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辽金及契丹、女真史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于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九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召开,会期五天.出席大会的有正式代表107人,列席代表39人.本届年会,由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赤峰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主办.赤峰市政府为开好本届年会,拨出二万九千元专款,并且把开好这届年会,做为本市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的一项重要内容,给予了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李桂芝 ,女 ,汉族 ,1 941年 9月出生 ,辽宁省黑山县人 ,中共党员。 1 965年 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并留校任教 ,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 ,中国元史研究会、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北方民族史的教学与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百余万言。其专著《辽金简史》从中华民族多元发展的客观事实出发 ,以深入浅出的文风 ,概述了辽金两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民族关系等诸方面发展情况 ,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好评 ,获 1 997年度华东地区 (八省市 )优秀教育图…  相似文献   

3.
9-15世纪间居住于新疆及河西走廊地区的回鹘人佛教文化昌盛。在与北方民族(如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的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回鹘佛教也随之为这些民族所接受。尤其在蒙古统治时期,回鹘佛僧地位甚高,他们或充当皇帝与藏族喇嘛教帝师之间的翻译,或充当蒙古皇室贵族的老师,或传扬弘化佛教,深为蒙古统治者所器重。他们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契丹、党项、女真,尤其是蒙古古代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8,(1):F0002-F0002
简历 任爱君,男,1962年6月生,赤峰市松山区安庆镇人,汉族,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教授。现任赤峰学院历史系副主任(主持工作),兼任北方民族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契丹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理事、内蒙古历史学会理事、内蒙古青联委员、中国蒙古史学会会员等。  相似文献   

5.
公元10至14世纪,北方草原游牧渔猎民族契丹、女真和蒙古先后建立辽金元三王朝.辽金元统治沈阳(辽金称“沈州”、元称“沈阳路”)时期,该地区民族聚合杂居,互为影响,致使其地域文化呈现出新的特征,诸如:城建文化渐趋完善,儒家文化传承弘扬,宗教文化多元共存,艺术文化“胡汉交融”……辽金元时期沈阳地域文化之成果,为构建现当代具有东北特色的沈阳大都市文明,从文化累积层面,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6.
2012年8月20日至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内蒙古博物院、赤峰市人民政府、赤峰学院主办的契丹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赤峰宾馆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张昌东,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会长宋德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风翥,内蒙占博物院院长、内蒙占契丹辽文化研究会...  相似文献   

7.
契丹、女真,是中国古代北方颇有影响的两个强大民族,他们先后在大半个中国的领土上建立了辽帝国和金帝国,统治中国达三百多年。契丹与女真人勇敢、强悍、能骑善射的民族特性,是跟他们开展经常性的体育活动分不开的,辽金的体育项目丰富多彩,以骑射为核心的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也强健了身体,同时又促进了经济活动和军事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大同作为辽金王朝的陪都西京,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辽金王朝的重要军事中心,同时也是中国北方的军事重镇。作为辽金王朝的重要政治和文化中心,西京大同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也是契丹和女真民族封建化的历史以及是中国中古时代民族融合进程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从中原文化对契丹、女真民族文化的影响及契丹、女真文化对中原文化影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辽金时期契丹、女真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法律文化、伦理文化、宗教文化、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等方面。契丹、女真文化对中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活习俗、畜牧经济、民族性格、音乐舞蹈等方面。文化的认同是文化抉择的前提、是民族和谐的基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考证了我国古代北方各族,即匈奴、乌桓、鲜卑、契丹、突厥、回鹘、吐蕃、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在当时普遍流行的各种辫发发式。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自古以来文化上的密切交流。  相似文献   

11.
契丹是我国北方古代游牧民族之一,在公元4世纪,即西晋、南北朝时期,即居住内蒙古潢河一带。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诸部落,建立契丹王朝(亦称(辽朝)。公元1125年,传至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所灭。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亦于公元1218年被蒙古帝国所灭,至此,契丹王朝在历史上绝迹。公元十三世纪,蒙古军忽必烈率领十万大军南征大理,随蒙古军中有不少契丹将领和士兵,都英勇善战,他们为统一和捍卫祖国的西南边疆立下不朽功勋。 元亡后,不少契丹将领和士兵便落藉云南。据调查,契丹后裔多分布于滇西南大理、保山、临沧和德宏、西双版纳等地州一带,而聚居于施甸县及邻近的保山、昌宁、永德、龙陵各县,人口约15万人。其中一部分自称为“本人”已归属于布朗、阿佤、彝族、基诺等族外,另一部分聚居于坝区的“本人”,则纯属契丹后裔。 据《元史》、《明史》和宗谱记载,随忽必烈南征是契丹人忙古带副元帅,其后裔皆阿姓,后改莽姓,到明万历  相似文献   

