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际教育学研究大会在我校召开国际教育学研究大会暨第四次日本国际教育学会年会于1993年12月16—18日在我校举行。大会由日本国际教育学会与苏州大学联合举办。参加会议的近200位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分别来自日本、美国、南非、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以及...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和日本的?比较教育学研究?在2002~2011年十年间所刊载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从研究的主题、方法、地域三个维度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分析探讨中日比较教育研究在过去十年间研究旨趣和学术焦点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日本文部省为了控制非常时期中的学术思想,于1936年9月制訂了日本諸学振兴委員会章程。根据这一章程的規定,于1937年11月成立了教育学会,并举行了第一次会议。接着在1940年10月间举行了第二次发表研究成果的大会。当时,广島大学、东京大学、庆应大学以及其它大学的教育学工作者因嫌該学会的課題、研究方法、研究成果过于片面和单調,并为开辟更能自由进行研究和发表成果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叶,借鉴外国教育经验的迫切要求使得日本比较教育学科初步形成并快速发展,在欧美比较教育影响下进入了比较教育“因素分析”发展时期。著名比较教育学家樋口长市是这一时期日本比较教育研究的典型代表,他阐释了比较教育的学科性质、学科目的、学科功能、研究方法等学科基本理论问题,揭示了比较教育研究有利于清晰认识本国教育的学科功能,大力倡导对外国教育特质进行研究,发展了比较教育因素分析方法,开启了比较教育问题研究范式,拓展了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引领日本比较教育学走上了系统化发展的道路。樋口长市的比较教育思想在世界比较教育研究中植入了东方文化视角,对日本乃至世界比较教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一)大会主题:智能创造,迎接未来Intelligence Creation, Welcome Future(二)大会时间:2019年7月5-7日(三)大会地点:重庆(四)大会规模:500人(五)大会网站:http://www.ACAIT.cn(六)大会组织主办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单位:重庆理工大学协办单位:日本人工智能学会、韩国智能系统学会、韩国信息科学与工程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重庆两江人工智能学院  相似文献   

6.
深大学人     
张宝泉研究员 深圳大学副校长,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1949年8月生,辽宁锦州人。 1968年参加工作,197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后留校工作。1983-1985年由教育部公 派赴日本留学,在日本文部省所属的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从事各国高等教育管理比较研究。19 86年在中央教育行政学院高级研究班学习。1992年调入深圳大学。1987年评为副研究员,19 98年晋升为研究员。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中国产学研学会理事等。主要从事比较高等教育学研究。曾担任一些省部级课题负责人。主要著作有:《美苏英德法 高等学校管理比较》、《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7.
1961年5月6日,在伦敦举行了为时三天的比较教育大会,应邀参加的有来自11个欧洲国家和北美和日本等地的60余人。在会议閉幕期間,成立了一个新的教育研究学会。在出席这次大会的成員中,有联合国文教组织巴黎总部的弗尼格(L.Fernig),联合国文教组织所属汉堡教育研究所的罗宾逊博士(S.Robinsohn),日內瓦国际教育局的罗賽洛博士(P.Rosselló),以及此較教育学会总部設于美国的主席卡兹博士(J.Katz)和副主席梅尔博士(G.Male)。  相似文献   

8.
杨先昌、廖可珍、施志毅合著的《化学教育学》一书,今年2月已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第一部化学教育学理论专著,是学科教育学研究领域的一项最新成果。 学科教育学,是以各基础学科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在宏观的教育基本理论和微观的各学科教学法之间,开辟了“中观研究”的新层次。建立和发展学科教育学,是教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在国外,日本和苏联率先起步,七十年代苏联出版的斯托利亚尔的《数学教育学》颇具特色。在国内,学科教育学的研究近几年才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学科互涉这个独特的视角入手来研究创业教育理念,分析创业教育理念的变迁历程,明晰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创新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异同,对我国创业教育进行反思,从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深入分析创业教育,最后阐述创业教育理念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日本蒙古学会于1982年5月22日在早稻田大学(东京)举行了“昭和57年度春季大会”。会上,蒙古人民共和国驻日大使馆桑达胡作了题为《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与经济》的讲演;日本庆应大学的中村孚美作了题为《从社会人类学看蒙古研究诸问题》的讲演。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出于殖民统治的需要,以东北朝鲜族为"日本国臣民"为由,对东北境内的朝鲜族教育进行全面的统制,推行以同化教育、实业教育、军事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殖民主义奴化教育政策。对此,广大朝鲜族人民通过私塾教育、罢课、学生团体活动等渠道,抵抗日帝殖民主义教育,使民族教育得以延绵不辍。  相似文献   

12.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当今谈论的热点,大学生素质教育更是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概念入手,论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制约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因素,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主题]和[主语]这两个词,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很多讲授者在回答这两个词的区分问题时,都会以「は」和「が」的区分作为分析的论点。「は」是表示主题,而「が」则表示主语。表面上看已经解决了关于主题和主语的区分,但实不则然。本文将从汉日互译的角度出发,基于「は」和「が」的基本含义之上,分析[主题]和[主语]的汉日对照。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研究立足于他者视阈下的中国农村研究,整理了1965—2019年间日本文部科学省关于中国农村研究立项课题。统计发现,该领域日益受到日本学者的关注,并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机构与学术群体,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日本学者中国农村研究经历了起步阶段、探索阶段、茁壮成长阶段、多元发展阶段的演进趋势,呈现了多领域研究与学科交叉融合、稳固的研究机构与学者、中日学者合作与交流、密切关注中国农村发展等学术特征。总体而言,日本中国农村研究依旧处于活跃状态,系统整理与译介述评日本学界对中国农村研究的史料信息等是具有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日本道德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研究至少蕴含三个特点:第一,它是从现代化角度研究道德教育;第二,它是从道德教育角度研究现代化;第三,它是对日本的一种个案考察。而研究日本道德教育与现代化关系的意义或价值也就蕴含在这三个特点之中。首先,从现代化角度研究道德教育,有助于改变传统道德教育研究中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存在的严重不足,有利于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被更多地被引入道德教育研究领域,更主要的是可以给道德教育研究提供多学科整合的基础与焦点,使道德教育研究在新的融通与整合中产生质的飞跃。其次,从道德教育角度研究现代化,有助于获得对教育作用于现代化的方式及性质的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再次,对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日本道德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进行考察,便于我们透过其特殊性获得某些关于道德教育与现代化关系的普遍性认识。  相似文献   

16.
基于少子高龄化的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历经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与演变。然而,近年日趋加剧的人口少子高龄化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许多问题与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日本少子高龄化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其次评价了日本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措施以及面临的新问题,最后对人口少子高龄化的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并对今后中国的改革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1902年吴汝纶赴日本考察教育,写成《东游丛录》一书,为清末新学制的建立提供了蓝本。访日期间,他关心中国留日学生并且主张聘请日本教习。吴汝纶在教育方面的努力为中国教育近代化做出了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比较是教育学的国际维度,其特殊内涵和功能标示着比较教育学学科的价值和身份,对比较的"解蔽"就是对身份的证明.发掘比较教育学手言的价值内涵、独特的学科功能和作用对探讨比较教育学身份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高等教育财政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高等教育财政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改革呈现出两个显著特征——市场化、国际化。透过日本高等教育财政制度改革,我们可以了解日本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主课题,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该课题对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财政制度改革和资源配置重点的转移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受其发展的影响,在规模和研究力度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文章基于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现状的分析,着重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产生的背景、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研究对象和领域等基本问题,旨在促进学科建设,并探索这门学科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