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假声漫话     
<正> 假声,歌唱生理学称为声带边缘振动发出的声音。作为艺术嗓音的一部分,中外声乐界对假声的研究由来已久。值得玩味的是,这个课题常议常新,越议越深,正所谓“经日月而多变,传万人而常新。”为了推动假声研究的发展,对这个问题进行回顾、归纳与总结,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民族声乐成就辉煌 民族声乐博大精深,对假声的运用极为广泛且深有造旨。有的同志认为,民族传统唱法以真声为主,假声没有研究的价值。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我国早期的声乐论著。如芝庵的《唱论》、魏良辅的《曲律》、王骥德的《乐府传声》、李焕的《一家言·演习部》等,主要是总结了我国声乐艺术在真声(或称“大嗓”), 假声(或称“小嗓”),真假声交替使用等三种不同音色变化方面的研究。就假声本身而论,共有三种运用形式。  相似文献   

2.
健全的嗓子都有两种机能,一是发出真声,真嗓子的机能;一是发出假声,假嗓子的机能。好的歌唱都是两种机能良好结合的结果。本文主要论证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声乐训练中正确理解“美声”和“民族”这两种唱法的概念、特点及风格是十分重要的。“美声”发声自如,声区统一,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读字清真,讲究连音技巧,善于控制音量,注重声音的穿透力,要求高位置共鸣、良好的歌唱呼吸和相对稳定的喉位。民族新唱法在继承优秀的民族演唱传统基础上,从声乐训练上大胆向美声唱法学习,注意真假声结合的混声唱法的运用,同时也注意到真声色彩的发挥,充分发挥各腔体的共鸣效果,追求高位置共鸣和正确的呼吸支持,咬字清晰,发声圆润通畅,明亮悦耳,民族风格强,而且扩展了音域,声音的可塑性强,演唱的路子宽,还能演唱外国艺术歌曲和歌剧选段。在实际训练中,这两种唱法应互相汲取。  相似文献   

4.
对于女声来说,最富表现力的美妙声音是真假混合的声音.训练的基本方法是在中声区用中等音量、下行音阶、假声位里往下带真声的感觉来训练,逐步消灭换声点的痕迹,再把音域向高低两边扩展.扩展音域的时候,高音处多加假声感觉,低音处适当多加真声感觉,使得女声高音不挤,低音不虚,根据作品表现的需要合理搭配,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5.
中国歌曲历史悠久,但中国歌坛“美声、民族、通俗”三种歌唱方法的划分,初始于20世纪的80年代初。此“三种唱法”各具特点,且相互交叉与交融。高校艺术学院的音乐教育应要求教师在声乐施教中,不仅做到不故步自封,更要引导学生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融多种唱法干一体,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才能培养出脱颖而出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声乐训练中,不能只强调打开喉咙而忽视打开口腔,打开口腔是打开喉咙的前提.而人的真声和假声两种发声机能在年龄阶段上表现有差异,其两者之间的过渡在美声唱法中的换气要求是无痕迹的过渡.  相似文献   

7.
民族声乐事业只有在继承民族传统唱法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外声乐的经验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结合民族声乐及国外声乐的特点,探讨气、字、声结合所要注意的问题,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且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这决定了我国民族唱法风格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今天的民族歌坛却出现了“千人一声”的演唱局面。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其原因及解决办法,旨在为我国民族歌坛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我们使用的发声训练方法是“假声位置真声唱法”。经过试验,我们认为它有利于民族声乐的发展,于是,我们不仅在教学中采用了它,还提出了建立科研组的申请。在省委和校、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八二年九月成立了“假声位置真声唱法”科研组。 当我们以发展民族声乐为题,求教于赵沨同志时,他讲了下面一段话:“周总理生前说  相似文献   

10.
当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设立了四种唱法,分别为原生态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这四种唱法的命名个体不够恰切,总体不够协调。为了进行恰切的命名,从民族音乐学和艺术学视角入手,统一以演唱的歌曲体裁风格(地域风格、民族风格、时代风格)为前提,将其分别命名为:中华土风唱法、欧洲古典唱法、当代国风唱法和当代流行唱法。  相似文献   

