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还乡》这部小说出版于一八七八年,它是一部悲剧性的现实主义力作,很多评论家认为它是哈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本文将对《还乡》的环境伊格顿荒原,主要人物克利姆、游苔莎、尤布赖特夫人等,对哈代的“巧合”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悲观主义进行分析,以求得我们对《还乡》这部作品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巴金的“爱情的三部曲”分別写于1931,32,33年,作品通过对一群知識分子革命斗爭的描写,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前期的生活。我們知道,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是无产阶級领导的人民大家的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人民民  相似文献   

3.
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读《边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土生土长的乡巴佬作家沈从文,从小吃湘西的红薯绿豆,因而对家乡充满“不可言说的温爱”,写出了象山茶花美丽的艺术珍品《边城》.《边城》这部中篇小说,“浮沉半世纪,生存近偶然.”作品的浮沉起落,由于某种历史性的偶然误会,在文学史上也是常有的事,正象金子一时沾满尘垢,并不证明金子本身不能发光.假如不带成见或偏见剪裁作品,实事求是,深入到艺术形象真实性中,分析研究作品,自然会心平气和得出不带盲从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现代修正主义者,在歪曲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同时,还集中火力攻击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基本原则,攻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把艺术和美学作为他们进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和整个社会主为社会的主要基地之一。因此,卢卡契的文艺思想主要就是否定文艺的阶级性、党性而代之以“人性”、“人道主义”;宣扬世界观与创作无关,从而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指导创作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无政府主义是19世纪后半期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股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潮。20世纪初年,中国传播无政府主义也成为一种时尚。1903年前后,中国民主革命思想兴起,出现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浪头,这对当时的政治生活、思想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刘师培就是当时热衷于宣传无政府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1907年刘师培和妻子何震去日本,加入同盟会。在日本期间,他们同东京的无政府主义者辛德秋水及其门徒交往密切,并深受日本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1907年6月,由刘师培和何震在东京创办的无政府主义报纸《天义报…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由于国际无政府主义思潮、国内政治危机以及中国长期形成的小农意识的影响,形成了以刘师培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消灭国家、人类平等、人类均力说、运动农工等,这些思想对以刘师培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分子的政治行为都起了重大的作用,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米哈伊尔·巴枯宁(1814——1876)的名字在我国早已为人所知。他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体系,堪称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无政府主义理论家和活动家。对于巴枯宁的一生国内外学者毁誉不一,分岐较大。因而目前对巴枯宁的研究还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进一步开垦的领域。巴枯宁的思想,内容十分庞杂广泛,且影响深远,十九世纪末泛滥于各国的无政府工团主义就是继承的巴枯宁主义的衣钵。直到今天,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仍有它的市  相似文献   

8.
前言《水浒》这部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长篇古典小说,从明代成书至今,在我国流传几百年,对其评价,众说纷纭。解放以后,这部书仍被有些人捧为“农民革命的史诗”,把宋江的投降说成是“农民的局限性”,并把这种观点称为“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水浒》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好作品,还是一部宣扬投降主  相似文献   

9.
一部《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最后接受招安。它既不是什么“农民革命的史诗”,也不是什么“农民起义的教科书”,而是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水浒》的要害是投降,它的好处就在于可以使人民知道什么是投降派。《水浒》虽然以农民起义为题材,但它却从根本上歪曲了农民的革命斗争。作者通过精心塑造并竭力美化梁山领袖宋江,来达到他鼓吹投降、反对革命的目的。宋江不是农民利益的代表者,而是混进革命队伍中的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究竟对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是“造反有理”,还是“造反有罪”?是推翻以宋朝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王朝,还是“替天行道”、“忠义双全”,维护封建王朝的反动统治?是坚持斗争,宁死不屈,还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接受招安,充当奴才?在对待这些重大的原则问题上,充分暴露了投降派头子宋江的真面目和《水浒》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  相似文献   

10.
巴枯宁(1814—1876)是无政府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是第一国际时期主要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之一。探讨这种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对加深它的实质的认识,对研究无政府主义的整个发展,都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所能看到的中国文学史、中国小说史一类的著述中,没有不提到古代长篇小说《金瓶梅》的,它们大都认为这部问世于三百多年前的巨著不仅开创了我国文人个人创作的先河,而且也是我国小说由说史,讲经、神怪、侠义等题材转为家庭世情题材的开山之作;作品对晚明社会黑暗现实的无情暴露,和它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诸如人物形象的塑造、结构的绵密、纯熟的语言表达等等——也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指出  相似文献   

