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吴敬梓妙对天成古典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幼时非常聪明。一次,有客人来拜访他的父亲,吴敬梓侍立一旁。客人问他:“听说你聪明机敏,我出个对联,你能对得上来吗?”  相似文献   

2.
陈斐  张蕾 《现代妇女》2014,(3):26-26
《儒林外史》中对明清时期的教育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其中,对于教育目的,吴敬梓有着自己的看法,同时也给现代教育深刻的警告。  相似文献   

3.
吕贤平 《国学学刊》2022,(2):79-91+139-140
清初士人游幕之风渐起,至乾隆朝已十分盛行,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士人难免裹挟其中,士习学风多受影响,命运遭际也由此呈现。吴敬梓生活于康雍乾三朝,对游幕士人多有体察,文士游幕在《儒林外史》中或隐或显,成为小说文本描写及主旨表达的重要方面。吴敬梓尤其聚焦中、小幕府及幕中寒士阶层,写出在功名富贵腐蚀下,寒士阶层变质,布衣精神消亡,八股以外士人亦堕落不堪,从而揭示出整个社会的衰乱与崩溃;吴敬梓对士人阶层不惟讽刺,也多有反思并企图改造与重建,其勇气与探索精神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4.
中国讽刺艺术的一座高峰——《儒林外史》,它写秀才举人、贪官污吏、市井细民、清流文人,写实社会,铺描历史,无一不从细处展现作者吴敬梓鄙视富贵功名、崇尚清高真名士的高尚情操。而本文旨在对其中极具特色的两个人物——周进、范进展开叙述,因这二人之间具有共性,而作者在描写中体现了继承性,故放诸一起,集中展现。  相似文献   

5.
通过姓名、字号、籍贯、婚姻、人物关系以及相关行迹等诸多方面的考察可以知道,朱卉并非《儒林外史》中牛布衣的原型,而是冒用"牛布衣"之名的牛浦郎的原型.吴敬梓以自己曾经的好友朱卉为原型,塑造了牛浦郎这一经典的人物形象.通过朱卉的诗作以及相关资料,可以看到朱卉与吴敬梓之间性情的差异,以及对待名利的截然不同的态度,由此而引发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对此著作中人物形象加以勾勒的同时,也将其个人的人才观念贯穿其中。譬如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就将作者对于人才的渴望及期盼英雄到来的一种人才意识展现出来;二徒弟猪八戒,是将作者对于人才最合理使用,使不同的人才处于其最合适位置的观念反映出来;至于三徒弟沙僧,则是将作者对于平凡人物所默默无闻做出一系列的贡献予以一种肯定的想法所体现出来。将以上三方面的人物形象进行初步的综合,不难发现吴承恩的人才观就穿透其中。而作者的这种人才观显然是由于受到当时所处时代儒家思想盛行的缘故,颇有些儒家韵味,但仍然是积极及进步的。  相似文献   

7.
在《儒林外史》的讲授中,可以将思政有机地渗入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对作者生平的简介、对作品思想和主旨的把握、对作品艺术的分析等。  相似文献   

8.
《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与《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个极具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杜少卿与贾宝玉是封建社会末期的两个叛逆者形象。由于他们都含有作者的影子,他们身上有着某些相似的叛逆性。  相似文献   

9.
《儒林外史》塑造了近两百个人物,细致解读小说人物便可发现诸多人物之间存在互相关联、两两映照的关系,这便是"对偶"手法在《儒林外史》小说人物塑造上的创新运用。本文以人物互映关系为中心,具体列举对偶手法在小说相关人物中的运用表现,尝试分析对偶手法在人物塑造上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荐书录     
《中外书摘》2007,(1):16-17
李开复博士的新著《与未来同行》汇集了近八年来他撰写的25篇与人才成长、科技创新、企业文化和青少年教育等相关的文章。从写于八年前的《我的人才观》,一直到最近才刚刚写完的《给中国高校的一封信》,  相似文献   

11.
张载,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其晚年著作《正蒙》囊括了其绝大部分理论思想,研究这部著作,可以窥见张载的哲学思想,这对研究理学思潮有重要意义。《天道篇》是《正蒙》的第三篇,位于《太和篇》《参两篇》之后。该篇从天道运行及性质以及人对天道感悟等方面,将作者"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表现出来;从"气""万物""道""太虚"等概念中,将作者的宇宙观、现世观牵引而出。本文对《天道》篇进行简要分析,来探讨其中所表现出的张载思想。  相似文献   

12.
杰克·伦敦的小说始终关注于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文明之间的关系。《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早期作品的代表,作者通过一只名叫巴克的狼狗的所见将文明社会人们的虚伪和残暴表现得淋漓尽致,并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3.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著作,在英国文学史与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作者运用回忆的写作方式成功地表现出主人公在荒岛上奋斗的历程,极具现实主义元素。本文主要针对《鲁滨逊漂流记》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家。《雾都孤儿》是其代表作。作品对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面有充分的描写,但同时也描绘了一些社会中的美好。通读小说,能够发现小说中弥漫着作者的天真乐观主义。本文首先对作者查尔斯·狄更斯生平予以简介,其次简单介绍《雾都孤儿》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最后对《雾都孤儿》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天真乐观主义进行分析。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更好地理解《雾都孤儿》这部作品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何为人才?怎样成才?如何用才?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如今这个思想开放、价值多元的时代里,任何一种人才观都没有强制性,我们也无意去评判各种人才观的优劣高下,但是每一种回答都会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何为人才?怎样成才?如何用才?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如今这个思想开放、价值多元的时代里,任何一种人才观都没有强制性,我们也无意去评判各种人才观的优劣高下,但是每一种回答都会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老舍《我的母亲》与史铁生《我与地坛》都有共同的母爱主题,但是在创作意图、取材角度、感情表达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色.《我的母亲》以母亲的一生为线索,表现母亲对"我"性格的影响以及"我"对母亲的愧疚.《我的地坛》通过一些生活细节,表现母亲对"我"生命的救赎.  相似文献   

18.
翻译过程是是译者在文化、社会和个人因素的制约下发挥其主体性的过程。本文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分析杨必译《名利场》,得出译者对文本的主体性选择、译者对原文文本的解读以及译者作为译文作者体现出的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性的三大表现。  相似文献   

19.
何为人才?怎样成才?如何用才?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如今这个思想开放、价值多元的时代里,任何一种人才观都没有强制性,我们也无意去评判各种人才观的优劣高下,但是每一种回答都会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何为人才?怎样成才?如何用才?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如今这个思想开放、价值多元的时代里,任何一种人才观都没有强制性,我们也无意去评判各种人才观的优劣高下,但是每一种回答都会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