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现代城市建设与文化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现代城市之魂 ,也是城市现代化的思想保证 ,文化对于城市的升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武汉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的名城 ,且具有区域特色和个性品格。但武汉城市文化意识的薄弱却阻碍了城市现代化的步伐 ,打造武汉文化品牌 ,弘扬武汉城市文化特色 ,是推动武汉的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武汉城市个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城市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形象力的竞争。探讨城市个性,明确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强调城市品牌,彰显城市魅力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研究及相关领域关注的主要话题。关于武汉的城市形象(个性定位),众说纷纭。文章从武汉三镇的自然条件、武汉城市的起源、发展和繁兴过程以及江湖形成的码头文化造就的武汉人的人文品性(精神)等几个方面探询武汉的城市个性;通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武汉坐拥两江,怀抱百湖,最具特色的要素是水;武汉的个性定位即武汉城市形象可概括为江湖水城。  相似文献   

3.
城市景观是城市特色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武汉新区的景观设计需要遵循如下基本原则:一是顺应和保护自然环境;二是保持城市景观的连续性,保护老城区的整体空阃环境;三是充分展现传统文化资源;四是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五是辩证看待特色文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六是体现社会公平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要提升城市的品位,关键在于把握城市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关系。保护城市的文化遗迹,凸现城市的文化特色,挖掘城市的地域特点,凸现城市的地域风格,重视城市标志性建筑,精心刻画城市形象是打造气韵生动、个性鲜明的现代城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汉口商业文化探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汉口商业文化最本质的原因是地理位置。汉口处两江交汇之地又兼为九州之腹心,九省之通衢,其地利条件是商业和商业文化发达的客观基础。汉口城市的繁荣还离不开历史机遇和主观动力,这尤其表现在汉口开埠使西方商业文化渗入,传统的商业格局开始解体,从而为武汉城市的近代化提供了历史的机遇;而张之洞对武汉的打造则为近代汉口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和转型提供了主观的动力。由于汉口城市的商业特性和移民特性,本土文化、异地文化和西洋文化熔铸于一炉,汉口商业文化呈现出五方杂处,华洋纷呈的特色。这种“大杂处”,形成了汉口对异质文化开放和包容的城市性格,使汉口城市在近代化的转型中较少有传统的羁绊,易于接受新事物,并能随新而变,与时俱进,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东洋之芝加哥”。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城市个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国内主要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总结了城市发展创意产业应注重城市个性的发掘,进而针对成都市的城市个性,提出了成都市发展创意产业应注重成都的历史文化以及道家文化,发展具有成都特色的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7.
从神鸟文化、最市民化的城市、码头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武汉城市文化个性。武汉城市文化个性有浪漫的文化基因,其城市文化个性中的积极方面表现为广泛吸收、兼容并蓄,有接纳外来文化的气魄和气度;武汉人生活真实自然,有亲和力,不矫情虚伪;码头文化的流动性使武汉及城市文化多元荟萃,富有开放性,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和异质文化。武汉城市文化个性中的消极方面表现为追求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的眼光,敢于创新却缺乏持久的恒心;缺乏厚重感,显得肤浅浮泛;小市民气、市井之气不同程度存在。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新世纪以来,黄石地区的地域文化发展迅速,其鲜明的地域性、时代性特色不断显现。矿冶文化资源的挖掘与青铜文化之乡的定位,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热潮的兴起以及现代广场文化的大力推广,大大推动了黄石的城市发展步伐,它们具有极强的社会价值与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化强市是武汉市历经艰辛探索后提出来的城市定位,是武汉转型升级的方向所指。武汉建成文化强市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文化氛围、发达的文化产业、强势的文化品牌等基础条件。武汉建设文化强市的重点任务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考虑:践行"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武汉精神,率先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示范区;保障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率先建成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率先建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强城市文化形象的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推动城市文化的传播,建成具有全国影响的文化信息传播基地;实施文化名家工程,大力构筑文化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10.
城市形象定位是对城市的核心文脉和资源进行挖掘和考证,彰显具有本地基础和特色的文化特质与个性,其影响要素有城市区位和城市群、城市资源和经济发展、城市历史文脉和文化底蕴等。建设文化强市,提升城市“软实力”,须注重文化力的开发,主要策略是科学把握城市形象定位的基本原则,强化城市理念识别;加强城市公民意识培育,弘扬城市精神;营造城市文化环境,注重城市形象传播。  相似文献   

