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有一篇讨论《诗经》的文字,被题为《孔子诗论》。《孔子诗论》中有大量的通假字。文中对《孔子诗论》中的通假字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指出了这些通假字在声、韵、调三方面所反映出的上古汉语语音的特点;同时也指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这篇讨论《诗经》的文字,在没有弄清它的真正作者之前,题为《诗论》最为确切。  相似文献   

2.
自《孔子诗论》(载《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出版以来,引起学术界广泛重视。整理者马承源先生认为这部竹书是孔子授诗记录,定名《孔子诗论》。学者们对此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述者搜集刊物和网站发表的文章,归纳整理,将有关《孔子诗论》作者的观点综述如下:(一)孔子说王齐洲教授在《孔子、子夏诗论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一文中,比较传世文献与《孔子诗论》对具体作品的评论,认为竹书《诗论》的立场和方法与孔子较为一致,竹书定名为《孔子诗论》是合适的。王教授引用竹…  相似文献   

3.
上博简《孔子诗论》有对《汤(扬)之水》的相关评论。然而《扬之水》在《诗经》中有三首,分别属《王风》、《郑风》以及《唐风》。《诗论》所论的究竟属于何篇,聚讼良多。通过仔细梳理历代学者对三篇诗作主旨的分析,并根据诗本身意旨,只有《唐风·扬之水》主旨是有关妇悡。《孔子诗论》中所提到的《扬之水》应属《唐风》。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在较为客观地把握竹简《诗论》诗学思想的基础上,将《诗论》置于一定的历史坐标中加以比较考察,来认识其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文章认为,《诗论》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篇诗学专论,是先秦文艺性诗歌评论的代表,同时也是中国文学批评若干重要思想的滥觞;通过与《毛诗序》的比较,可见《诗论》与《毛诗序》旨趣迥异,其文艺价值远胜于《毛诗序》,同时《诗论》也可能对《毛诗序》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文章还指出,《诗论》能为审视《毛诗序》历史公案提供若干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陈子昂的诗论是否带有复古倾向?他对魏晋六朝诗歌的贬低以至否定,应如何评价?他的诗论与诗作,在精神上是否完全一致?他的诗作,是否与六朝诗歌传统绝对无关?本文拟对这些问题略作探讨。一陈子昂的诗歌理论是以他的《修竹篇序》为纲领的,他的密友卢藏用撰写的《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又对其诗歌观点作了深得要领的阐发。读读这两篇序文,便能把握其诗论的内容要点和实质精神。  相似文献   

6.
为了重新认识孔子诗学理论,将出土文献上博简《孔子诗论》与传世文献《说苑》对比分析。分析认为,《说苑》引《诗》内容与传统理解中的孔子诗学理论相和,而从上博简《孔子诗论》中可以看出,孔子对诗的解读虽然有其实用性、功利性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从诗本身的意旨出发,揭示诗的文学艺术特质和诗人自身的情感抒发。从《孔子诗论》到《说苑》引《诗》,诗的教育功能与诗的艺术功能并重发展为偏重于对诗的教育功能阐发,对《诗》解释路径的发展趋势是清晰的。  相似文献   

7.
上博简《诗论》“《小旻多疑》”论其意旨的两句话似须重加标点,作为重文的“(?)”字当读若疑,并且其一字为句,其下之语是对于它的说明。这样句读的理由在于《小旻》一诗所涉及的“疑”有多种意蕴,并且“疑”字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多种用法,所以《诗论》作者将其意义限定而予以特指,以准确说明《小旻》诗的主旨。  相似文献   

8.
上海楚简《孔子诗论》中的《诗经》篇名用字与《诗经》通行本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裳裳者华》等篇名的分析,指出通行本《诗经》的有关篇名用字为正字。在出土文献的整理中不宜轻易改动传世文献。  相似文献   

9.
郭店简本和《孔子诗论》共同凸显了对“天命观”终极问题的叩问,强调了对“心性论”主体色调的抒发,表达了时“慎独”的真情追求。通过将郭店简本和《孔子诗论》置入相同的思想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与对读,证实了上述文献之间存在水乳交融的血脉关系,这两类文献正是“七十子”文化时段的产物,也是其学术取向“内圣化”的思想结晶。  相似文献   

