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凡两种民族语言之间可以用文字系统地通过对音体现其语音关系,至少说明这两种民族语言的音系以及语音构成极其相似,西夏语和汉语的情形正是如此。《番汉合时掌中珠》是西夏人编的一部夏汉袖珍双解词典。与现代中国人编的《英汉词典》或美国人编的《汉英词典》所不同的是,《掌中珠》既便利于西夏人学习汉语,同时也便利于汉人学习西夏语。可见《掌中珠》的作者在编排体例上还是颇下了一番功夫的。它的每条词语均由四行字组成:第一行汉字为第二行西夏字的注音,第四行西县率为第三行汉字的注音,,第二行西夏字和第三行汉字则互为夏汉字…  相似文献   

2.
《番汉合时掌中珠》(以下简称《掌中珠》)所反映的西夏语音系的全浊声母应该是一种什么音貌 ?是普通意义上的浊声母 ,还是带有鼻音因素 ,即习惯上称之为“鼻冠音”的浊声母 ?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论起源于《掌中珠》中有一批用“尼×”等汉文复字注音的西夏字。例如 :(行业 ) ,汉文注音为“尼责” ;(夏 ) ,汉文注音为“尼顷” ;(主 ) ,汉文注音为“尼足”。有人认为汉文复字为反切音 ;有人认为是为了方便汉人准确地发出西夏语的全浊音而特意加了“尼”音首 ;有人认为“尼”加在音首 ,表明西夏语中有鼻冠音。我们不妨先通检一下所有用“尼×”注…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西夏语同藏语词汇之比较》一文(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中依据西夏《番汉合时掌中珠》的西夏语词的汉字注音,特别是关于人体器官的词汇的汉字注音大多与藏语对应词相同或相近的现象,再加上西夏党项羌早期是青藏高原上的西羌部落的一支,与藏族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关系,因而认为西夏语应当与藏语有密切的关系,且很有可  相似文献   

4.
从上古同源词看上古汉语四声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声别义是同源词的一类,它跟写成不同汉字的声调有别的同源词在语源上同质。如果上古汉语平上去入四声之间存在着写成不同汉字的意义相关而不相同的同源词,那么一定能证明上古汉语存在着四声别义。通过对上古反映声调的材料的考察,这类跟四声别义同质的同源词在“平:上”“平:去”“上:去”“去:入”之间都存在着通转关系,所以上古汉语一定存在着四声别义现象。清儒段玉裁、王念孙等人既承认上古汉语存在着这种类型的同源词,又反对上古汉语有四声别义,这两种主张是矛盾的。  相似文献   

5.
反切,是注音字母产生以前用汉字给汉字注音的一种方法。它产生于东汉末年,至今已有一千七八百年历史了。 由于我国古代没有标音符号,所以用汉字给汉字注音就成了常用的方法。在反切法出现以前,人们用的是直音法或读若法。例如:《礼记·乐记》“龙旂九旒”郑注:“旒,音流”;《诗·关睢》“窈窕淑女,  相似文献   

6.
唐玄宗杨贵妃五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玄宗杨贵妃五题卞孝萱汉族与鲜卑族混血的李唐皇室,对妇女的贞操问题,不如汉族传统之重视,初唐尤其如此。试举三例:(一)唐太宗之兄建成、弟元吉,死于玄武门之变,元吉妻杨氏入后宫,生子名明。《新唐书》卷八十《太宗诸子传·曹王明传》云:“母本巢王(元吉)妃...  相似文献   

7.
简论中国古代易学研究的基本特征(上)傅荣贤历代对《周易》的解说、研究及阐发,构成“易学”。《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序》总结历代易学研究的特征说:“《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  相似文献   

8.
汉字演变轨迹:从“神化”到“人化”——兼论今体字的产生杨光辉对于汉字由古体(大、小篆)阶段发展到今体(隶、草、楷)阶段,一般观点是沿用班固《汉书·艺文志》似成定论的旧说:“是时(秦)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有易,施之于徒隶也。”诚然,“文随时...  相似文献   

9.
以“平、上、去、入”为“四声”是从齐梁之际开始的。《梁书·沈约传》说:“约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而独得胸衿,穷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高祖雅不好焉,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然帝竟不遵用。”《辞海》(七七年版)“四声”曰:“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的总称。汉语字音的分别声调,古已有之。但六朝以前,还没有四声的名称。齐梁时,沈约、周颙等人才以平上去入四字作为各类的调名,总称四声,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由于书成众手,内容广泛,难免失误。以“力部”为例,可以发现其失误表现在以下方面:字形方面,由于不识俗字以及一些字之间的异体关系而导致正字不清、异体未明,如肋、彪,劬、助等;注音时由于未以反切拼读规则和语音演变规律为依据而造成一些字的注音与所引《广韵》、《集韵》反切不符,如题、劫等;释义方面,有些引证欠妥,如勃、劲。  相似文献   