11.
武汉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为世界各地人们的交流创造了广阔空间,文化是其交流的轴心。武汉独具特色旅游文化遗产禀赋有:通衢之地的商业文化、鄂楚特色的餐饮文化、楚风汉韵的娱乐文化等。应运用文化有效价值报酬递增规律,合理配置旅游业中的荆楚文化资源;注重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旅游消费主客体品位,带动文化遗产传承和相关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武汉码头文化现代转型的意义指向,应以开放与革新为主旋律,以融合与提升为方向标,实现从传统的小码头文化向现代大码头文化的转型.促进文化内涵的变革性提升和重塑式新构.传统武汉码头文化是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彼此融合的产物,既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本土荆楚文化的特质,又烙印着近代西洋文化的痕迹,形成了以开放、包容、灵变、趋新为主要特征的文化个性.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武汉大码头文化体系,成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为此,应在厘清武汉码头文化历史源流的基础上,科学理性地认识武汉码头文化现代转型的发展趋势,遵循文化创新的客观规律,进一步强化符合社会转型要求的大开放观念和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革新理念,将构建武汉大码头文化融入全民创业活动之中,融入文化产业发展之中,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要提升城市的品位,关键在于把握城市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关系。保护城市的文化遗迹,凸现城市的文化特色,挖掘城市的地域特点,凸现城市的地域风格,重视城市标志性建筑,精心刻画城市形象是打造气韵生动、个性鲜明的现代城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分析,结合湖南地理形态特征,提出了以山水文化营造湖南城市特色的新思路;对当前城市特色丧失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立足湖南本土,提出了构建湖南山水文化特色景观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武汉环城游憩带(ReBAM)乡俗产品的开发,一方面要深度拓展乡村休闲游产品体系,另外一方面要强化与城市圈内其他城市之间的乡村旅游联动开发,着眼于在武汉城市圈旅游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从更高层次定位产品分类,坚持差异化发展,以确保产品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同时,不断充实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包装升级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文化附加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建设进入了文化自觉时代,打造独具个性的城市文化成为许多城市的追求目标。城市文化的内涵,城市特色文化的决定因素,城市外观、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外观的设计方向,这些问题实际上是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中的核心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自然与人文资源的综合表现,是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优良个性特征,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其实际意义越来越超出文化审美范畴,成为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空间则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空间的角度研究武汉城市特色的演变进程,重点考察分析当代武汉城市空间布局,探讨如何培育当代武汉城市空间特色。  相似文献   

18.
汉江历来与长江并称,是中国的千古名川。它不仅是沟通川北、陕南、湖北、豫南的水路通道和连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经济文化纽带,还孕育了流域内武汉、江陵、钟祥、随州、南阳、襄樊、安康、汉中等8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汉江龙口的城市武汉,更是从古到今受到汉江的深远影响:城市起源邻近汉江;城市名称来自于汉江;三镇鼎立的格局是汉江与长江的共同杰作;汉商、汉派文化的性格,也都带有汉江文化的深深烙印;未来城市与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汉江。  相似文献   

19.
论"和而不同"城市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大格局中,我国的城市形象怎样才能既保持传统、展现鲜明的民族个性,又保持与时俱进、蓬勃向上的时代生机,这是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城市的主体形象是建筑,城市的特色主要表现为城市建筑的特色,城市建筑的特色则决定于建筑文化。因此,要使我们的城市形象做到"和而不同",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建筑文化的民族化与国际化、传统与现代、城市与地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新兴工业化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武汉发展现代制造业的路径和策略。武汉作为老工业基地,在现代制造业从全球向中国转移、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的大背景下,应努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利用外资和内资,优化布局,发展特色工业园区,进一步扩大开放,争取早日成为全国现代制造业的中心,并为其他老工业城市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