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用经济方略治理青海藏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中央政府大都采取“安藏必先安青”的政策 ,所以用经济方略治理青海藏区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 ,青海藏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不利因素 ,因此必须坚持从青海藏区实际出发 ,抓住历史机遇 ,趋利避害 ,扬长避短 ,才能促进青海藏区的稳定和发展。本文的具体措施建议为 :大力发展有机农牧业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培养人才 ;加大扶贫力度 ,加快资源开发 ;优化产业结构 ,扩大对外开放 ;加强民族团结 ,维护藏区稳定。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青海管理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38年的时间,这期间作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主要是两个势力集团:一是1912年-1927年北洋军阀建立的民国政府;一是1928年-1049年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不同的政府在青海的施政亦有不同,现分别略述之。一民国政府时期在民国玫有统治的16年间,正是军阀混战,政权频繁更替的时期,无暇西顾,不仅造成地方建置上的混乱,亦造成了地方势力尾欠不掉的局面。1、调整建置,任用地方势力清朝时期,现今青海省地区分归两个行政机构管理,东部农业区即西宁府属各县厅归甘肃省,西部牧业…  相似文献   

3.
元朝起自朔漠,灭金并夏,统一南宋,结束了祖国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新的大一统。尤其是元朝将青藏高原各地统一纳入中央政府统治之下,对青海地区的施政有重大影响。本文就元代对青海地区的管理方略作一概述,望专家指正。元朝统一全国前,青海广大地区基本上归三方管辖:(1)湟中一带为西夏占有,设西宁州、乐州(乐都)、廓州(化险)。柴达木盆地西部茫崖草原,由西夏的沙州路管辖。(2)黄河以南的今循化、同仁、尖扎、贵德一带,为金国占有,属临洮府路积石州管辖。(3)广大牧业区为吐着族活动地区,称吐蕃地面。其中…  相似文献   

4.
西汉管理青海方略试探陈新海秦汉时期,青海地区主要聚居着西羌诸部。西羌诸部巨服于匈奴,常常与匈奴联合侵扰西汉边塞。汉初,承秦之蔽,天下虚耗,天子不能具钧驷,将相或乘牛车。高祖刘邦无力抗击匈奴,采用刘敬的“和亲”策略,以求边塞安宁。至武帝时,国力充实,尝...  相似文献   

5.
清代管理青海牧区的方略李建宁清朝是一个以满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封建王朝,十分重视民族问题,立国之初,就在中央设置了一个专门处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理藩院,下设六个司,掌管民族地区的封爵、朝觐、驿站、兵事等事宜。清代的青海不仅地处“‘西陲”、“边疆”,而...  相似文献   

6.
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的迁徙和融合,到隋唐时期,我国民族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青海地区的民族状况也变化颇大。因此,其管理方略也与前有所变化。一隋朝时期隋承北周旧规,进而统一全国。建国初期,青海地区的吐谷浑三国虽时常寇扰边郡,却不及来自北方突厥的威胁之大。故而,隋文帝一边以全力抗击突厥,一边整治河湟,巩固边塞,而对于吐谷浑则以抚为主。待北方威胁消除之后,炀帝时对吐谷浑则征剿而郡县其地.(一)河渲设治,发展生产隋承北周之旧,在青海东部地区置都、廓2州,下辖郡县,仍为州郡县三级制。开皇三年(583),省郡,…  相似文献   

7.
东汉未直到隋开皇九年,我国基本上处于分裂动荡的时期。这期间虽然有西晋的统一,但其统一全国的时间太短,仅30余年。在这一南北分裂的时代里,割剧北方的曹魏及北魏等王朝,都将_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征讨南方的政权上,同时,又对处于偏远的西北地区的青海东部等地区,亦加以管理,置郡设县,派官施政,以固边塞,解除西顾之忧。现将其管理方略分述之。一曹魏时期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都洛阳。随后,刘备于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222年,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吴王,229年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曹魏政权控制着…  相似文献   