11.
《后汉书·筰都夷传·白狼歌》传抄了将近二千年,不可能没有错字的.特别是该歌的“夷言”记音汉字,是复原该歌的关键,是不允许有任何讹误的.清末王先谦曾以《东观汉纪》辑本、官本、《通志》本互校,得出的结果是:“异字方言,转译难明,声读今古有异.《东观记》又仅存辑本,无从定其得失矣.”在三十年代曾有人进行《校考》,把有些原来是正确的字,反而改错了.如出现四次的“多”的注音“邪”字,错改为“那”字.第五句“徵衣随旅”  相似文献   

12.
《说文》“賨,南蛮赋也,从贝宗声。”崔鸿《蜀录》:“巴人呼赋为賓”(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卷十三)。《永顺府志》:“土人呼官长曰冲,又曰送,又曰踵”(《来凤县志》卷三十二·杂缀志·缀拾·故宫博物院藏书)。“賨”是汉字记巴语音,“送”是汉字记土家语音。本文拟从汉文造字和注音方面来探讨这两个字是巴语也是土家语同一单词在汉文音译时的异写。  相似文献   

13.
《木兰诗》中有一些多音字,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的作了注音,有的未作注音。如木兰回家后的一段: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裳”与“行”均未注音、在一般情况下,读作“裳.(shang)”和“行(xing)”也未尝不可。“裳”还有chang的读音。在古代汉语中,裳有独立的意义,上服为衣,一下服为裳,裳是指遮蔽下作的衣裙,读作chang。在现代汉语中准确读音应为chang.“行”读作时,有行走、行军之意,“同行十二年”的“行”可以理解为同道而行。读作时,…  相似文献   

14.
“然”,[解字]:()形声字。“灬”表示其形,“ran”表示其声,“灬”视为火.“”即是犬之肉,固有在火上烧烤大肉之一说。“然”原本是燃烧之意,《墨子·各穴》“以领炉火之然也”。这种词义后来被分离0去,用“燃”替代。「解词](1)是、对、不错。例:不以为然,《论语·雍也》“雍之言然”。(2)作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例:所以然、不尽然,《论语·宪问》“其然岂其然乎。”(3)作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转折。既然、但是。例:然则、然而,《史记·高祖本记})“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勒也”。(4)作助词,表…  相似文献   

15.
读《荀子》札记(续)李中生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平诵经,终乎该《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劝学》)杨注:“数,术也。”梁启雄:“数字是指《书》、《诗》、《礼》、《乐...  相似文献   

16.
汉语入声韵塞音尾的消失情况,是了解音韵学的人都知道的。但是,其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在音韵学界至今仍莫衷一是。希望本文的粗浅看法能对探讨此原因有一点启发作用。要谈入声韵,必然要牵涉到入声调,因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分的关系。一、入声韵与入声调的关系入声调的概念是同平、上、去三种声调概念一起于南朝齐梁之际出现的。《南史·陆厥传》载:“永明(南齐武帝年号)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音韵。约等为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入声调与其他几种声调比较起来,它的特…  相似文献   

17.
《说文解字》“读若”作用类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传统认为“读若(读如)”的作用是注音偶或说明通假不够全面。本文经过对《说文解字》750个读若字中一些字的分析,发现“读若”有5种作用:说明同源字、说明异体字、说明古今字、说明通假字、为被释字注音  相似文献   

18.
“若之何”、“若·X·何”解邹晓丽“若之何”、“若·X·何”,这个《左传》中经常使用的固定格式(注),是古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士文伯让(责备)之(指郑子产)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  相似文献   

19.
《民族魂·时代风(西南民族学院校友作家诗人创作研究)》序苏克明收稿日期:1997—11—12苏克明西南民族学院教授(成都610041)编者按:即将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西南民族学院校友作家诗人创作专题研究论著《民族魂·时代风》,试图从同等学历的...  相似文献   

20.
反切注音法是我国长时期使用的一种传统注音方法,它的特点是用两个汉字去拼切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用它表声;反切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用它表韵和调。《广韵》中的每个小韵都注有表示读音的反切,共3872个。清代陈澧创造“反切系联法”,将《广韵》中这些反切的上字进行系联,得出了当时的声母系统,将其中的下字进行系联,得出了韵母系统。所以从陈澧以降,凡研究《广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