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法,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世界五大文明古国皆以其精湛的历法著称于世。本文通过对涉及玛雅十八月历等十四本中外书籍的分析和多年对云贵川的彝族十八月太阳历及彝族向天坟等的实地调查相对比后得出,被认为是星外来客之遗迹的玛雅文化在历法、图腾崇拜、读写方式等不少方面与彝族文化有相同之处,然则彝族十八月太阳历的产生时代却先于玛雅历,彝族先进的十月太阳历就是由彝州十八月太阳历衍生而成的。对其探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孔子赴夏室杞国(今河南杞县)调查访问,由其弟子记录成《夏小正》,二千多年来被疏传家窜改成阴历,这是科技史上的一件错案。刘尧汉、陈久金、卢央合写的《从彝族十月太阳历看〈夏小正〉原貌》(《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一文,  相似文献   

3.
《夏小正》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月令书,也是研究上古时期农业星象以及物候历法的一部重要文献,关于其历法的使用情况一直是研究中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这篇文章通过此书与《逸周书》以及《月令》等书的比较研究,从而确定小正用历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几千年来,河图、洛书问题像谜一样吸引着一代代的研究者,也困惑着一代代的研究者.因为根本性依据的缺失,所以,对图书的解释,一直存在着"说服力"问题.彝族文化里一有图书之形,二有图书之数,三有对图书的文字解释.彝族文化里的图书,从根本上说是表达宇宙发生论的,从具体上说首先表达天文历法--两种太阳历.了解彝族文化对图书的解释,有助于对中原图书的重新认识与解读.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田野调查和查阅有关彝族历史文献资料,对石林彝族密枝节作了全面的考察,证明密枝节是彝族十月太阳历的新年,指出它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
宋代是我国改历最频繁的朝代,三百二十年间颁行了十九个历法.另外,还有《至道历》、《乾兴历》、《五星再聚历》和沈括的《十二气历》未经行用.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一下来代改历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彝族古代诗学的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轨迹,如果我们以翻译整理者的考证为据,加上对彝族古代诗学论著的整体考察,那么彝族古代诗学殆发轫于魏晋,而盛于唐宋以后,发展于明清之际,历史上就曾出现过三个彝族诗歌理论繁荣时期.举奢哲的《彝族诗文论》、阿买妮的《彝语诗律论》、布独布举的《纸笔与写作》、布塔厄筹的《论诗的写作》和举娄布佗的《诗歌写作谈》、大体产生于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的数百年间;实乍苦木的《彝诗九体论》、布麦阿钮的《论彝诗体例》、布阿洪的《彝诗例话》则出现于唐宋时期;佚名的《彝诗史话》、《诗音与诗魂》、《论彝族诗歌》和漏侯布哲的《谈诗说文》和则成书于明清两代.这三个时期的诗学论著所呈现的发展序列表明,彝族古代诗学的基本理论是一脉相承、前后贯通的.诗学先贤举奢哲和阿买妮所开创的诗论方向、诗学主张在后出的诗论著作中都得以承继和发展,并逐步趋于系统化的阐述和综合.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成长与发展,有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的运动与变化,构成了彝族古代经籍诗歌研究的专门学及其学术史.为了陈述上的方便,我们不妨结合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发展源流和历史承续来观照其学术演进的主要特征和学术流变的主要脉络.  相似文献   

8.
《论彝诗体例》是继举奢哲《彝族诗文论》、阿买妮《彝语诗律论》等之后,在贵州毕节地区发现的又一部彝族古代文艺理论著作.这部著作较为深刻地总结了彝族古代诗歌的创作实践,系统地阐释了彝族古代文艺理论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在彝族文艺理论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论彝诗体例》进行探讨和研究,不仅能使我们掌握打开彝族古代诗歌的一把钥匙,而且还能使我们窥见到彝族古代文艺理论体系的概貌.  相似文献   

9.
凉山彝族道德研究的一部开拓之作——评苏克明等著《凉山彝族道德研究》李绍明彝学专家苏克明教授带领四位中青年学者,潜心凉山彝族道德问题探究,撰出二十余万字的学术专著《凉山彝族道德研究》,由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该著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大量的彝药文献考证了彝族两千多年的医药历史,并把它划分为几个历史阶段:彝族母系氏族社会是彝药的启蒙阶段;东汉时期即彝族父系氏族社会是彝药的萌芽阶段;唐朝前后是彝药的形成阶段;明朝前后是彝药发展的黄金时代;清朝前后逐渐走向祖传秘方和自我保健的道路。彝族在同自然和疾病的斗争中逐渐摸索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总结和建立了具有彝族特色的医药理论体系,它在祖国医药宝库中占有一定地位,是祖国传统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相似文献   

11.
文体,指文学的体裁、体制或样式.文学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是表达创作主体思想感情的语言艺术.主体在从事文学创作时,为达到既定的写作目的和效用,必然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语言形式和篇幅、组织结构等,这样,就使文学产生了不同的类别,也就是各具特征的文学体裁.与世界各民族文学开始产生时的情况一样,在彝族古代文学的发展中,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学样式.在彝族古代诗学中,诗歌是最主要的、而且几乎是唯一的书面文学体裁类别.这与彝族传统经籍文学的发展态势和彝民族自古以来的诗性精神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诗歌体例成为彝族诗学家们普遍关注、共同探讨的重要论题.在阿买妮的《彝语诗律论》、实乍苦木的《彝诗九体论》、布麦阿钮的《论彝诗体例》等诗论著作中,都对彝族诗歌体裁及其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详尽的分析,形成了他们各自独到的诗歌体裁论说.  相似文献   