11.
民族唱法及其声音的特点是以真声为主,以清晰、甜美、明亮见长。在民族声乐中,男高音歌唱训练是一个综合过程,其中头腔歌唱支点、头腔共鸣、歌唱声音的方向和气息的流动是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赣南采茶戏多声思维的运用,在保持五声性民族调式风格的前提下,以空泛音程为主,从最初即兴的、自然的,逐渐发展到有意识的、多样化的,声部间搭配日益丰富、娴熟,表现在3个方面:运用和声手法和复调手法的唱腔旋律、管弦乐与打击乐多声配合的乐器伴奏以及唱腔旋律与打击乐和弦乐之间的多 声配合.这说明赣南采茶戏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广泛吸收西方的、现代的多声音乐思想,不断充实发展从而逐步完善成熟.  相似文献   

13.
“大本嗓”如何改变为“混合声”季玲有些已经变过声的女学生,仍用真声唱歌。这种唱法,大都在中声区或更低一些的声区,很少用头产区的声音,效果一般比较低而粗重,我们通称它为“大本嗓”。充分利用呼吸和共鸣腔体的作用,把头声区,中声区和胸声区融合贯通起来,从而...  相似文献   

14.
陈云燕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9):76-77,119
以跨界演唱这一声乐艺术领域出现的新型演唱形式为视角,把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对两者在技术、风格、审美等方面的相互借鉴与融合进行了研究,认为两种唱法在呼吸技巧上都要求深呼吸,强调声音要来自深沉饱满的气息;在共鸣技术上,民族唱法借鉴了美声唱法中混合共鸣的技巧,依照作品的需要适当使用整体共鸣法;在咬字吐词技巧上,把西洋的发声方法和中国传统的咬字行腔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达到字声结合、字正腔圆的演唱要求。在演唱风格上,融合了美声唱法注重声音技巧、内在含蓄和民族唱法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特点。在审美上,两种唱法朝着文化多元、艺术多元、演唱方式方法多元的欣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蒙克琪琪格用包融唱法演唱了30余首抒情歌曲,赢得广大听众的热烈赞赏。对于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及通俗唱法,琪琪格是"样样通又样样精,她在声乐艺术领域闯出来的成功之路,值得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的学员们学习和借鉴。为了顺利发展、快速进步,琪琪格应当向杨魏玲花、德德玛等歌唱家学习,"广拜师,精学艺,缓称后。  相似文献   

16.
要掌握我国民族声乐男声的高音唱法,必须掌握好气深、点低、声假、腔细、位高、心坚诸方面的要求,并在演唱中反复实践,掌握高音的发声规律。  相似文献   

17.
豫剧二本腔唱法,传统上多见于豫东调声腔中,声高音细,具有粗犷奔放、挺拔高亢之特点.板式变化丰富多彩,旋律曲调质朴明朗,昔日深受广大听众、观众的喜爱.它的唱法是根据生理学、解剖学中声带"弛振"原理,把咽壁调节成特殊的状态发出的一种纯假声声音,富有穿透力和表现力.豫剧"二本腔"的唱法,是一条解决男声唱腔中高音问题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各民族五千年交融发展中,民族声乐艺术有着独特的东方神韵和中华民族鲜活的风格。民族唱法在广义上讲包括:戏曲、曲艺、民歌和歌剧四个部分。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逐步形成了中国民族新唱法,其中包括民歌和歌剧。民族唱法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嗓音甜脆清亮为特征,行腔韵味为特色,情、声、字、腔融为一体。并伴有一定程度的形体表演的一种演唱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求同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中国歌坛已经形成了美声、民族、流行三种唱法鼎立的局面。意大利美声唱法科学的发声方法和系统的声乐理论对中国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因对美声唱法的尊崇,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吸收美声唱法的成份较多,在演唱上逐渐淡化了应有的中国特色。因此,在借鉴美声唱法长处的同时,应该求同存异,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  相似文献   

20.
重庆方言的声调系统中包含嘎裂声、假声或张声等特殊声调现象,这是过去未曾发现的。嘎裂声主要分布在去声调中,这种现象与元音高低和性别等有密切关系,是读低调的去声调的伴随特征。假声或张声是高升阴平调的重要特征,从调形格局演变的角度来看,假声或张声也有可能发展成高升阴平调的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