8.
宋才发 《民族学刊》2020,11(3):1-12, 123-124
从基本理念、方针政策和实践启示的三维视角,总结历代王朝西南边疆治理的历史经验,可为21世纪西南边疆治理提供有益借鉴。边疆和疆域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词概念,中国边疆与中国观念是紧密连在一起的,中国疆域形成和定型有其自身的规律。西南边疆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疆域范畴,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历代王朝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西南边疆的治理活动,但历代王朝的“边政”少有主动介入地方经济社会事务,在西南边疆的渐进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诸多边疆治理的共识。清末边疆治理能力衰弱致使部分主权领土丧失,边疆社会和谐稳定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大一统秩序构建有利于中华民族认同,西南边疆治理经验构成中国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力图说明,北宋王朝与西北边陲吐蕃部族间的"贡赐贸易",鲜明地反映出当时中原地区汉族统治者所受的"重义轻利"的传统儒家"义利观"的深刻影响.也就是说,对北宋统治阶层而言,蕃部贡马之利,远不及"和为贵"、"柔远人"之义来得重要,放弃一定的物质利益以换取边陲部民"聿求内附"、"心白向汉"的局面,是宋廷在"贡赐贸易"中采取"厚往薄来"方针的目的所在.而这样的方针确实为北宋王朝带来了更长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青海蒙藏关系和中央王朝对蒙藏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蒙古族在青海广泛分布,他们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青海地区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藏族大都聚居在玉树、果洛、海南、海北、黄南和海西的天峻县。蒙古族大都居住在海西的都兰、乌兰县和黄南的河南县,少数居住在海北的海晏、刚察和祁连县。这两个民族由于长期共处,守望相助,故其关系密切,情谊深挚。在长期交往中,曾冲破种种障碍,发展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但也出现过某些矛盾和令人不快的事件。为了处理、调整这两个民族的关系,中央王朝亦曾制定一系列的政策。现在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中央王朝的统治政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青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传统的利益格局和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变化,公共安全事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受特殊区位环境与条件的影响,青海各类突发事件大多具有较为鲜明的区域特点.因此,只有系统梳理和把握青海公共安全发展态势,深入分析其原因,推动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才能保障青海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相似文献   

12.
治理西藏是历代封建王朝解决民族关系、实现王朝统一和安宁的一件大事。自唐代与吐着交往开始,历代中央王朝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适合于那个时期的治藏政策,成为他们统治少数民族总政策的一部分。反思历代治理西藏政策的得失,借鉴有益的经验,对于巩固西藏的安定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有积极意义的。一、恩威并施,委官建置,政归一元自元代开始,西藏正式纳入元帝国的版图,成为由中央王朝委任官员的地方自治区域,实现了中国的大统一。元帝国的前身是蒙古汗国。它在中国北方的兴起,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在统一中国…  相似文献   

13.
杨文 《西藏研究》2009,(4):6-11
唃厮啰政权是北宋时期存在于中国西北的吐蕃诸政权中的一个,活跃于11~12世纪,其作为当时丝绸之路南路的实际控制者和吐蕃民族最有势力的政权,对北宋政权建设和经略河湟的民族政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联宋制夏给北宋以有力的援助,是北宋战马的主要供给者和保障北宋到西域商贸交通线的安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佚名 《民族论坛》2007,(1):54-55
西藏吐蕃王朝之后的600多年间,一个名为古格的王国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300年前,古格王朝突然由盛而衰,瞬间消失于茫茫沙海,从此成为西藏神奇地域的谜中之谜!  相似文献   

15.
试析清初对青海藏族社会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初期,对青海藏族部落的治理,经历了由松到紧的一个过程,罗卜藏丹津事件的发生是此过程的分水岭。文章主要探讨了顺治到雍正年间对青海藏族部落治理的状况,认为通过雍正年间的悉心治理,清代加强了对青海藏族社会的管辖。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文章认为,以边疆治理为切入点,分析、阐释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有利于我们从治国理政新高度把握西藏工作,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通过梳理边疆治理视野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理论内涵、基本特点、价值追求、理论意义等四方面内容,建构起相对清晰、完整的理论体系,以期更好地指导西藏治理实践。  相似文献   

17.
18.
2000年年初以来 ,号称“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 ,再次引起世人注目。为弄清隐藏在这新闻背后的一系列“热点”问题 ,日前笔者循着王朝遗迹 ,在原西夏都城“兴庆府”故地进行了追踪采访 ,试图揭开“冰山一角”。西夏王陵偶然被中国军人发现 ,有关专家无不为之震动 :其规模竟与河南宋陵、北京明十三陵相当 ,且在中古时期的丧葬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关于西夏帝陵的记载最早见于《宋史·夏国传》 ,但仅记载有几个陵号 ,而不记其方位。其次是明代《嘉靖宁夏新志》。尽管不乏记载 ,但都没讲清它们的具体位置 ,加之早年碑刻被毁等原因 ,这个“东…  相似文献   

19.
吐蕃王朝人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吐蕃王朝时期青藏高原的历史生态与人文环境,吐蕃户均人口系数约为4,少于中原地区;吐蕃王朝时期在军事部落制度下大致每3户出1士卒。利用这些数据可以估算,除去新占领区所控制的人口,吐蕃王朝本土人口当在350万左右。此外,吐蕃社会中亦存在"不在籍"人口,其具体情况与中原地区有差异。在这些人口中,战争移民约占总人口数的一半强,而战争移民所造成的人口数量变化对后世青藏高原的藏族人口及分布格局产生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青海民族大学星全成、陈柏萍撰写的《藏传佛教大活佛系统与清朝治理蒙藏方略》一书已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从藏传佛教及其高僧与清王朝关系的视角来探讨清朝中央政府治理蒙藏地区的方略,旨在揭示藏传佛教僧侣在清代为维护蒙藏地区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统一做出的积极贡献,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