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寄语中国艺术人》是战国策派的美学纲领,须结合《中国心灵》才能读懂战国策派的美学旨趣。战国策派美学始于反对儒道,却终于复归道家,因为中国人就社会属性是儒家信徒,作为个体却是道教徒。陈铨等人所意识到的时代病是战国策派无力解决的,因而以海德格尔的学说格义道家作为药方,从美学概念引向哲学概念。虔恪的"绝对之体",对于"超人"而言是以老子的"无"为终;对于"超人"与"末人"以外的第三种人而言,是以海德格尔的本真为终。因此,在陈铨的文学作品中,我们阅读到本真的救赎。  相似文献   

2.
20世纪 4 0年代“战国策派”的两位代表人物林同济和陈铨文化观的共通之处在于一种态度的同一性。他们鼓吹力的哲学和英雄崇拜来振奋衰颓的民气 ,企望在新的战国时代通过一场自救的民族战争来达成民族复兴。但由于两人有着不同的方法论基础 ,所以在看待历史的视角、批判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路和民族文化再造的策略等几个方面都显示出相当大的差异 ,整体体现为林同济的蕴藉与陈铨的峻急文化气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创作小说和剧本、倡导“民族文学运动”闻名的川籍作家陈铨,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独树一帜的一位文学批评家。陈铨的文学批评活动主要集中在抗战时期,其独特意义在于对文化式批评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将其引入到文学批评的实践中,拓展了文学批评的领域,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民族的苦难、留德的背景使陈铨在进行文化式批评时特别推崇“提高鼓舞生命力量”的“盛世文学”。  相似文献   

4.
“战国策”派成员陈铨倡导了民族文学运动,这是他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民族文学运动有高远理想和现实功利两方面的要求,这使他的思想内部充满了天才和民族意识、文学与宣传等诸多悖论。陈铨虽不是国民党政府的成员,但他的这些主张和国民党的政策有很多相通之处,使之具有某种现实共谋性,陈铨及“战国策”派成员对自身身份的确认缺乏现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战国策派主将陈铨的代表剧作,《野玫瑰》在抗战文学中有着较高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但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下,它却一度被左翼人士指责为为国民党反动派效劳的法西斯主义文学。本属文艺范畴内的学术争鸣由此上升为以政党政治为背景的话语论争,突出体现了国共两党在文艺领域内对话语权力的激烈争夺,对其后文艺思潮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宁波大学学者陈铨亚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该著以宁波钱庄为研究本位,在近代金融史的宏观框架下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切的追究,因而包含了一些独创性的学术成果,不仅仅作为第一部关于宁波钱庄的专门著作,其中许多学术观点提升了对本土金融的研究高度。首先,提出钱庄与票号  相似文献   

7.
陈铨(1903—1969),四川省富顺县人,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教授。陈铨自幼聪敏好学,深受作为晚清秀才的父亲的教诲和影响,在上小学期间,还于课余学后按父亲要求入私塾读古文、诗词,打下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他以优秀成绩考入四川省立成都中学,后又考入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并先后修习古英文、德文、希腊文。毕业后,留学美国阿伯林大学,并以优秀成绩获硕士学位。后又留学德国克尔大学,获博士学位。 1933年底,陈铨学成归来,成为家乡富顺县的又一个“才子”,留洋博士。1934年,陈铨经清华大学老师吴宓教授推荐,任教于武汉大学,教授文学课程。1935年,转回母校清华  相似文献   

