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宗法制度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深刻,从庙产传承可见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从僧侣的姓名可见魏晋门阀谱牒和宋代宗谱的影响。宗法制度是深层的民族意识,这使得佛教在中国遭遇到这样的本土文化后不得不主动改变自身来迎合它。  相似文献   

2.
清代早中期鄂伦春族的教育福利模式呈现为“贵族权利”型,局限于进入八旗的鄂伦春子弟,其根基在于鼓励、管控、培养统治阶级同盟者的需要。清末及民国时期的教育福利模式呈现为“平民扶助型”,面向全体鄂伦春子弟提供接受教育所必需的扶助,其根基在于抚绥、管控鄂伦春族民众的需要。新中国以来鄂伦春族的教育福利模式呈现为“民族优惠型”,面向作为少数民族的鄂伦春子弟提供优惠性的教育福利,其根基在于贯彻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各少数民族古近代社会存在的宗法制度,既有族权、父权、夫权、神权等各民族共有的内容,也有在具体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本民族的特点。我国少数民族宗法制度的不同民族特点,表现在宗族、家族制度与地域组织结合的不同形态,女性在宗族家族中的地位及其不同表现形态,一夫多妻制和一妻多夫制的不同存在形态、多种形态的继承制度及其性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罪刑法定是产生于西方的刑法原则.古代中国是否存在罪刑法定,学界存在长期争议,这需借助西方法律知识加以把握,更需以理解、尊重古代法律文化的心态进行解读.罪刑法定思想及其实践在我国争鸣时期萌生后,对唐、清等各个朝代的法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有关鄂伦春族的研究主要涉及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和民间文学等学科和领域,本文对鄂伦春族的数学萌芽、数学文化进行初步的考察整理,内容包括几何图形、计算日期、计数方法以及数学在建筑、狩猎生活中的应用,揭示出这些数学文化建构与该民族生存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狩猎鄂伦春族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历史文献、档案资料为研究基础,从身份分化的视角,分析了在现代社会相对平等同质的狩猎民族走向异化的过程和原因。  相似文献   

7.
鄂伦春族第一位作家敖长福概括了鄂伦春族文学的过去与现状,论及鄂伦春族文学的本质、特征、价值与功能。他担忧着鄂伦春族文学后继无人的状况,强调狩猎文化和生态文明是鄂伦春族文学依托的根脉,阐释了鄂伦春族文学的创新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
萨满是满———通古斯语族所信奉的原始宗教。“万物有灵”是萨满教崇信观念的基础。萨满祭祀仪式中的法器、服饰、歌、舞等 ,构成萨满文化的一体。受这一原始宗教的影响 ,鄂伦春族游猎文化艺术中 ,包含了部分萨满教意识的内容 ,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与融合 ,对鄂伦春族远古文化艺术的传承、演变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自1953年下山定居以来,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素质也有了较大提高。目前存在着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增长缓慢、婚姻状况不够稳定等问题。相关部门应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宗法制度是中国文化的最独特之处 ,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为我们追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渊源 ,指明了三个视点———礼器、宗庙和宗族。通过对中国夏商周三代社会的礼器、宗庙和宗族的分析研究 ,我们发现 ,宗法制度的信仰背景是祖先崇拜 ,宗法制度是由宗庙制度蜕变而来 ,又是一种宗族制度 ,其实质是政治等级制度。  相似文献   

11.
农业转移人口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转移人口宅基地退出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保障农民权益的关键选择,而有效的宅基地退出机制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宅基地退出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宅基地退出目前还面临着传统观念约束、地方政府职能错位、宅基地产权不明晰、退出意愿不强烈、补偿不合理等制约性因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构建宅基地退出的就业保障机制、经济补偿机制和收回惩罚机制,同时宅基地退出机制设计运行还需要良好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满语和鄂伦春语同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但由于分化的年代久远,两种语言的类型已经有了差异,满语从粘着语逐渐走向分析语,而鄂伦春语仍然是典型的粘着语。由粘着语到分析语,是语言进化的表现,是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3.
摩苏昆是鄂伦春族在漫长的游猎生活过程中创造出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对摩苏昆的界定有多种说法:具有说唱性质的、曲艺类、民间文学史诗类、特定长篇叙事歌曲音乐类等,它属于唱一段、讲一段的古老艺术形式,用鄂伦春语讲唱。鄂伦春族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语言的逐渐流失,使古老的艺术摩苏昆面临失传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清代东北边疆生息繁衍着库雅喇、恰喀拉、赫哲、索伦(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锡伯、卦尔察等众多部族。入关前后,清政府曾将这些部族大规模内迁,作为"新满洲"编入八旗。"新满洲"的编设,对东北少数民族、满族及清政权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维吾尔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古老民族之一,其族名历代译写繁多。1934年,维吾尔族文化促进会呈文新疆省政府,请将“维吾尔”三字核定为汉文规范的维吾尔族名,新疆省政府在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予以核准。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他结合实际,赋予了以人为本新的时代内涵,将其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壮族服饰是壮族文化的活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民间信仰内涵,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透过壮族服饰,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壮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及宗教信仰传统意识.  相似文献   

18.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毛泽东根据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的社会现实,创造性地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当前,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一切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的范围。2009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09年的工作进行部署,指出今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民生、和谐的原则。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民内部矛盾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