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俄国1861年改革后,农民自治开始实施,自治成为农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农民自治受到政府的干预极少,村社能够保证农民的基本利益。农民自治运行的基础是习惯法,农民最看重的是公平观念,其原则包括平等、集体利益优先和劳动。习惯法规范着农民的日常法律生活,农民倾向于依靠村社和集体方式审理案件。随着农民自我意识的增长,农民的法律意识发生了转变,法制观念逐渐增强。自治的调节作用极大地稳定了农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1 9世纪至 2 0世纪初 ,俄国税制经历了从粗放到周密、从极为苛刻到相对温和、从征人头税到征财产税、从向农民和市民征税到向一切有收入者征税这样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是社会制度变迁的缩影。直接税和间接税是国家岁入的基本来源 ,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内涵、征税对象及二者比例的变化导致了征税重心的变化 ,不断增加间接税是税收跳跃式增长的基本原因。征税从以农民为主到以企业主为主反映了税收理念的深刻变化。俄国税种的兴废、税率的增减并无定制 ,随意性较大 ,常使纳税人负担苦乐不均 ,但税收的持续增长为财政稳定和实现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1861年改革以后,俄国迎来了工业化发展的高峰.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促进了俄国工业生产的高度集中和资本的高度积累,为俄国工业实现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转变提供了必要条件.这一时期俄国工业垄断的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19世纪70至90年代工业上升时期早期垄断组织的出现;1900-1903年危机至1909年工业高涨前夕卡特尔和辛迪加的广泛发展;1910-1914年工业高涨时期托拉斯的出现与发展.垄断所形成的经济条件对俄国工业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两者同时存在、相互交织.  相似文献   

4.
19世纪及20世纪初的俄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因肩负反对封建农奴制和抵制资本主义制度的双重任务而独秀于世界长篇小说之林.它重视文艺复兴和启蒙文学中冷静地观察、如实地描写、客观地反映社会面貌的现实主义传统,又表现出对充满人文精神的光明未来深深的求索.与西方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所宣扬的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决定人的原则不同,俄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作家承认个体的精神自主性,并把它凌驾于物质世界和周围环境之上,但不割断人和社会环境的联系,而是深刻地、精细地展示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海坤 《北方论丛》2015,(5):99-103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企业主阶层为代表的社会慈善活动,占据了俄国慈善事业的主导地位,俄国企业主在传统济贫、社会助养、教育、医疗、宗教等广泛的社会领域,进行了规模巨大、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其动机既有传统宗教伦理的道德导向因素,也有新兴资产阶级追求个人名誉、渴望社会认同和获取经济回报的现实利益诉求。企业主阶层的慈善活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社会再分配的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调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改变俄国社会普遍的反资本主义情结,其自身最终也随着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而消亡。  相似文献   

6.
研究俄国革命前能源结构的特点有助于揭示其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中的地位.所研究时期俄国燃料结构仍然以石油、煤炭、木材、木炭和泥炭同时并存,煤炭产量虽不断增长,但远不能满足于自身消费需求,不得不依靠进口,俄国的煤炭市场与欧洲的煤炭市场联系密切;国家通过关税限制煤炭进口措施得失兼有;导致国内煤炭市场供求失衡;在关税保护伞下的俄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尚显稚嫩.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建设法治国家和宪政国家事业的不断推进,适时开展税收立宪工作势在必行。我国应当在广泛借鉴其它税收立宪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国情,移植适合本国的税收立宪模式并加以改造。以确定我国税收立宪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王权主义可分解为四个面相的思想主题,即君主至"上"论、君主至"圣"论、君主至"尊"论和君主至"贵"论。西方近代立宪主义以保障"私自治"为其规范意蕴,同时也强调国家和权力的工具性价值。作为两种不同取向的政制安排,中国王权主义与近代立宪主义的分野主要体现在建构式思维与解构式思维、秩序与自由、整体与个体及"人情"与"法意"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自由主义之于俄国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俄语中,“自由主义”和“自由”概念有一个演变过程。官方自由主义是18世纪60年代始流行于俄国宫廷和上层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政治思潮和政治传统,对俄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自由主义在俄国只是势力强大的保守主义和政治激进主义的附属品,俄国自由主义主要关注的是具体实践,而不是理论创建,俄国仅仅是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李海坤 《北方论丛》2016,(3):97-102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入发展,俄国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传统的商人等级制度日趋瓦解,新兴企业主阶层在国家私营经济活动中渐居主导,个人社会身份提升。经济力量的增强和利益诉求,促使企业主阶层的共同体行动首先在经济领域展开,社会自觉形成,社会团体性增强,虽然深受专制政府压制,但其代表性组织机构仍蓬勃发展,阶层整体地位提高。在俄国资本主义危机加剧、革命斗争剧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主阶层开始组建政党、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并尝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其政治地位在临时政府时期达到顶峰。  相似文献   