10.
田丰 《东方论坛》2023,(6):135-145
臧克家发表于1939—1948年的四首诗作(《红白浆汁》《在轰炸中诞生》《那一天——有赠》《九行》)和两篇诗论(《生活的谣曲》《秋天,诗的季节》),未被《臧克家全集》以及其他臧克家作品集收录,也未被《臧克家年谱》《臧克家研究资料》等文献资料提及,当属佚作无疑。这些佚诗及诗论的发现,不仅有助于补全集之不足,也有助于我们全面而深入地了解臧克家此阶段的诗歌创作状况及其秉持的诗歌观念。  相似文献   

11.
科学活动是一个科学的认识过程,科学认识过程总是要伴随相应的方法,离开了科学方法论及其发展,科学的发展是不可设想的.本文拟从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发展变迁为线索,来探讨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清代是新疆多民族共存格局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新疆各民族进一步融入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时期。在新疆多民族共存格局形成和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屯垦是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该文认为,清代新疆屯垦,实现了清朝对新疆的统一,使得新疆与内地之间的政治藩篱不复存在,新疆地区的各民族共处于同一个国家之中,并在长期融合的基础上,新疆各民族形成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晚清庚子国变发生后,当时的小说家对这一重大时事投以了极大关注,有多部作品问世。不过因作者主体位置、关怀现实与世变角度的不同,以及艺术技巧的巧拙高低,诸多庚子事变小说呈现出不同的面目。从另一方面看,庚子国变小说相当集中地体现了当时民众对于这一家国劫难的认知和判断,反映了存在于底层社会的生动复杂的观念世界。同时,由于这一引起巨大创痛的时代变乱牵动心灵极广,故而也颇能由作品见出千百万生灵的血泪悲欢,以及时代人心、民族心理的趋向。  相似文献   

14.
在具体的情境下考察不同人际特质和依恋类型的合作互动情况,基于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到三点结论:(1)合作情景中的男女人际特质匹配基本符合Leary的人际环状模型结构;(2)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在人际互动中表现出不同的人际风格倾向;(3)不同依恋类型的男女配对的合作满意度不同,其中以双方都是安全型依恋的个体的合作满意度最高。  相似文献   

15.
从巴金的《家》到刘恒的《苍河白日梦》,中间悬隔着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反映的却同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和家族的总体面貌和文化特征。而由《家》的全知叙事和叙述者“大我”的定位,到《苍河白日梦》的私密化个人叙事,因其在叙事层面上的明显差异,表征出各自时代的政治与文化思潮的脉动。比较二者叙述角度的不同,可以看到叙事主体意识的变化背后所隐附的思想、文化、审美观念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6.
对人们日常会话中沉默所具有的交际功能及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所显示的特性进行分析,认为日常会话中的沉默并不意味着交际的失败或中断,相反它表现出多种交际功能。此外,沉默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内涵,不同文化群体的人并不总是能很好地理解对方的沉默所蕴涵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出研究沉默的交际功能的目的,在于帮助交际者更好地理解会话中的言外之意及未言之意,从而使交际更加顺畅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中-欧合作企业中的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欧盟在华跨国公司合作成功,既得益于双方战略合作关系在各个领域的良好发展,更有赖于能准确理解各方企业文化方面的基本差异,并能够从各自企业文化的背景、文化特点、员工行为模式等层面认识差异,通过较为系统的策略,卓有成效地推进合作后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只有根植于本位文化的民族传统,才能思考"花木兰"文化现象的本土文化原型和时空场景,弄清楚来龙去脉和文化变迁。本文以新文化地理学为思考背景,剖析"我者"眼中的《花木兰》历史场景、地理场景、民族场景、后现代场景等。并从异文化角度出发,认为"他者"眼中的《花木兰》有另类文化解读:美国人眼中的花木兰不同于中国人眼中的花木兰,她实际上是男人眼中的女英雄。在以西方国家的优势文化为主导的全球化冲击下,我们需要保持文化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融合,探索文化融合主题和共享,最后实现文化大同。  相似文献   

19.
日本刑法结果加重犯中的共犯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本,由于学者所持共犯理论根据不同,以及学者的立论角度不同,结果加重犯的成立范围迥异,这样对行为人的处罚结果自然也会不同。对于理论研究而言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对司法实践而言,这种情况就不利于司法实践的操作,可能会出现同罪不同罚,会使得刑法应用的严肃性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20.
欧洲"一体化"与"反一体化"运动是相伴而生的。在"一体化"进程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反一体化"运动总会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既有国家层面,也有政党、民众层面;既有坚决抵制而态度强硬者,也有总体上支持而部分持有异议者。"反一体化"运动的存在与发展,一方面有其消极作用,另一方面其积极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