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斯汀对感觉材料理论的驳斥是他运用语言探究方法检查传统哲学论证的一个典型范例.他认为“我们是感知物质事物还是感知感觉材料?”这个传统知觉问题本身似是而非,而建基在“依据错觉的论证”之上的感觉材料理论则包含大量迷惑人的谬误和各种隐藏着的动机.艾耶尔所表述的论证包含许多语词上的误用或滥用以及诸多对知觉事实的错误概括,其真实动机就是要把现实世界观念化或虚幻化.奥斯汀对感觉材料理论的驳斥并非仅具有否定意义,在批驳感觉材料理论过程中,他还在知觉对象、知觉方式、知觉描述、经验性质等方面提出正面的观点.他的观点至少校正了我们思考知觉问题的框架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古今中外有许多哲学家都谈到“不可说的东西”,特别是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开列了一系列“不可说的东西”的清单 :逻辑形式、主体、世界总体、人生伦理、客观存在 ,等等。其实 ,从哲学基本问题和语言层次的观点来分析 ,这些“不可说的东西”并不神秘 ,我们的语言有相对地表达这些东西的方式 ,同时又有其局限性。理解语言的逻辑机制是解决许多哲学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大部分时代的大部分哲学家眼里,感觉被确认为认识主体从外部对象摄取和摹写那些生动的、表面的信息材料的能力。不过也有那么几位哲学家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试图表明:感觉实际上是一个远为复杂、更加高级的认识过程;感觉与感觉对象的性质之间,既有天然的一致性,又有天然的不一致性;感觉不仅仅是一种“摄影活动”(直观对象),而且更是一种“创作活动”(规定对象)。在这些哲学家中,德谟克里特、霍布斯、洛克是最突出的三位,其表现就是有关感觉对象的“两种性质”的学说。这类学说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不仅不断接受着科学的检验,而且它对一些后来的大哲学家(比如康德)也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某种意义上,尼采不是一个严格的哲学家,因为他不去追求体系的完满性。他给他的学说打上极端的个人主观色彩和激情的标志,别的哲学家小心翼翼地避免或掩饰这一点,而尼采则张扬它,且引以为自豪。他宣称自己的哲学是“悲剧哲学”,他自己则是“第一个悲剧哲学家”。确实,透过尼采的哲学语言,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动,那是酒神式的哲学激情在向我们的心灵讲话,它大胆、率直、甚至狂妄,迥然不同于那些四平八稳的学院讲章。然而,只要你肯抛弃偏狭的定见认真地倾听,你就会发现弗里德里希·尼采是一位值得认真对待的严肃的思想家,他的“悲剧哲学”即使在今天也是富有研究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对于洛克的“两种性质”学说,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观点认为:洛克是个不彻底的唯物论者,因为他把“第二性质”,即物体表现在我们感觉中的种种质的特征(声、色、味等)看作纯属主观性的东西,否定了“第二性质”的客观性。在认识论上,这  相似文献   

6.
《知识问题》的主题是哲学的怀疑主义,它的原因和治疗。艾耶尔指出,哲学家对知识的可能性曾经提出了若干问题。他认为第一个问题是在“探索确实性”的情况下产生的。他说,哲学家假定除非一个陈述是无可怀疑的,它就不能被认识到是真的,于是就寻找一些完全确实和“无可怀疑”的东西起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经验论认为经验知识具有一个自我确证的、非推论性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感觉材料。塞拉斯批判了这种所与神话,打击了“给予心灵的东西”和“心灵加进入的东西”之间的区分。没有任何给予经验的东西能够独立于概念能力的获得而对我们的信念和关于世界的看法提供讧成作用。经验知识所对应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一定的语言体系中的位置。作为表达观察的殊型(tokens)的权威性来自于类型(types)。塞拉斯对传统经验论的实用主义式的批评勾画出了一幅不同于古典经验论的关于感觉、知识和世界关系的图景,这为后分析哲学和实用主义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我们只有一个世界,一个由语言和世界共同构成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实践的和历史的。  相似文献   

