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言是反映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不同国家的语言表现折射出了不同国家的文化特征。从一个国家的语言表达习惯也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特性。从日语的表达形式看,日本人有偏爱使用授受表现的倾向。日语授受表现除了表示物的交付与接受这层意思外,还集中体现了日本人所特有的恩惠意识。授受表现作为日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既反映了日本的传统文化,也反映了日本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范峥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2009,(4):133-137
我们从中国人学习日语的角度出发,结合“视点”这一原本用于心理学和叙事学中的术语,对日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间接命令(要求)句”的句子结构进行分析、归纳。旨在使日语学习者排除母语干涉的影响,轻松愉快地掌握日语中包括“间接命令句”在内的有关“传达”或“转述”表现的技巧。 相似文献
3.
虞建新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12):54-55
日语授受动词不仅数量多,而且用法复杂,因而日语授受动词的用法经常困扰着日语学习者。日语授受动词共有七个,其用法不仅要符合语法,还得符合日本文化。日语的授受动词既可以当作实用动词用又可以当作补助动词用。日语授受动词既有表示敬语的动词又有普通动词,还有表示谦逊的动词。 相似文献
4.
李素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222-224
对事物的着眼点和态度与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观察事物的角度有关。同一种语言,不同的视点和看法通过语言表述时,便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日语是视点敏感的语言,主动句与被动句、移动趋向补助动词てくる与ていく、授受关系句等表达形式体现了话者的立场和倾向。视点与日语语言研究为语言类型学和言语行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日语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视点理论的深入探究,该理论框架下日语表达特点及汉日表达异同研究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张静苑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27-130
日语授受表现与使动态、被动态虽然属于不同的语法范畴,但之间却并非完全孤立。通过实例分析发现,它们在结构、语义和事态认知模式方面存在相似性。不同语法范畴间连续性的研究给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授受表现是日语表达中的一大特色,也是日语教学实践中的一大重点和难点。在「てもらう」「てくれる」「てあげる」的三组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中,不仅要考虑恩惠的移动方向,还要时刻注意到说话者和听话者以及和授受表现中涉及到的第三者的关系,给我们日语学习者和教学工作者带来了不少的困惑。那么如何从认识本源上解读授受表现,不仅对我们的日语教学而且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日本人的语言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利用主观识解的理论对授受表现进行剖析,阐释了日本人在语言表达时对事态采取的情景投入式的事态把握方式。 相似文献
7.
从视点角度看静态存在句中的“着”和“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小娥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87-90
从视点的角度看,静态存在句中的“着”类句反映的是说话人对事物存在状态静态的大纲视点模式,“了”类句反映的是说话人对事物存在状态动态的顺序视点模式。二者所反映的观察方向都是同序的视点模式,但“着”句的视点始终处于句中场景之中;而“了”句的视点首先位于句中场景,然后以回顾性的方向移至与之相对的另一场景,然后再移回到句中场景。 相似文献
8.
王振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22-226
语言的转述表达是语言交际表达中的普遍现象,它是在某种语言行为进行的过程中导入另外行为人的思考或者谈话的语言行为,即将自己或者他人的语言行为转述给第三人的现象。本文以现代语言学的先期成果为研究基础,根据视点原理下的语法分析,以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对日语的观察为依据,找出日语语法和转述表达方式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范峥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133-137
我们从中国人学习日语的角度出发,结合“视点”这一原本用于心理学和叙事学中的术语,对日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间接命令(要求)句”的句子结构进行分析、归纳。旨在使日语学习者排除母语干涉的影响,轻松愉快地掌握日语中包括“间接命令句”在内的有关“传达”或“转述”表现的技巧。 相似文献
10.
视点转换指重组原语信息的表层形式,从与原语不同甚至相反的角度来传达同样的信息,使译文在结构上、语义上做出的相对于原文的调整。视点转换内涵丰富、覆盖面广,可用来解释习惯称为“意译”的许多现象,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研究视点转换对英汉对比、英语教学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谢建奎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Z2)
英文的理解和翻译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把握文章的全部含义实属不易 ,其中尤以文学作品为甚。本文从多个视点 ,即从词义、搭配、修辞、句内衔接、段落结构、作者意图等角度 ,通过对“land a large order”的理解和翻译过程的剖析 ,试图说明这一过程的复杂性 ,以引起大家对多视点、全方位理解篇章重要性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54-57
《百年孤独》在叙事方面,最为人们称道也最具开拓性的地方,就是超时间叙事视点的运用。具体做法有四:运用循环叙述或回环式叙述;在叙事过程中不时插入对未来事件或以往事件的叙述、交代;用一个叙事单位(一句话或一个自然段落)叙述、交代一个较长时间段发生的事件;运用叠加叙事。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之所以运用超时间叙事视点,既有内容表达方面的考虑,也有审美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13.
