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生的抉择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做得对,因为弦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岩;有人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没法死而复活.  相似文献   

2.
《人生与伴侣》2009,(7):6-7
文裕章妻子摔倒昏迷,他拔掉妻子氧气管后妻子死亡,事件引发多方关注。  相似文献   

3.
他在位于包头的内蒙古话剧团担任演员,他的妻子是呼和浩特职业学校的一名老师。 因为夫妻两地分居,妻子肩上背负着上班、干家务、带孩子三座大山。他每次从包头赶回呼和浩特的家,看见妻子左手抱着弦子,右手拿着锅铲炒菜,嘴里还哼着哄孩子的歌谣,  相似文献   

4.
思宁 《百姓生活》2013,(6):39-40
今年37岁的黑龙江男子齐志铭和妻子都是进城务工者,齐志铭为人诚实正派,可后来却稀里糊涂卷入一起杀人焚尸案。原来,他是出于仗义,为了帮妻子的闺蜜“出气”,按照妻子闺蜜的要求,把与她有几年孽缘的男子捆绑后,交与她“教训一顿”。结果,妻子的闺蜜失去理智杀了“负情郎”。可叹的是,直到齐志铭被捕,他的妻子还不知道自己的闺蜜杀害了情人,更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卷入了这宗命案……  相似文献   

5.
王欣 《百姓生活》2010,(2):20-20
他妻子在一家公司当销售部经理,经常加班或出差,很多时候,接送儿子上幼儿园、照顾儿子吃喝拉撒,都成了他的事情。那天,妻子在外出差,午夜时分,儿子突然发起了高烧,他心急如焚。但一个人开车带儿子去看医生谈何容易,他是扛着儿子出门的,因为他要腾出一只手去锁门。  相似文献   

6.
董伟  红网 《社区》2008,(1):42-44
2007年11月21日,湖南人肖志军没有料到,本来他只是带怀孕的妻子(李丽云)到医院治感冒,医生却下发了手术通知单,告知必须立刻进行剖腹产手术。更让他抱憾终生的是,因为他坚持不同意手术,导致妻子和孩子因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7.
为自己出征     
一个遥远的地方住着一名四处行侠仗义的骑士,他有爱他的妻子和聪明的儿子。骑士很喜欢穿着盔甲自我欣赏,以至于人们渐渐忘了他不穿盔甲的样子。终于,妻子朱丽叶忍无可忍。提出抗议,妻儿跟盔甲二选一,否则,将永远离开他。骑士选择卸掉盔甲,但用了各种方法都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8.
子婧 《今日南国》2009,(12):22-22
年轻时,教授下放农村好些年,在当地娶了个文盲老婆。后来,他又回到了大学,慢慢地他开始风光起来,随着地位越来越高,教授渐渐地对没文化的妻子厌倦起来。这天晚上,他写了一份厚厚的离婚协议书。讲了许多大道理,准备与妻子“好聚好散”。  相似文献   

9.
他是主动要求到分公司任职的。他对妻子说,是总公司派他去的。妻子坐不住了,说要去找老总讲理:“凭什么让我们两地分居,而不让那些单身汉过去?你这样过去,一家就得开两灶,又没给你涨工资,这多出来的伙食费,能给报吗?”  相似文献   

10.
车祸让他痛失“性”福 朱先生事业有成,拥有娇妻爱子,却一直不能真正快乐起来,性无能让他始终难以在妻子面前挺起胸膛。结婚5年来,夫妻彼此感情很好,就算朱先生出现性功能障碍后,妻子仍然没有一句怨言。妻子越是这样毫无怨言,越让朱先生羞愧难当,回想起来都是自己争强好胜间的祸。大约3年前,朱先生与别人比拼摩托车,最终撞在了前面的大卡车上,酿成了交通惨祸:他的会阴部骑跨伤并引起骨盆骨折。  相似文献   

11.
滴水之恩     
美国人乔治为妻子的怪病跑遍了全世界,却是久治不愈。十四年前,他听说中国的中医专治疑难杂症,于是便带着妻子来到中国。乔治为妻子看病,几乎花光了全部的家当,但既然来到中国,怎么也得请一个翻译。  相似文献   

12.
人民的好公仆,原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同志,廉洁自律,一尘不染,高风亮节,赢得众口称赞。他的廉政经验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他把住了“前门”,他的妻子守住了“后门”。“对待身外之物,要铁石心肠。”郑培民写得清楚,做得更明白,想从他这个“前门”送钱请托,送钱买官,包工程买地皮,那是一点门都没有,碰了钉子,还要受训斥。那么,有些人就“强攻”不行搞“迂回”,“前门”不通走“后门”找她的妻子,想从这里打开缺口,殊不知他的妻子那道“后门”也是钢打铁铸,一人当关,万夫莫开。妻子杨力求敬重郑培民的为人,更注重维护丈夫…  相似文献   

13.
住的房子大,而妻子并没有嫌弃他,他流下了感激的眼泪。  相似文献   

14.
他的生命里有真切爱他的母亲,有真切需要他的妻子,得到与付出都是福分,而这种福分,他始终拥有。  相似文献   

15.
夏爱华 《山西老年》2013,(11):50-50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李叔同一生从事各种艺术活动,涉猎文学、音乐、美术、戏剧、金石、书法等各个领域,以其无上的智慧和卓越的才华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而当他阅尽人间的繁华和沧桑后,义无反顾地遁入空门,使人们对他的传奇人生更增添了想要探究的欲望。18岁那年,母亲作主,为他娶了妻子。他没有抗拒,因为他是个孝子。但他与妻子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感情也不深。  相似文献   

16.
侯德云 《可乐》2010,(6):15-15
高二下学期,女儿有了早恋的倾向。妻子慌了神,整天对我嘀嘀咕咕:“怎么办呀?你说怎么办?”我说:“你慌什么,找个时间,让那个臭小子来见我。”妻子说:“这怎么可能呢?你想见他,他未必敢来。”  相似文献   

17.
许志永 《社区》2008,(1):45-45
一个中国农民,肖志军,带着未领结婚证的妻子来到首都寻找新生活的希望。他酷爱读书梦想做官,但却一直最贫困地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以中国农民特有的恐惧、怀疑、失望、无助和对医疗常识的无知以及自己特有的偏执看待周围所有的陌生人,他本来是要为“妻子”治感冒的,但现在他们“威胁”他要签字,要做大手术,  相似文献   

18.
王虎林 《社区》2002,(10):26-26
《史记·管晏列传》里有一则“仆御之妻”的故事,说的是:晏子在齐国做宰相时,有一次坐车从街上经过,驾车的车夫满面笑容,洋洋得意,他认为能为宰相驾车,岂是寻常之辈。这一幕正巧被车夫的妻子看到。车夫回了家,妻子突然提出要离他而去,车夫不解,问为什么,他的妻子说:“晏子身为齐国宰相,可谓声名显赫,但他出门在外,却总是一副谦恭谨慎的样子,夫君只是人家的车夫,但却满脸骄傲。我深以为忧,因此我要离开你。”  相似文献   

19.
彭瑜 《百姓生活》2010,(4):31-32
他25岁就当了乡党委副书记,不幸的是新婚不到一年,妻子却病倒了。妻子担心一帆风顺的丈夫会离她而去,没想到,丈夫却辞官回家伺候她16年……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朋友,当年结婚的时候,妻子的收入远在他之上。面对妻子,他难免有些愧疚和自卑,只好在其他方面尽力为妻子减轻负担。饭菜是他做的,家务是他干的,大家都夸他是模范丈夫,还说他妻子好福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