8.
兰戴尔评述关于出席威尼斯第12次国际哲学代表大会的苏联哲学家的论文和报告时,断言“与晚近最流行的哲学相比……苏联哲学和不少的美国哲学有很多主要学说是共同的。”他在结束时说:“至少它们都是旧式的‘进步’哲学。而且,除了西德尼(?)胡克之外,谁能说它们不是同样‘合理’呢?”。我请美国哲学家根据兰戴尔在评论中引用的材料以及我将在下面提出的材料,自己去确定一下究  相似文献   

9.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评这本书说,没有一个哲学家能象罗素那样愉快地否定自己早期的著作。关于他第一部理论著作《论几何学的基础》,他现在写道,“我不认为在这本早期写的书里有任何站得住脚的东西。”谈到在它不久以后写的一篇论数和量的文章,“我现在看来纯粹是废话。”他在1896—1898年写的关于物理学哲学的文章似乎是“十足的胡扯”。那本现在还有读者购买的“家庭大学丛书”版的《哲学问题》,他倒认为“里面有不少地方自己还是相信的。”在收入本书作为附录的一篇论“罗素哲学”的未  相似文献   

10.
现代的趋势一直是放弃那从未适当规定的感觉材料的概念,而回到常识的素朴实在论去。我不想对这些敌对的理论有所裁决,也不想对它们提出一种代替物。我要提请注意的问题是:它们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理论。它们是不能用观察检验的。由此产生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种哲学争论并不是有关事实的争论,至少不是在坦坦白白的意义上的争论。它们毋宁是有关事实被分类的方式的争论,因此,也可以说是有关构成一个事实的东西的性质争论。对于世界不依赖于我们对它的思考和谈论而存在这一点,尽管我没有什么异议,但是我们所感知的这个世界,总有一部分是我们描述系统的一种作用。我以为对知觉材料提出一种中立的描述,亦即提出一种对被感知的东西的地位不作任何约束的描述是可能的。把哲学说成是对语言的一种探究,近来已成为风尚。据说,哲学家正在做的或者总是应当做的就是去探讨词的用法。在一定意义上这是对的,但也会引起误解。我们有时说到某一问题是纯言语性时,意思是说它微不足道;有人错误地认为哲学问题作为言语性问题来表述,指的也是这个意思。但是,有一部分应当由哲学家自己负责,因为他们对估计他们探究的影响过于谦逊了。哲学中的语言运动的伟大功绩之一是它把注意力集中于语言本身的问题。我并不以为我们目前就已经有了一种满意的语言理论,但我们正在循此前进。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试一试弄明白:是否存在着能把主客体联合成一个概念结构的哲学?在我研究了物理学之后,马赫的哲学在这方面使我大吃一惊,因此我转向实证论,因为马赫是一位哲学家中的杰出代表.之所以这样使我吃惊,是因为马赫的意图是:如果说感觉是唯一基本的存在,那么就大可不必去理解主、客体.马赫称“感觉”为“要素”.并且他还让人们理解:做为要素的感觉不是主体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客观的、第一性的.说实在的,我觉得这个理论不够明确.反对这个理论的意见之一是:我们常讲的,能给我们知识的那些事物,如果用哲学语言表达的话(马赫的),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称那些实际存在为感觉.并且用马赫哲学语言表示的规律——不仅是表示真实感觉之间的联系,而且还常常表示各种可能感觉之间的联系,这样一米就能使我们预测感觉,即经常可以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情.于是企图弄明白马赫思想的真理性和错误何在的想法,就把我们引到这样的问题:“如何实现上述马赫的可能性的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学术界首次系统地研究和评析了当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梅洛-庞蒂的“含混哲学”──他在重大哲学问题上调和与折衷的方法,指出他将物质与意识、主体与客体平行起来,貌似处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上,实则已倒向主观唯心主义;他的知觉论错误地认为世界与主体是互相投射、互相印证的关系,错误地认为只有为主体所知觉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存在,远离主体的客观事物则毫无内容。他的辩证法虽然有科学的因素,但由于过分强调动态性,容易陷入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走向辩证认识的反面。  相似文献   