12.
当我怀着兴奋的心情阅读这部《论彝族诗歌》文稿的时候,不能不赞叹彝族文化先贤的睿智和巨大贡献,同时也不能不敬佩王子尧、康健、王冶新、何积全四位同志在这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慧敏的眼力,科学的态度和锲而不舍地为民族文化事业献身的可贵精神。 这几位同志为整理彝族的文论遗产,积七年之辛劳,先后推出《彝族诗文论》、《论彝诗体例》和这一部《论彝族诗歌》,这样就把十多位的彝族文论大师的十几篇诗歌论著汇集在一起,形成一套规模可观的集成。这套丛书的不朽价值和这些同志的历史功绩,或许不是现在能够说得完全透彻清楚的。  相似文献   

13.
历法的种类     
历法大体可分为三种。阳历:全称“太阳历”。它的特征是:年的长短依据天象,平均长度约等于回归年(365.24220日),月的长短则是人为规定,一年中分为若干个月也是人为规定。现今大多数国家通用阳历。阴历:全称“太阴历”。它的特征是:历月的长短依据天象而定,平均值大致等于塑望月(29.53059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历年的长短,只是历月的整倍数,与四季寒暑无关。希腊历和伊斯兰教历都是阴历。阴阳历:我国习惯上亦称“农历”。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文化遗产丰富多采,闻名世界。博取众长,集思广益,是我国编书立说的优良传统。徐光启修订的《大绕历》,就是继承这个优良传统的一个典范。 徐光启(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我国明末杰出的科学家。他晚年留给我们两部光辉的巨著——《农政全书》和《大统历》修订稿。由于积劳过度,正当《大统历》修订工作即将告成时,不幸与世长辞了。后李天经继承其未竟之业,于崇祯八年(1635年)修订成书,是谓《崇祯历书》,奠定了我国近代历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的论著较少,高水平的论著更是难得一见。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王天玺、何兆伯同志著的《论哀牢山彝族起义》一书的出版(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填补了这种缺憾。该书共18万字,有四篇专题研究论文:论清代哀牢山彝族起义;哀牢彝雄的历史功绩;哀牢山彝族起义与《哀牢夷雄列传》;关于哀牢山彝族起义研究的若干问题。有一篇调查报告:关于清代哀牢山区各族人民起义的调查报告。还有四篇附录:关于李文学起义的调查记录;哀牢山彝族起义研究参考资料目录索引;关于咸同年间云南彝族起义的史志记述…  相似文献   

16.
文化艺术旅游是以有形的和潜在的文化艺术资源作为旅游载体,具有一定艺术性、鉴赏性和传承性的旅游体验形式,它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重点。探讨文化艺术旅游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有助于界定凉山彝族文化艺术旅游的开发范围。凉山彝族文化艺术旅游丰富多彩,神话传说、音乐舞蹈、信仰婚嫁和服饰美术皆是凉山彝族的文化瑰宝。在尝试民族文化主题公园、旅游主题节庆和文化艺术博物馆等开发模式后,实景舞台剧是文化艺术旅游开发成功模式的又一发现。因此,建议策划《彝·印象》实景舞台剧以填补凉山彝区文化艺术旅游开发生动性和真实性的文化缺失。  相似文献   

17.
论《穆天子传》的史料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蓉 《文史哲》2003,(5):14-19
因为对《穆天子传》成书年代及真伪的不同看法 ,该书的史料价值从明清以来便颇有争议。近代学者中 ,顾实以历法立论 ,认为《穆天子传》用周正 ,自当为周书 ;顾颉刚以战国形势和中西交通立论 ,认为该书成于战国。以北方气候的实际情况而言 ,顾实持论极为坚实。顾颉刚对战国中西交通的推论则与事实不符。借助传统文献与金文研究成果 ,可知战国说者对《穆天子传》为西周文献的几处主要质疑均不能成立。历法之外 ,《穆天子传》中“毛班”见于铭文 ;“穆满”为美称亦有金文可确证 ;《穆天子传》中称穆王为“天子”,更与《诗经》《逸周书》及众多彝器铭文相合。因此 ,《穆天子传》为西周文献 ,具有极高史料价值 ,是无可怀疑的。  相似文献   

18.
哭嫁是彝族婚俗中一道绚丽的风景,是彝族一项重要的文化传统,她表达了彝家女儿对“父权制”社会下女儿无自主婚姻,所带来的痛苦和无奈是对男权社会的鞭笞和控诉.宣威彝族自改土归流汉多彝少的状况下开始漫长的彝儒对话,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保持着自己的哭嫁传统,随着儒学观念的深入,宣威彝族的哭嫁在内容和功能上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创作《史记》一书的理论与实践,详见他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其中主要是说:他著述《史记》,“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是懂得天文星历的,曾主持过汉武帝时期修订历法的工作。因此,他所说的“究天人之际”,显然和风靡当时的“阴阳五行,天人感受”等诸凡“多条祥”的说教是绝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彝族和白族是云南境内历史悠久和人数最多的两个少数民族。彝白的先民族属和历史源流又是云南众多民族的族源中历来聚讼纷纭的一大问题。如果把斜贯省境的元江作为云南边疆和内地的一条历史分界线,彝、白两族主要分布于江的东北云南高原的内地腹心地区,其中,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半农半牧的彝族多住山区,主要从事农耕的白族居住于平坝,这种分布特点是两千多年来有文献可征的历史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