地位,提出了女性最终将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的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4.
美国南方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对美国南方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观念与现实冲突非常关注。在其作品中,她力图超越自身所处文化中的种族主义狭隘观念,真实地展现黑人、菲律宾人和犹太人等少数族裔的生存境遇和文化困境,但也存在着"刻板化"黑人、"女性化"菲律宾人和"神秘化"犹太人的倾向,为他们烙印上或显或隐的东方主义特征。运用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可以解读麦卡勒斯对黑人、菲律宾人和犹太人等少数族裔形象的东方主义想象,揭示其作品中"隐蔽的东方主义"倾向,并探讨这种"他者"想象背后所隐藏的深层动机。  相似文献   

15.
《白雪公主后传》是一部经典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小说中作者巴塞尔姆刻意突出了主人公白雪公主的秀发,借此意象对传统观念中美的概念进行颠覆。小说通过刻意制造白雪公主头发之美与现实形象的巨大反差,扭曲了经典童话中的形象之美;再通过他人对头发的反应,折射出后现代社会中人们精神的贫瘠,揭露人心的麻木与空虚,对心灵之美提出质疑;最后借小矮人对头发的感慨,展现现代人毫无目标性的生活,解构生命之美。巴塞尔姆推翻了经典的形象,颠覆了美的概念,显示了后现代主义反传统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南方作家当中有两位残疾的女性,一位是《伤心咖啡馆之歌》的作者麦卡勒斯,风湿热、心脏病和半身不遂造就了这位以塑造孤独畸形的人物而著称的小说家。另一位是奥康纳。奥康纳的命运似乎更不幸,她只活了39岁,在她生命的最后15年里,不得不和家族遗传下来的红斑狼疮作殊死的搏斗,待在农庄里饲养孔雀成了这个未婚女士最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英国18世纪小说家范妮·伯尼被女性主义先驱弗吉尼亚·伍尔夫尊称为"英国小说之母",虽然她在英国文学史上历来享有一席之地,但她创作中的女性视角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女性主义批评的兴起,范妮·伯尼的作品才被重新发掘和重新阐释.以女性主义视角聚焦其小说创作的主题、动机和影响,她对父权社会的鞭挞、嘲讽和暗中颠覆便彻底显露出来.作为研讨妇女内心隐秘的一位早期女性小说家,她为使小说成为妇女喜爱的文学样式做出了努力.  相似文献   

18.
叶兆言早期作品由于执着于对理想精神的解构和"零度情感"的介入通常被划入"先锋小说"一类。在文学观念上,叶兆言放弃了对宏大叙事和传统历史本真的追寻,颠覆了习惯上小说社会意义的表达和历史真实观的反映,其散乱、破碎、戏谑、反讽、平面化的叙述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虽然叶兆言先锋小说放逐了小说意义的表达,但他对小说叙述方式和语言形式的大胆探索,为文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创作向度。毫无疑问,叶兆言综合运用多种叙事技巧,把西方现代艺术大师们的精华融入了本民族特色的内容之中,将读者引进了一个全新的虚构世界。  相似文献   

19.
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金色眼睛的映像》以哥特式的恐怖为基调,探讨了何谓边缘人物的"病态"。近来,虽有不少研究者将研究重点放于书中怪诞的身体上,但该书中作者并未将身体孤立,而是从食物入手令其哥特化,以揭示人物主体性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之前,女人所扮演的角色是由男人分配和限定的,所有的女性行为都被局限在既定的、由男性确定的参数上。《黄色墙壁纸》是美国作家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小说大胆地挑战了“崇尚纯女性”的理论,有力地尝试了寻回失去的女性话语权。本文旨在就小说中的文本创新和表现手法的分析,对作品进行女性主义解读。女性的不安定是对男性施加的巨大压力的反抗。她们或者选择死亡,或者选择疯狂来解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她们要颠覆强加在她们身上的思想,正确确定自己的角色和定位,从而以“新女性”的身份建构与男性平等的智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