12.
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在中国北方崛起至统一中国之际,他们采取了大规模的接收汉文化的政策。这样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也为他们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统治者所执行的开放政策,为中华民族之间的文化大交融提供了小气候;先进的汉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相互输血具备了大气候.本文通过契丹族天文学家耶律履,耶律楚材和石抹氏在金、元时期的学术活动,阐述了契丹人在中世纪中华文化大交融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辽金史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6月2日至6日在沈阳市召开。到会的有来自北京、上海、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省、市、自治区从事辽(契丹)金(女真)史研究、教学和考古工作等方面的代表50余人。 会上着重就辽金两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会议指出,就当时的实际情况看,可以说辽金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南北朝,对于祖国历史文化上特别是民族融合、经济、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辽金存在的三百年期间,祖国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概括地说,辽金的历史作用,最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草原上建置城寨,沟通了长城南北。第二,开发建设了祖国东北、北方,稳定了祖国的疆域。第三,承袭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思想和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辽金元三代的契丹、女真、蒙古人中有“烧饭”、“抛盏”祭祀之俗。对此清末大学者王国维和当代的陈述、贾敬颜、蔡志纯、宋德金等先生都曾撰文论述。但由于史料缺乏及此俗的流传演变等方面原因,其中有些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释。本文中拟就“烧饭”与“抛盏”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问题,阐述愚见,就教于各位。  相似文献   

15.
、〔说明〕括号内为:〔期号叶总期号)一页码号〕 一、红山诸文化研讨中国古代尚老崇祖文化论略…………………··。。………··韩永年 田广林(2·(30)一1)赤峰郊区孤山子古代遗存调查记………………………·,…………·王惠德〔3·(31)一13赤峰红山文化学会成立大会开幕词………………………………·,…·苏赫(4·(32)一1〕关于赤峰红山文化学会工作的意见…………………………………韩永年[4·(32)一1〕关于夏家店下层文化古城的几个问题…………………··,………… 王惠德〔增刊一83〕 二、辽全元史研究论辽代对儒释道的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国学大师和文化巨人。他在美学、诗词学、戏曲史、甲骨学、敦煌学、古器物学、中国上古史、辽金元史和历史地理等学术领域,都做了开拓性的贡献。他尤其精于史学考证,在古代历史地理研究、西北历史地理考证、古代游记行记校释及治学方法等方面,在历史地理研究中都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第四次学术讨论会,经过五天的学术活动,到今天圆满地结束了.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正式代表107人,列席代表39人,共146人.其中既有老一辈的专家学者“又有近年在学术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中青年学者.会议收到论文65篇,(另外有些论文已在《辽金史论集》上刊出,未统计在内).收到各单位赠送的书刊18种,其中书8种,期刊10种.  相似文献   

18.
辽宁地处祖国东北,这里曾是契丹、女真和满族的故乡,也曾是辽、金、清几个王朝建立统治的地方。为了利用地理和资料的方便条件,加强对这些少数民族和地方政权的历史研究,辽宁大学历史系在粉碎万恶的“四人帮”以后,将原来的清史研究室扩大为辽金清史研究室。  相似文献   

19.
科尔沁草原是辽河文明的发源地,也是马背民族的摇篮。这片草原曾经是东胡、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古代北方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科尔沁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文化,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货币文化资源。近年来,科尔沁博物馆加强了货币搜集工作,现已有藏品万余种,有的铜币窑藏达数百公斤之多,这里择其清代二种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20.
查干湖、月亮泡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经是辽代皇帝春捺钵之地,辽金时期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物。这两处是从契丹捺钵、金代女真"春水"、"秋山"一脉相承下来,如查干湖冬捕就明显地体现了辽金游猎之遗风。本文通过对辽金时期查干湖、月亮泡的渔猎文化的描述,试图把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以期对东北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有益资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