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更是高师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教学能力的内涵和构成着手,通过透视当前师范生教学能力存在的诸多问题,探析高师学生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吾尚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5)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现行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是建国初期照搬前苏联教育模式形成的.面对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课程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新的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在培养目标上应进行重新定位;在课程内容上应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以音乐审美类课程为统领,以音乐表现类课程为载体,以音乐创造、音乐文化类课程为两翼,以音乐教育为基础"的互相关联的课程内容体邋系;在课程实施方式上应做到"三个结合":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相关课、相辅课、相交课相结合,课堂实践、艺术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遵从"三个统一":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和音乐教育规律的普遍性的统一,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统一,多元化音乐教育与中国音乐教育的统一;在课程评价方面,评价内容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评价主体向互动化方向发展,评价方法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评价手段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樊晓仑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6(2):79-80
通过对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 ,分析各师范院校成功经验 ,发现只要依据高师培养目标 ,构建合理课程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环节 ,建立科学、严格考评制度 ,就能更好地解决高师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从而体现面向 2 1世纪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4.
论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波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25(4):119-122
人文精神对师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等师范院校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并通过人文素质课程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 相似文献
5.
王建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55-257
声乐演唱技法课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现行的“一对一”单独授课方式,带有较为浓厚的家庭作坊和旧科班式的技艺教习色彩,极易导致所谓的“学派之争”、“门户之见”。近年来,个别高等师范院校尝试以小组课、集体课的形式进行声乐教学,授课方式虽有所变化,但实质性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却并无多大改变,乃至常常出现集体课数名... 相似文献
6.
武绍宏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4):192-193,196
在教育教学中,提升高职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希望能够对相关的教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邱鑫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1)
从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如何加强对高师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并对其所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和指出了改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等师范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及培养模式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饴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2):84-88
高等师范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自国家1995年《教师资格条例》颁布以来,虽在全国有关高校一度出现好的势头,但很快被我国高校扩招的形势冲淡了,目前情况令人担忧。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从宏观上构建高等师范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应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5):202-204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各行各业实用型职业技术性人才的过程中,应大力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以解决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化和人才需求多样化的矛盾.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在教学环节中应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黄丹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根据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分析了当前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重点应从注意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即“三基”)过渡到在传授“三基”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自身体锻能力、组织指导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和课外文体活动能力上的改革意见. 相似文献
11.
曹晓燕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06-108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和后现代思潮影响下,作为文化体系的声乐艺术,获得了新的视野和广阔前景。声乐艺术教育的文化转向已经不是单一的,它是人类历史的必然。高师声乐教学既不能失去开放性,也不能失去民族性。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语境下,认识和反思当前声乐教学的局限性,建立多元文化音乐形态的声乐教学方法和内容、多元的声音概念。 相似文献
12.
刘晓敏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0)
声乐教学,要重视解决声音的概念,歌唱技能,同时更要重视学生在歌唱中的心理因素,歌唱的成功与否,与歌唱者的心理素质是直接相关的。因此,本文认为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歌唱的执著爱好和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重视培养学生丰富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田丁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74-76
在学好声乐的诸多因素中,自我意识的培养是其重要因素之一。自我意识的应用,在声乐的学习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歌唱时的感觉、情绪、情感和意志,对自我意识都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学习声乐的开始,就是自我意识培养的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应该是其应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钟敏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2):89-91
感知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开端。在任何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一切认识过程都必须从感知开始。在声乐艺术中也毫无例外,感知是掌握声乐技能和技巧的基础,是声乐学习者所有知识的源泉。各种感知觉能力的培养,是掌握各种声乐技能技巧的重要心理因素,也是声乐艺术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刘文武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2):48-49
分析了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的重要作用,指出音乐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独特方式,是开发大学生智力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手段,是提高大学生审美及语言文学修养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6.
叔贵峰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5):83-85
在新的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等师范教育应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课程体系、考试评价制度和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盖世俊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154-156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与音乐艺术院校声乐表演专业对比,有它自身的特殊性。通过分析当前高师声乐教学尚存的问题,并根据高师培养目标的要求设计出合理完善的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提出了改建措施。 相似文献
18.
黄娅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4):134-136
培养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本文从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意义出发,分析我国大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造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4):82-84
人本主义思想的主要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中,就是教育活动必须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人本主义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文章围绕如何构建人本主义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体系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桑素萍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5):142-144
声乐在艺术世界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声乐艺术表情就是通过声乐艺术来表达思想感情,也就是歌唱者从强烈的主观愿望出发,通过人体自身发出的声音,将音调与语言完美地结合,把思想感情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