11.
研究俄国革命前能源结构的特点有助于揭示其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中的地位。所研究时期俄国燃料结构仍然以石油、煤炭、木材、木炭和泥炭同时并存,煤炭产量虽不断增长,但远不能满足于自身消费需求,不得不依靠进口,俄国的煤炭市场与欧洲的煤炭市场联系密切;国家通过关税限制煤炭进口措施得失兼有;导致国内煤炭市场供求失衡;在关税保护伞下的俄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尚显稚嫩。  相似文献   

12.
洋货进口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棉纺织业,促使“纺”与“织”、“耕”与“织”的分离,进而带动中国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洋货进口迫使中国传统手工行业进行重组,在手工业中引入机器生产,带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洋货进口将中国市场囊括进世界市场体系之中,并使之成为世界市场的依附。以洋货进口为代表的外商对中国市场的渗透,带来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市场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3.
1843年上海开埠后,不仅很快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也成为东亚近代转型的枢纽.19世纪50年代日本开港前后,上海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并且已出现以上海为中心的种种商业资源向日本的流动.由于上海已成为欧美洋行的据点,其进出口贸易及种种商业模式业已成型,日本开港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大量重要的进出口贸易经上海转运欧美,成为上海国际中转中排名第一位的对象国,上海亦成为日本多重含义的中转地.随着明治维新后日本的飞速发展,上海对日中转地向外输出的意义逐渐减弱,转为由日本向内输出,成为另一层意义、另一种本末的中转.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带有本质性的变化。从横的方面来分析,这些变化是:(一)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到经济全球化;(二)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三)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化;(四)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五)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相似文献   

15.
俄国工业村的形成过程是其城市形成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下半期俄国享有城市地位的工业村甚少,而未享有城市地位的工业村众多。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村子升格为城市的程序非常繁琐;其次,取决于土地所有者和其他不动产所有者的态度;第三,工业村人口成分复杂,利益不一,难以形成一个声音;此外,农奴制残余的掣肘因素也不容忽视。工业村升格为城市的过程受阻迟滞了俄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郭丹 《北方论丛》2021,(4):158-166
俄国国家学派历史学家谢·米·索洛维约夫以《远古以来俄国史》的学术研究实践,影响并例证了 19世纪下半叶俄国史学的四个基本特征:从史料出发建构历史解释;以历史学为中心吸收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世界历史背景下,以融合东方与西方的视角建构俄国立场的世界历史解释;从时代出发开展世界历史研究.谢·米·索洛维约夫的历史学实践推动了19世纪下半叶俄国史学职业化的发展历程,成为凝聚俄国国家学派的中心,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俄国史学发展景观.  相似文献   

17.
柳若梅 《社会科学》2007,(8):160-168
嘉庆十年,在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广州出现了两艘不明国度的外船,这便是俄国精心策划、在环球旅行中从海上来华的"希望"号和"涅瓦"号,两船侥幸成功贸易后离粤,由此突破了中俄交往一直在北方进行的历史记录,引起了嘉庆朝内的波动。这桩历史事件背后隐藏着中俄政治经济立场的矛盾和中俄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文革"结束之后,随着权威意识形态经历了重建与逐步松解的动荡性变化,知识分子也同步经历了从"身份确认"到"身份超越"的艰难嬗变.作为知识分子灵魂的载体--当代知识分子形象由此也显得扑朔迷离,50年代到70年代无奈的"改造者"的身影开始被痛苦的"自省者"和迷乱的"萎顿者"所替代,表征出知识分子复杂而微妙的心路历程.异质性的复合形态是文革后知识分子形象生成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课题,而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争论是上述比较的主要表征.从哲学阐释学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争论是具体的,即二者是在特定时空限度内的争论.20世纪是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获得长足发展的历史时期,二者在巩固自身存在地位的同时,又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变迁和交融;但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政治生活领域,特别是政治价值构建中的矛盾却不甚明了.归结起来,政治价值的概念模糊性和二种思潮的本质差异性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对20世纪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和自由主义政治价值争论的基本图景拟从四个方面阐释,以期从政治价值理解角度提供一种分析中国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关系的具体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