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乏词义结构是指由英语中的乏词义动词加上其后面的名词词组所构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英语动词短语结构。从认知角度看,英语乏词义结构中的名词词组主要充当事件宾语,亦称为事件名词。在原型理论的视阈中,事件名词属名词范畴的边缘成员。在含有乏词义结构的句子中,事件宾语被提升为背景,能够得以突显。使用乏词义结构可以有效地传达出说话人对事件的情感,充分体现出意义的主观性。从功能的视角来考察,英语乏词义结构可以用来构成概念语法隐喻,体现概念功能。在特定语篇中,这种结构具有衔接的功能。此外,英语乏词义结构还可以使用限定性的词语将事件名词所表述的行为进行限定,从而实现语言的有界化。 相似文献
2.
王夫之《说文广义》在汉语词义研究理论上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平权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24(5):10-16
王夫之《说广义》着眼词的形义变化。词形方面,他揭示出形义相近相关字的内部关系,正定字形;词义方面,他揭示出词义变化的内部或外部理据以及一些词义与汉语化的特定关系。对于词义之间体用关系的认识,是他在汉语词义理论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周瑞英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12)
英语词义复杂多样,呈现出多样性、层次性、变化性、和民族性等特点。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范畴等级理论、隐喻理论以及认知域理论等阐释了英语词义的特点。词义的多样性源于词义的不断变化发展,而词义变化发展以及词义层次性的内因是源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是人类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词义概念化的过程也因其特定的社会环境而显现出民族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概念义素与功能义素的不均衡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兴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6(2):32-38
义素是义位的组成要素,也是最小的、有区别意义的语义单位.义素可根据语义表达中的不同作用分为概念义素和功能义素.所有的义位都含有功能义素,大部分义位既含有功能义素又含有概念义素,而少部分义位只含有功能义素而不含概念义素.概念义素和功能义素对义位组合都很重要,离开概念义素则无法表达语义内涵,离开功能义素则无法组合为更大的语... 相似文献
5.
"开X"类开始义动词的词义衍生与类推造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建民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21(2):27-30
“开X”类开始义动词。其结构为“开_”,多为动宾式合成词,共同的核心语义为“开始某项活动”。“X”为名词性语素与动词性语素。语义表示工具、处所、时间、动作等。其产生发展的来源一是利用已有的“开X”类动词衍生新义,二是利用“开X”类动词的格式类推创造新词。这类动词的不断产生是为了语言更加丰富,表达更加准确与生动。 相似文献
6.
吴建伟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0,(4)
对《左传》采录的《诗经》中的诗题、诗句、诗论,以分类系年的方法,进行了穷尽式的结构性排比,从而形成了一个用“断章取义”为线索,探求《诗经》本义与旁义的参照系统。 相似文献
7.
英语乏词义结构由一个不表达含义的动词加上一个名词词组所构成,而这个结构的主要意义由这个名词词组来传达。本文拟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对这种极具特色的动词短语结构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揭示英语乏词义结构在功能语言学中的特点以及为它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研究表明,英语乏词义结构具有构建语法隐喻、促进语篇衔接和连贯及其实现语言结构有界化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彭巧燕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92-94
王船山的《说文广义》首次以专著形式研究词义引申。其词义的注释方法、体例和所用术语都与《说文解字注》有诸多相似,关于词义引申规律的论述,二者也所见略同。鉴于《说文广义》在词义引申理论及方法上的创见,语言学界应将之纳入汉语史并确立其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9.
文章选取《说文》中6个表示人体名称的形声字,从该字的源义素是声符字的本义和源义、引申义和假借义三个方面,通过声符系联,得出各个字本义与源义之间的关系,力图为科学汉语字源学的建立提供经过系统整理的文献材料和论证阐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孟子>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句,之为动词是成立的.无耻矣中矣表单功能,无耻矣应该释为没有耻辱之事了;无耻之耻只能是在表示一个变化中的事件,才可以同其后的无耻矣组成合乎逻辑的条件复句;相反,如果视其为定中结构的短语,则不能满足跟无耻矣相搭配的条件,前后语义上不能建立任何关联.传统上将无耻之耻,无耻矣译作由没有羞耻之心到有羞耻之心,便没有羞耻之事了是没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裸”族词语的语义演变——基于原型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林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3):64-67
文章主要从原型理论的角度来论述"裸"族词语的原型效应,分析其演变形式并揭示其演变的社会、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2.
葛佳才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32(2):124-128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代表着当前古汉语虚词释义的最高水平。不过仅以副词尤其东汉副词为参照点,《词典》相关条目也存在描写不纯、说明不全、分析不准、今译不妥等释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胡文静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34-137
由第二人称代词"你"和实义动词"说"组成的"你说"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具有特殊的用法。"你说"由表示行为的意义演变出表示认知和篇章的语义,作为话语标记的"你说"具有强调和突出所述命题、确认前述命题、表明发话者的主观态度和引发新话题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汉语高频连动式双音词的研究发现,连动式双音词内两个动词性语素具有不同的论元结构特征。根据论元的数量,连动关系可分为以下类型:包含一个论元的、包含两个论元的、包含三个论元的。其中,包含两个论元的连动关系可细分为3个小类,包含三个论元的连动关系细分为7个小类,而且词语的数量分布与子类型数量分布之间不具有对称性。 相似文献
15.
"被"字句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昕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2):93-95
“被”字句作为现代汉语语法中特殊句式之一,其句型结构规律及特点的研究已较为系统、深入,但对于“被”字句所表述的语义和语用方面的问题论述相对较少。“被”字句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丰富多样,探讨其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主要是为了适应语言表达的需要,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种特殊句式。 相似文献
16.
“门”族网络新词及其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坤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74-78
自震惊世界的水门事件之后,"门"族新词凭借着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成为又一颇具势力的网络新词族。本文旨在探求"门"源及"门"义的过程中揭示"门"族网络新词的衍生机制及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心理,同时进一步推动新词新语特别是汉语外来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杨萌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78-81
从三个方面对中西名实观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强调文化背景、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是造成中西名实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旨在说明中西两种文化不同的特质,也凸显了语言哲学具有全人类性。 相似文献
18.
杨永成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3-10
合肥方言"子"尾词和"头"尾词比较丰富,代表安徽江淮方言词汇的一种典型特征。其中"子"尾词以两字组、三字组为主,"头"尾词以两字组居多。"子"尾词词性大多为名词,也有少数是代词、数量词、动词或形容词;"头"尾词分别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词缀"子"在"子"尾词中主要用来表达说话人"指小增恶"的主观评价态度,词缀"头"在"头"尾词中分别表达"指小增恶"、事物发展的势头或来由以及某件事是否值得去做等多种功用。 相似文献
19.
曹明升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5(2):203-207,211
由于对词体特性尤其是对宋词与宋以后词的音乐特性存在不同的认知,清人展开过作词要不要协律的争论,最终以协律论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清人通常取唐宋旧词中词名相同者相比勘,以得每一调之规范。其中以《词律》与《钦定词谱》的成就最高。这些格律谱不仅被用来指导创作,而且成为清人廓清词之体制、维护词体特性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0.
王诗博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35-137
由副词"这么"和动词"说"构成的"这么说",在言语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且用法特殊。它由表示"言说义"演变为表示"认为义",并进一步演变为话语标记词。作为话语标记的"这么说"在语篇中具有衔接、接续和确认的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