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维新派的议院观有三个层次,即对西方议院制的了解和介绍,围绕设议院提出的政治思想观点,具体设计的中国式议院方案。其中,具有指导意义、处于核心位置的主张是“通下情”而不是行宪政。据此而设计的议院虽多少具有限制君权的作用,但并不具有立法权,不能称之为君主立宪。实际上,早期维新派的权力意识还相当微弱,更未产生明确的民权思想。这反映了他们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由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社科院等15个单位联合发起的“首届杨锐、刘光第学术讨论会”,于去年底在四川绵竹县和自贡市举行。这是以研讨“戊戌六君子”中的两位川籍志士——杨锐、刘光第为中心议题的一次盛会。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关于划分资产阶级维新派标准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过去,我国学术界以是否主张设议院作为区别维新派与洋务派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郭嵩焘(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他在清末以宣传洋务和首任中国驻英法公使而闻名于世,虽然他曾被誉为“当世所识英豪于洋务相近而知政体者,以筠仙为最。”(《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8)但实际上,他的洋务思想却远非当时洋务派代表人物所能及。他的中西体用观已突破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同时也比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高出一筹,并为后来维新派所继承。本文试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史学界关于戊戌时期,张之洞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以“反对民权”的姿态成为了维新派的对立面这一“定论”,将张之洞反对“民权”的言论置于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了剖析,详细考察了19世纪后期中文词汇“民权”与“民主”的不同涵义以及时人对这两词的理解和使用。认为张之洞反对倡言“民权”,实是反对将“民权”释为涵义等同于“民主”的“人人有自主之权”、“民揽其权”,而非反对民权的本义即法律规定的“权利”。戊戌时期在对待“民主”的态度上,以及“民权”实施的条件和程序上,张之洞与维新派并无太大分歧。用是否赞同“民权”来作为区别所谓洋务派与维新派的尺度是存在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从“中本西末”到“中体西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认为,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用“中体西用”这一概念来概括中国19世纪60—90年代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不同论点,同时又断言“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实际上,除顽固派之外,当时的洋务派、早期维新思想家和维新思想家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认识迥然不同,而且不同派别的理论概括也并非一致。在1895年以前,各派别较多使用“中本西末”,尤其是以此为指导思想的洋务派。最早使用“中体西用”这一概念的是早期维新派,不过是在戊戌维新思潮兴起以后,这一概念才被普遍使用。19世纪末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认识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呈现出不同派别的不同发展阶段和趋向。到90年代,两种“中体西用”论并存,但是,洋务派后期代表张之洞主张用西学“补救”中学,而维新派则坚持“会通”中学和西学。  相似文献   

6.
<正> 近几年来,随着洋务运动研究的深入,早期维新派思想与洋务派思想的关系问题,日渐为人们所注意,其中关于郭嵩焘的思想就是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试就郭嵩焘思想评价问题谈一点看法。一、关于郭嵩焘思想评价及早期维新派思想与洋务派思想关系的观点分歧对郭嵩焘思想的评价,在“文革”前没有展开讨论,一般认为他是洋务派的理论家。随着近几年洋务运动研究高潮的出现,郭嵩焘思想又被重新提出。文章虽然不多,但探讨较为深入。有人认为郭嵩焘对外主张妥协,但对内主张发展民营工商业却是非常进步的。又有人认为他是忧国忧民、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行者。他的思想水平已突破了洋务派思想的体系,他主张商民自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期,我国出现以天赋人权论为基础的民权思想,维新运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权思想的内涵。在维新运动中,维新派人士均认识到民权思想的薄弱和专制制度的重压是中国积弱之因,他们都批判封建主义和封建文化,提出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制。而在议院制度与民主启蒙、平等文化与自由、批判“三纲”等问题上维新派人士则持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吴趼人“恢复旧道德”的政治主张,以孟子的民权思想为核心,同时又兼容了洋务派与改良派的思想及西方的民主科技思想。“恢复旧道德”并不标志吴趼人的消极厌世与思想倒退,而是他探求济世之术、设计建国方略的积极用世思想的体现。“恢复旧道德”的政治主张虽有局限性,在当时也行不通,但它又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应彻底否定。  相似文献   

9.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史学界公认的洋务运动的理论纲领.但是,在一八六一年至一八九八年这段时间内,不仅是洋务派,同时包括早期改良派、顽固派,乃至外国侵略分子,对“中体西用”思想都进行议论和阐述.一八六一年,冯桂芬在他的名著《校邠庐抗议》中首先这样提出:“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继之,薛福成在批驳顽固派攻击向西方学习是“用夷变夏”时指出:“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王韬说:“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郑观应在《盛世危言·西学》中写道:“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这里的“本”“末”就是“体”“用”.一八九八年,后期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中则写道:“新旧兼学,  相似文献   