8.
陈铨不仅直接阐释尼采学说,而且在文学作品中发挥尼采思想。陈铨对尼采学说的接受活动体现出明显的功利化甚至政治化特征,这缘于他试图借助尼采学说以警示国人与推动精神革命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四十年代初期出现的“战国派”,是一个带有鲜明政治色彩的文化团体。在它的成员中,陈铨是在政治上滑得最远、在文艺上散布毒菌最多的一个。戏剧创作是他文艺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解剖一下陈铨的剧作,对进一步认识“战国派”的社会政治思想、文艺思想不无裨益。 抗战中期,陈铨先后写了《黄鹤楼》、《野玫瑰》、《蓝蝴蝶》、《金指环》、《无情女》等多幕剧和《自卫》、《衣橱》等独幕剧以及收录在《戏剧与人生》中的一系列关于戏剧的文章,对戏剧有着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语境下,文化哲学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的重要维度。文化哲学作为反思现代化的哲学形态,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同质性,这使得建构得以可能。同时,文化哲学作为一种现当代哲学,在哲学的本体论提问方式、思维工具和研究范式等方面对于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哲学一经诞生,哲学家就注意到了人性的自为性和社群性两种基本特性,并将其作为思考和探索的重点,于是就有了重点关注人性自为性潜能及其现实化的伦理学和重点关注人性社群性潜能及其现实化的政治哲学。政治哲学与作为哲学主体部分的本体论、知识论和价值论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因此,政治哲学在哲学中具有特殊地位。在哲学整个学科体系中,政治哲学与作为主干学科的价值论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政治哲学研究的政治主要属于价值的领域,因此它属于价值学科,与价值论间是一种交叉关系。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共同目的是根据人性的要求研究人类怎样过上好生活,但两者在研究对象、使命、关注的主要问题上存在着区别。不过,两者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它们都有可能全口径地涉及社会成员好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是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在两者各自研究的侧重点之间有宽阔的界限模糊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
陈铨提出的"英雄崇拜论"是"战国策"派最受瞩目又最有争议的一大主张。关于"英雄崇拜论","战国策"派内部引发了一场论争,既有倡导者如陈铨,又有居中调和者如贺麟,也有反对者如沈从文。研究"战国策"派内部围绕"英雄崇拜论"展开的论争,可以更为客观地揭示"战国策"派内部和外界学人所谓的"英雄崇拜论"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赖辛巴赫的生平和科学贡献,通过着重分析作为科技哲学的先驱赖辛巴赫对“新哲学”和“旧哲学”的比较,反映了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冲击下的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反思作为哲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对推动哲学摆脱徘徊状态起着重要的作用。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就是运用反思手段确定起哲学的第一原理,对冲破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樊篱,开创哲学研究的新天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反思哲学作为西方近现代哲学研究的一大课题,已经开始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探讨西方近现代哲学家对反思哲学的研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反思哲学”无疑是有益的。一、反思的肇始──我思从哲学史来看,反思的概念是与哲学本身一道产生的。最初人们只是在光学意义上去理解它,是指镜面反射光线的活动,即在镜象中映现出对象来。对象和…  相似文献   

15.
学院概况 中德科技学院是由青岛科技大学和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共同组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德科技学院属于德国政府“对未来投资项目(ZIP)”的一部分,得到德国教研部(BMBF)及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高教输出基金”的资助。中德科技学院2001年5月开始筹建,2003年5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鲁政字[2003]第182号文件)正式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纳入全国统一招生计划,成为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2003年和2004年两次部长级中德教育合作会谈中,都把办好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列为议题,使得中德科技学院被正式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框架。  相似文献   

16.
和许多从事哲学研究的四川籍人士一样,贺麟一生绝大多数时光都不是在四川度过的。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贺麟与四川学人(如张颐、蒙文通、陈铨、唐君毅、萧萐父、杨祖陶、杨宪邦等)的交往;而且,他热情地关注四川文化的发展,热心地总结四川学人的成就。在贺麟身上,蜀学的"深玄之风"得到了体现与彰显,蜀学的"哲思传统"得到了继承与弘扬。未来蜀学之发展,当合理借鉴大师巨匠的努力与追求,在"打通古今""融通三教""会通中西"十二字上用力。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行政哲学尚是一门新兴学科,对它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成果比较少。颜佳华副教授在多年从事哲学和行政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行政哲学这一专题作了潜心研究,作为其艰辛劳动与不懈探索结晶的《行政哲学论》,已于1998年4月由湖南师范大...  相似文献   

18.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第一人,艾思奇一生的哲学道路经历了上海时期、延安时期和北京时期三个阶段,依据各阶段的时代需要,他的哲学研究也相应地凸显出大众形态、政治形态与学术形态三种态势。从本质上看,这三种哲学形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形态与时代形态的辩证统一。研究艾思奇哲学道路的形态演变,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文化差异为经贸合作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中德两国的文化差异,得出中德两国企业跨文化营销的具体运作过程——选择进入方式,识别文化差异,发展文化认同,建立新的文化。通过对这一模式的构建,可以为中德两国企业跨国经营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众多哲学学派中,广谱哲学选择了两对基本矛盾(哲学命题的普遍性与精确性、哲学方法的非程序与程序化的矛盾)作为自己的独特研究对象。要解决这两对基本矛盾,采用了结构分析和广义量化方法作为广谱哲学独特的研究方法。《广谱哲学浅说》的出版,为我们展现了广谱哲学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