12.
无政府主义是19世纪后半期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股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潮。20世纪初年,中国传播无政府主义也成为一种时尚。1903年前后,中国民主革命思想兴起,出现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浪头,这对当时的政治生活、思想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刘师培就是当时热衷于宣传无政府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学术界对刘师培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活动评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打算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欧阳山同志的《三家巷》和《苦斗》发表后,曾经得到许多人的赞赏,并在一部分青年读者中产生了很坏的影响。这两本书的错误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它歪曲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抹煞了阶级斗爭,把未经改造的充滿资产阶级思想的小资产阶级分子当作英雄来歌颂,从而大力宣扬了资产阶级思想。  相似文献   

14.
这个论纲是文艺理论教研室青年教师邵岳、张钟和研究生胡经之、王世德等同志的集体写作。文学史激研室的青年教师周强同志也参加了这个工作。在这个论纲里,提出的是这几个基本论点:1.现实主义,在这里所说的是一种创作方法,不是文艺思想。2.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斗争,不能作为一部文学史的基本发展规律,因为这不符合历史的突际情况。3.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就创作方法说,是两种基本倾向,现突主义不能包括积极浪漫主义。在这几个基本问题上,经过讨论,参加写作的同志都没有异议;但因为时间匆  相似文献   

15.
心理现实主义以客观的现实世界为基础,通过心理分析和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表达社会秩序和人的行为的客观性、理性的思想。艾丽丝·门罗的作品,透过男性与女性在社会空间中的性别回归,男性和女性在生活中的行为理性回归,体现了心理现实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狂人日记》自半个多世纪以前问世以来,历来都被公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作,以它彻底的反封建的战斗,对一代青年起了震聋发聩的作用,确立了白话文学的正宗地位,宣告了文言文的历史性的失败。然而,令我们感到饶有兴味的是,对于写“日记”的这位“狂人”先生,却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相似文献   

17.
巴金自三十年代初开始创作,接连发表了《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等十多部作品,显示了卓越的才华。他的作品受到广大青年读者的喜爱,起了积极的作用,这使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但“四人帮”的走卒们竟以巴金早年曾受过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为借口,生拉硬扯,无限上纲,诬指巴金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死敌”,进行残酷斗争,妄图否定巴金及其作品。这当然属于别有用心。对他们所妄加的一切不实之词,都应彻底予以推倒。但从学术范围来说,巴金早年的创作的积极作用与无政  相似文献   

18.
《牛鬼蛇神》是马原停笔多年后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多维空间的形式将复杂的历史经验与现实生活的体验艺术化处理,构筑了马原的理想世界,也构成了马原小说的魅力与意义。不过,小说《牛鬼蛇神》在超越与突破马原前期作品的叙事技巧时,也暴露出艺术的贫乏。这主要体现在小说叙事的重复、小说缺乏历史深度意识的发掘与反思以及叙事时空的自我束缚与模仿等方面。这严重削弱了小说反映时代与现实生活的厚度与力度,使得小说缺乏本应该体现出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9.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关于资产阶级权利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从来不占重要地位。但是,“四人帮”为了替他们的反革命政治纲领提供理论根据,授意原上海市委写作组炮制了一本以“资产阶级法权”①为中心的所谓《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本《政治经济学》从根本上篡改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全盘否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一本极其难得的反面教材。 (一) 这本《政治经济学》共五篇,分十五章,洋洋数十万言,长篇累牍,耍了种种手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以“资产阶级法权…  相似文献   

20.
传统观念认为法律天生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而在20世纪20-30年代美国法学界兴起的法律现实主义,否定了认为法律规范具有普遍性、确定性的传统观念,对美国正统的法律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美国法律现实主义对于法律的不确定性的主张,可以称之为对传统法学的一次致命性的打击。我们试图在学术脉络中凸显美国法律现实主义反确定性传统的法律观,力图揭示其所作出的学术贡献以及限于自身视角而难以逃脱的学术限度。这场“反叛性”的运动,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批判的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法律现实主义的消失正是它的胜利,因为法律现实主义的实际目标与任务,就是要突破人们对法律的旧有理解框架,打破已有的思维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