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作者认为劳动力供求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发生作用,因此,必须准确计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规模,预测两者的发展趋势,经常注意调节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作者分析了造成我国目前待业问题的各方面的原因,指出劳动力的供求矛盾中,劳动力供应过度增长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需求不足则是次要方面。 作者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待业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一个带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在我国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国企改革、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猛烈冲击的背景下,就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仍非常突出:就业压力激增,总量性矛盾十分突出;结构性矛盾和区域性问题凸现;就业人群中弱势群体不断增加;农业就业空间不断缩小,农村劳动力供求矛盾加剧;资本与技术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对劳动力实施挤压效应,加剧了就业困难。因此,我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通过观念更新与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3.
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最具紧迫性的任务,而黑龙江省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更为突出:一是劳动力总量供求矛盾突出;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三是困难群体再就业矛盾突出,同时还存在着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民进城打工同时并存的态势.而就业及再就业工作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百姓提高和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主要途径,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自觉性和更大的努力,从加强组织领导、调控宏观经济等方面积极做好就业及再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4.
结构性失业将成为我国加入WTO后的主要失业形式。加入WTO后,结构性失业将面临着诸如劳动力供求矛盾尖锐、素质偏低、城镇化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农村剩余劳力大规模转移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借鉴发达国家解决结构性失业的经验,必须采取以统筹兼顾、多条腿走路为思路的若干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结构性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5.
女性实现其劳动就业权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为三类,即起点公平的问题、过程公平的问题以及结果公平的问题。保障我国女性劳动就业权益,有利于改善女性劳动者的弱势地位;提高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培育和发展;缓和劳资矛盾,改善女性劳动力低成本的恶性循环。保障我国女性劳动就业权益的措施有:保证女性参加劳动力市场竞争的起点公平;消除女性参加劳动力市场竞争的过程不公平;缩小女性参加劳动力市场竞争的结果不公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政府机构改革,未来一段时期内,广西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存在,目前全区下岗职工已达26万,就业形势相当严峻。面对如此多的下岗富余人员需要再就业,国有经济已无能为力,大中型企业要“抓大放小,减员增效”;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由于机构膨胀,面临精减和转换职能难以吸纳劳动力;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系统等部门是知识密集型部门,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限制了普通劳动力的介入,因此,要实现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必须进一步调整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一、个体、私营经济是…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失业现象。在我国,失业主要有经济运行中的失业和体制改革中的失业两种类型。目前,劳动力市场的特点是:劳动力供大于求、城镇富余职工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迫切需要转移、结构性失业突出、扩大就业与提高效率间存在矛盾。解决问题的途径是:通过宏观调控实现充分就业;发展经济增加就业量;发展第三产业;尽快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建立劳动力市场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劳务输出等。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基础需要进一步加强;农牧民外出务工的信息平台不健全;农牧民外出务工的权益保障机制不健全。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加大富余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力度;进一步健全权益保障机制;构建和完善外出务工农牧民回乡创业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面临着诸多社会矛盾和冲突:政治领域中的集权与分权、法治与人治;经济领域中的新旧体制摩擦、利益差别的扩大、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文化价值领域中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机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实现三个文明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深入研究劳动力这一商品的特殊性,正确认识和处理因其特殊性而产生的各种矛盾,是确保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健康发展的关键。与一般商品相比,劳动力与其所有者的劳动者具有不易分离性;劳动力的生产具有分散性;劳动力生产过程具有复杂性;劳动力的质量具有可变性。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建立和强化劳动合同制度;制定和健全就业条件法规;改革和完善工资管理制度;改善和加强劳动组织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随着同民经济的发展处于变革过程中,并影响劳动力的转移。研究经济结构变来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这在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的我同,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农业就业结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转换经济结构包括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两个方面。产值结构指农业产值与非农产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份额。就业结构指农业劳动力与非农产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中的份额。经济结构变革的核心是农业产值份额下降,非农产业产值份额提高,即产值结构转换和农业劳动力份额下降,而非农产业劳动力份额提高。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2.
土地资源的管理及人地矛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已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人地矛盾,再作为支撑经济现代化的第一次产业现代化即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中,表现为农业生产中劳动力的素质与改造传统农业迫切要求的矛盾加剧;土地资源的管理,主要是耕地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已不适应农业进一步发展;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原本已是人多地少的基础上,人口每年以千万人的规模递增,而耕地面积每年以百万亩的速度递减,这种太地数量上矛盾的日益突出。以上三个层次上的人地矛盾是我国实行两个转变的历史转轨时期的特有情况,即人(农村劳动力)本身…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构性矛盾是影响当前山东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应从调整结构尤其是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寻求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为此,应加大技术支持,注重高新农业发展,提高农业劳动效率;加快第二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我省棉花生产大幅度下降,而棉纺工业却大幅度上升,棉花供求矛盾越来越尖锐。解决这个矛盾增加棉花产量是根本的,但是,严格控制盲目发展棉纺工业也是必要的。本文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对严格控制盲目发展棉纺工业提出我们的意见。(一)棉花供求的基本情况1985年以来,全国棉花资源一年比一年紧张,目前供求矛盾十分尖锐,江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汪华 《南方论刊》2007,(12):18-20
我国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现行就业制度存在较多的问题,不能适应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发展。因此,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机制整合的就业安全体系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现实任务。建立整合的就业安全体系,关键在于加强就业促进机制、失业预警机制和就业保障机制的协调。  相似文献   

16.
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二者缺一不可,而且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劳动力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由于解放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就业已经成为一个紧迫问题;而劳动力生产速度又快于人口生产速度,以致新增劳动力与新增就业手段(由物质资料生产提供)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在探讨解决我国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时,更应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劳动力就业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五”期间 ,贵州劳动力总量逐年增长 ,供给结构改变 ,就业结构得到调整 ,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为解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 ,未来 1 0年贵州经济应保持适度增长 ,加快城市化步伐 ,积极发展中小企业、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小城镇转移 ,积极组织向省外输送农村劳动力  相似文献   

18.
张毅 《西部论坛》2001,3(2):8-10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应大力发展。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基本思路是:大力发展“绿色蔬菜”;大力发展特色蔬菜和精细蔬菜;大力发展创汇蔬菜。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大科技兴菜力度;抓好流通,抓好精加工、深加工;做好良种的供应工作。  相似文献   

19.
论科教兴国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教兴国是党中央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建设宏伟蓝图而作出的重大部署,对促进我国经济的振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科教兴国的关键在于依靠教育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并最终实现经济的飞跃。而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和熟练劳动力相对匮乏的矛盾。如何有效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彻底改变我国生产率较低的局面,就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走出职教发展的误区,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功能,为科教兴国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来稿摘登     
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 常春风(山东经济学院计统系)指出,一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与投入流向效益更高的产业之间的矛盾。二是耕地锐减与人口激增的矛盾。三是农业科技增产潜力巨大与科技投入不足和进步缓慢的矛盾。四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竞争激烈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五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期望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须采取以下对策:①加快建立市场化的农产品流通新体制。②大力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③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加速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④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⑤建立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意义 姚宏志(发徽师范大学党校)认为: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解放、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开启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先河,不仅使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既维护了农业合作化以来集体经济成果,又探索了与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力相适应的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既是对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单一集体经营体制的扬弃,又作为合作经济的一个经营层次而长期存在。③家庭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