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同义变换分析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言语形式(语音、词语、句子、句组和篇章)之间可能存在的变换关系进行修辞个案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以晋代志怪名著<搜神记>为研究对象,拟从同义变换的基本类型探讨<搜神记>同义修辞的内部规律.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两部志怪小说《搜神记》与《搜神后记》受道教思想的濡染,都记述了许多关于神仙题材的故事,《搜神后记》在承袭《搜神记》神仙故事模式的基础上,除了少数相类的故事之外,还增加了对神仙异境的具体描绘,视角从虚幻崇高的神性上稍稍移开,更多观照人性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神仙故事向着世俗化、人...  相似文献   

3.
《搜神后记》旧题十卷本 ,陶潜作。明代此书重新出现时 ,却存在一卷本和十卷本两个版本系列 ,一卷本不见于目录书 ,其原因是一卷本其实相当于十卷本的第一卷。在考察《搜神后记》的作者时 ,两个版本系列的区分开来是一个关键问题。从书中出现的年号 ,唐人类书的引用 ,以及书中所反映出来的作者的思想 ,可以确定一卷本确为陶渊明所作 ,而十卷本则是后人撰辑的  相似文献   

4.
谶纬思想产生于战国,流行于两汉.其来源于神仙方术思想,在西汉董仲舒的祥瑞灾异和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下,成为西汉后期和东汉前期统治者的主要思想.干宝的《搜神记》较全面地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的思想领域,谶纬思想在《搜神记》中也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故事得到展现.  相似文献   

5.
《搜神记》总共有 32个介词 ,本文从中选取了几个进行了穷尽性的研究和解释。《搜神记》中的介词绝大部分继承于先秦两汉 ,也有个别新出现的。该书中介词用法方面的变化 ,真实反映了魏晋时期语言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干宝<搜神记>的成书年代,学术界一直有争议.有学者依据唐许嵩<建康实录>的记载,确定<搜神记>成书于晋成帝成康二年.考<晋书>干宝等人传记及有关文献记载可以推定,<搜神记>始作于晋元帝建武元年,成书于晋穆帝永和初年.  相似文献   

7.
魏荣 《南都学坛》2009,29(1):43-46
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搜神记》在写作上采用了韵散相间的叙述方式,其中的韵文可分为:谣谚;预言、卜辞和隐语;诗歌。分言之,谣谚的征引使小说既保留了民间传说固有的风调,又使作品的思想得以升华;预言、卜辞和隐语的使用,来源于国人原始信仰的积淀,在小说中作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反映了其时的社会文化心理;作品中还有一些赋诗、引诗的情况,这种承自上古文学传统的表达方式,提高了小说的文体地位,增强了小说的鉴赏性。概言之,韵散相间的写作方式具有深刻的文体意义,为后世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搜神记>是东晋思想家、史学家干宝的心血之作.他以史官的身份记录鬼神故事,在汉儒的天人感应思想影响下,于神秘莫测的鬼神世界的描绘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儒家"孝"、"德"、"仁"、"礼"等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9.
作为成熟较早的叙事文体,史传对志怪小说《搜神记》有着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史传的实录精神对干宝辑录《搜神记》的态度影响较大。实录精神不仅体现在干宝对材料的处理上,还在于他采用了史传常用的全知视角。其次,史官“究天人之际”的创作目标也对《搜神记》影响较大。干宝不仅仅对神异的事件进行记录,而是立足于现实,力图解释这些事件与历史兴废的关联,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再次,史家“惩恶扬善”的道德观念也对《搜神记》有着影响。最后,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干预、语言简洁等史传叙事笔法也对《搜神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搜神记》中保存了大量晋代的常用词汇,出现了一批反映当时口语的新词新义,是当时语言面貌的重现,对语言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搜神记》中“平”、“差动”、“解”、“考”这些“字面普通而义别”的词语,对中古汉语的研究和辞书的编纂修订工作会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搜神记》的主要内容是"集古今神祗灵异人物变化",这些内容包含了中国古代丰富的巫术文化。在巫术活动中要使用一定的工具作为一种沟通人神的媒介,这种工具一般被称为巫术灵物,也叫巫术实物。大多数灵物是被用于驱鬼辟邪由此而体现了深邃的文化意蕴。《搜神记》中所记录的神鬼巫术故事中运用最多的巫术实物是植物和动物。这些作为巫术实物的动植物体现着中国早期人类在认识自然过程中所凝结的文化蕴涵,也反映出中国早期人类的宗教思想。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与文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特殊的文化本性。从教育内容上看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 ;从教育的主客体属性及其运作过程看 ,它主要是文化原理的运作 ,是一个文化过程 ;从其作为社会统治和控制手段看 ,它是一种人文力。这种文化本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文化的逻辑 ,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一是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抵御西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二是要严格按照教育目的进行文化选择 ,三是要提高教育者的文化素质 ,强化文化选择 ,四是要加强亚文化建设 ,引导受教育者的文化选择。这既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而且达到了文化价值的展现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活力,在观念、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塑造企业文化的灵魂。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在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党组织的领导与协调,以文化为依托,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与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个民族总是要与其他民族发生联系、与外来文化接触,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自然要在这种文化接触中受到影响,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彼此借用对方的一些词语,这种词语借用现象就是一种广泛的语言—文化现象。语言中的词语借用是制度文化交流、物质文化交流、心理文化交流等的记录,我们可以从词语的借用中看到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国人期盼多年的盛世,本文立足新的时代背景从申办奥运会到举办奥运会的历程,从人文奥运的角度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旨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高远性与实效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地区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为地方戏曲的诞生与繁荣提供了适宜的气候与土壤。而同一时期的文化环境便如同催化剂一样,催生地方戏曲从嫩芽破土到茁壮成长,本文仅从文化艺术背景在土家族地区地方戏曲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是其作为一种文化品类所具有并发挥的作用力,是社会文化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立足于人的本质及整体,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启发人们对生活意义的反思和整合文化场力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之力、精神生产之力和意志创造之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的功能发挥是社会发展和实现党的“三个代表”思想的客观要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功能,可以更好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性质和培养人的主体性人格的根本目的,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培育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及面向世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原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普遍规律的认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活动客观进行的重要保证。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更加复杂。据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应遵循方向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规律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等,以客观反映和准确调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传统、风土人情、道德观念、历史地理和专业知识五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背景知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针对词、句的翻译,举例说明文化背景知识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