胡环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24-128
日语中的授受表现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一大难点,其中尤以动作授受表现中的「~てあげる」最为复杂,稍不注意就会给对方造成失礼的感觉。在实际运用中,日语学习者经常误用进而有意避开。究其原因是因为对授受动词的指向性、说话人的发话立场、授受表现所隐含的恩惠意识、内外有别观念等不能充分理解和正确运用。应该在掌握授受表现语法规则的同时,挖掘语言深处隐含的日本文化及日本民族的心理特征,培养活用基于谈话场景、人际关系的各种待遇表现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日语中,同一事件从不同立场和角度去描述被称为语态。日语中最常用的语态表现有被动态和使役态。在授受补助动词句中,特别是てもらう句,除了从结构和意义上表达欲求与接受的意思之外,还可以从其描述的角度和立场考察它所具有的语态特征,特别是与被动态和使役态的关联性。てもらう句与使役句使役性相通,但是存在谦让使役和尊大使役的差别,恩惠性互补。てもらう句与被动句被动性相通,但是存在受益被动和受害被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在日语中,同一事件从不同立场和角度去描述被称为语态。日语中最常用的语态表现有被动态和使役态。在授受补助动词句中,特别是“てもいぅ”句,除了从结构和意义上表达“欲求”与“接受”的意思之外,还可以从其描述的角度和立场考察它所具有的语态特征,特别是与被动态和使役态的关联性。“てもりぅ”句与使役句“使役性”相通,但是存在“谦让使役’’和“尊大使役”的差别,恩惠性互补。“てもるり”句与被动句“被动性”相通,但是存在“受益被动”和“受害被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廖玉婷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6):90-92
徐渭的本色论不仅仅是指戏曲语言要通俗易懂,而且还在前人本色论的基础上又有所突破。徐渭在其本色论中,指出了戏曲的创作必须以观众为中心,使"奴、童、妇、女"都能接受,并且要摆脱迂腐式的说教,还原戏曲本色,注重戏曲的审美功能即"感发人心"。徐渭的本色论推动了明朝戏曲的创作和戏曲理论的成熟,汤显祖的唯情论和王骥德的戏曲理论都是在其本色论影响下的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杨果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5):92-98
从“张力(Tension)”在中西诗学史上的演变来看,中西方学者都习惯于使用“对立统一”对这一概念进行描述,然而表面相同的论述背后实际上隐藏着诗学视点的差异:西方学者多从“对立”出发看待“张力”范畴,始终强调异质因素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而中国学者对“张力”的理解则大致建基于“统一”视点,即更多关注构成张力的异质因素间的辩证统一所生发的文学作品的“整体感”。这一隐藏着的诗学视点的对立,一方面解释了“张力”范畴在中西方的不同发展取向,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张力”在当今中西学界判然有别的理论关注度:西方学者大多认同“张力”的理论阐释已由“新批评派”完成,从而将其作为一个习以为常的概念大量运用于文艺批评的实践之中;而中国学者则在“张力”理论的广度与深度方面继续做出新的探讨。综观其在中西诗学史上的具体演变及当代运用,张力范畴应当存在以下必要规限:首先,概念的不可分割性;其次,张力具有其适用范围并与文本紧张、主体心理紧张密切相连:最后.张力的理论探讨需落实到具体的文艺批评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9.
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学>为翻译视点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得体的视点转移发生在关系结构的两个端点之间.如果超出结构边界,译文就难免偏离原文"A/r(S)/B"的语义关系结构.在本研究中,"A"被设为表述项,一个显现概念,"B"被设为被感知项,一个隐性概念,"r"是连接"A"和"B"两个端点的语义关系轴.翻译视点超越了这两个端点,译文就不可避免地会偏离原文视阈.一旦"A1"成为翻译焦点,"B1"随时可以取代"A1"成为的新表述视点"A2",原文"A1"转化为译文的隐性感知项"B2".这种情况下,采取翻译视点转移可以最终达到视阈融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冯广艺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
本文认为应将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以“人”为核心开展文化语言学研究。宏观上要从文化特质看语言特质,从文化观念变异看语言变异,从文化心态看言语表达方式,从文化交往看语言的借贷;微观上要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揭示文化特征或通过具体文化现象说明语言特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