10.
“变官制”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的主要政治纲领,是戊戌变法的中心问题;戊戌变法中维新、守旧两派的斗争也主要围绕变官制问题进行的。因此,不具体而深入地研究“变官制”问题,就难以正确认识维新派的政治纲领、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区别以及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洋务派与戊戌维新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认为洋务派是改头换面的顽固派,与改良派并无相通之处。这一看法较为偏颇。其实他们在维新运动中的表现可分为三类:一是部分洋务大吏的幕僚或洋务骨干顺应时代潮流前进参加维新运动,成为维新派,如汪康年、蒯光典、胡等。二是一些原洋务派督抚大员同情支持或参与维新变法运动,成为维新派的同路人,如张之洞、陈宝箴等。三是另一部分洋务大变暗中同情维新运动,但不肯公开支持,表面上持观望态度,如李鸿章、盗宣怀、刘坤一等。就整个洋务派而言,他们与维新派之间有矛盾分歧,但同情支持维新运动是其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洋务派和维新派是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影响深远的两大政治派别。洋务派的思想是立足于封建主义文化,酌取某些西方物质文明以维护封建政体,维新派的思想是立足于资本主义文化,师法西学以变政。维新派和洋务派的分歧,开始虽不明显,但伴随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分歧越来越大,并在激烈的辩论中逐渐划清了思想界线。本文试图从下述十大分歧中,说明维新派是在批判洋务派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他们之间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13.
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都是以“求强”为核心的救亡图存运动 ,但洋务派和维新派提出的“求强”有着不同的内涵 ,主要表现在深层目的性、途径方法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与顽固派、改良派围绕“要不要学习西方”和“怎样学习西方”进行了激烈的思想论争,论争及洋务运动的实践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觉醒与社会的进步。此外,洋务派兴办的洋务学堂对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也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 长期以来,史学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早期维新派要求开设议院,实行“君民共治”,就是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以代替封建专制制度。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就笔者所见,1895年之前,在中国还没有一人提出过君主立宪的主张,早期维新派所说的“议院”并非什么君主立宪制度。谨申述理由如下。首先,没有提出制定宪法。近代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度,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妥协的产物。君主立宪者,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力受到宪法限制之谓也。君主立宪,关键在“立宪”二字,“立宪”即制定宪法。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产生于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过程之中。为了取得政治上的民主自由,动员人民参加反封建斗  相似文献   

16.
赵桂兰 《中州学刊》2007,(5):172-174
清朝末年,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工商业立国的经济思想。该思想起源于地主阶级经世派主张改革现行经济结构、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识,在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兴办工商企业的实践以及早期维新派宣扬商政观念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戊戌变法和清廷推行的新政中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7.
康有为作为近代维新派的重要人物和追寻民主的先驱,其民权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康有为的民权思想的确立基础是平等思想和立宪制度,其实现条件是中央设议院和地方自治,其最终归宿是建立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有关鲁迅与佛教、道教、基督教文化关系的课题业已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并出现了一批引人瞩目的研究成果。然而,这只是从几个横截面入手进行“共时性”的研究,至于鲁迅整体的宗教文化观,鲁迅宗教思想的衍变(“历时性”的研究),鲁迅宗教文化思想在他的总体思想体系中的地位等等问题则付之间如。本文试图对上述学术问题进行探讨,与鲁迅研究界展开对话。鲁迅前期宗教文化观留学日本期间,鲁迅通过批判洋务派和改良派的救国方略,提出了“立人”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对宗教文化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思索。鲁迅起初对洋务派和改良派…  相似文献   

19.
李鸿章与早期维新派关系密切.早期维新派的重要人士多为李鸿章招揽的洋务人才,李鸿章对早期维新派人士能够予以信任、重用和帮助.李鸿章有发展工商业与富民的思想,有不断发展的“变法”思想,这是他同情早期维新派的思想基础.李鸿章的这些思想愈到晚年愈见明显,其主张“变”的内容已超出了洋务运动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一些论著中将洋务派与顽固派视为一丘之貉,都是镇压戊戌维新的元凶 的看法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之间存在着递嬗继承的关系。因为洋务运动的对 立面就是顽固派,所以洋务派与顽固派是有区别的。而洋务运动所创办的各项洋务事业,则在思想 上、物质上、人才上、舆论上为戊戌维新起了奠基石的作用。因而维新派与洋务派没有积怨和不可 调和的矛盾,相反,却引为同路人。另一方面,本文还对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进行分析,认为洋务运 动是一次将旧中国引向现代化的早期改革,戊戌变法则是在此基础上将“工艺”转向“政制”的深层 改革。为此,对持戊戌变法的性质为“革命”的观点进行辨析。从戊戌维新的“思想理论”到施政纲 领,根据史实逐次加以论证,得出其性质是“社会改良”而非“社会革命”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