13.
和摩尔①有着密切交往并对摩尔及其哲学有着深刻洞见的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摩尔作为一个哲学家,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摧毁”那些对于哲学问题的“不成熟的解决”。②当我们读完摩尔的名作《伦理学原理》之后,就会感到维特斯坦言之不谬。在这部著作中,摩尔熟练地应用语言逻辑分析的方法③,剖析和批判了古典伦理学的主要观点。摩尔对古典伦理学的根本批判在于,他认为古典论理学的各家各派都犯有一个共同  相似文献   

14.
作为分析的哲学活动,其正式被承认的功能之一,据说是要揭露概念和语言上的混乱。并没有一般“艺术”这样的东西,并没有客观的审美事实和“审美对象”这样的东西,并没有普遍适用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判断。而且,也没有“美学”这样的一个领域。美学上的种种概念,不应当在美学研究开始之前就原封不动。我赞成当代分析派著作主张各门艺术多元论的理论。我的一个想法是:新的分析方法也许并不完全对;相应地说,旧的方法可能并不完全错。分析主义者抨击和揭露过去美学思想中大量流行的许多概括,认为它们是虚伪的或浮夸的,这一批评是对的。但他们认为这些概括之所以是错的,就因为它们是概括,这是错误的。当一个优秀的哲学家进行美学研究的时候,他是不能不进行概括的。在我看来,主要的结论似乎是:分析哲学家们在他们自己的美学实践以及在他们对于传统美学的评判中,忽视了在概括与过分概括之间的一个简单然而十分重要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如怀特海所说,“哲学材料是现实世界,包括我们自己在内。”但是在西方思想史上,特别是在笛卡尔以后时期的思想史上,哲学家对“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现实世界感到难以提出一个一般的描述。往往完全不考虑到个人——意思是说,个人并没有本体论的特征——要不然就把个人“归结”为某种被认做是更加基本的其它特征。苏格兰哲学家约翰·麦克缪雷(John Macmurray)在他过去三十年出版的全部著作中,却争辩着这个相反的命题,即个人实在  相似文献   

16.
在近代哲学史上,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那就是,实践观决定认识论的性质和特点。即在不同的实践观的基础上所建立的认识理论性质不同,特点不同。本文仅对此问题述一浅见。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什么是认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文中指出:“唯物主义承认‘自在客体’或心外客体,认为观念和感觉是这些客体的复写或反映。”又说:“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不言而喻,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所谓认识是一种反映,是人脑对客观世  相似文献   

17.
从几点疑问说起“文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文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相当流行的说法,颇令人迷惑不解。文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课题,正如哲学上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一样。历来的哲学家、美学家、文艺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求和论述。有的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有的从文艺发生学的角度,有的从文艺社会功能的角度,有的从美学的角度,于是产生了许许多多、五花八门的学说,诸如“摹仿”说、“影子”说、“表现”说、“神话”说、“宗教”说、“情欲”说、“游戏”说、“劳动”说、  相似文献   

18.
曾经对维也纳学派起过很大影响的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1889—1951),恐怕是英国资产阶级哲学界目前讨论得最多的一个哲学家了。由于他的学说过去在国内介绍得还不多,我们在本期特地选择了三篇论述他的哲学思想的文章。另外选择的一篇书评“热情的哲学家”,虽是评述三本研究维特根斯坦的著作,却提供了一些关于维特根斯坦的身世和其他方面的材料;这些也都可以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 现在我们常讲的“本体”(substance),是一个翻译名词,有时也译为“实体”。在我国古代,也有“本”、“本根”、“体”、“本体”、“实体”、“体用”等名词。在哲学史上,“本体”观念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中国和西方,本体一词在不同的哲学家的著作中有不同的含义。中国所固有的本体观念是谁最早提出来的?北宋晁说之讲:“体用本乎释氏。”(《困学纪闻》引)清初李顒也说“体用”二字出于佛经,出于惠能。近人也有认为“体用”观念始于王弼。这些说法都不准确。本文想考察一下中国哲学中本体观念的源流,以及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与西方哲学的本体观念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作为一个辩证法哲学家,他把世界看作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也把认识看作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发挥了认识是“园圈”的思想。 黑格尔的园圈论和他把科学、哲学看作是一个严密的客观体系是一致的,他在讲到哲学时,认为:“哲学若没有系统,绝不能成为科学。没有系统的哲学理论,只能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