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敬畏     
《东岳论丛》2016,(3):158-163
敬畏与其说是一种意识,毋宁说是一种伦理,它是人类由于自身生存基础的有限性所生发出来的对神圣性对象既敬且畏的价值情感,从而形成了一种内在的神圣感、秩序感和使命感,自觉地规约自身的言语和行为。敬畏既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基础,又是人与社会共融的道德根基,还是人对自身超越的精神源泉。传统社会的敬畏来自于共同体一元化的"神圣本体",现代社会的敬畏来源于多元化主体的"实践理性",而在中国社会敬畏伦理日益丧失的今天,重新审视和清理敬畏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视域下的自我的对现代自我的彻底颠覆,抽掉了现代自我之理性主义和主体性而把自我演变成为无主体性、碎片化、零散化的自我。后现代对自我的诠解虽然对当下人的生存处境提出深刻的洞见,但因其理论上的悖谬,难以应对人类的生活经验和道德实践。事实上,现代与后现代自我观的共同缺陷是背离了传统中的神圣性与敬畏感。因而,应该在神圣性与敬畏感的观照下,加以整合,重新确立人对自身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关于"国学"的争论中,关于儒学与封建专制关系的话题,又被重新提起.本文就这个话题谈一点肤浅看法;儒学与封建专制没有必然的联系.具体地说.本文之论述将涉及以下内容;(1)儒学是前封建社会的产物,它之创立,本意不是为当时社会设立一种专制统治的政治方略,而是为当时失范的社会设立伦理规范(五常)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2)孔子儒家所设立的伦理规范是以双向约束为准则的平等性的伦理规范.它本来不具有拥护专制的意向,而儒学后来成为封建官方哲学.是由于汉儒将孔子儒学私自加入了"三纲"说内容;(3)"三纲"说之入儒学,改变了孔子儒学的价值取向(以"人之平等"为价值),使儒学变得易于服务封建专制,从而为封建帝王所利用;(4)儒学成为封建官方哲学后仍对帝王专制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史哲》2016,(4)
正他是闻名世界的儒商,是赤心挚守、竭力弘扬儒学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儒者。他自幼尊孔习儒,深谙孔学要义,著书立说阐发儒学精粹,成一家之言,影响既深且远。他怀抱拳拳爱国之心,以弘扬孔子文化为己任,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最高目标,竭尽全力推动儒学的普及、传播与研究。他组织举办孔孟二圣诞辰庆典活动,在世界各地广泛捐赠孔子圣像,捐献儒家文献资料,捐建孔庙、孔子医院,努力唤起世人对孔子儒道的崇敬之意;他热心学术,慷慨解囊,大力赞助  相似文献   

5.
"内在超越"是儒家精神的基本特色。孔子"践仁以知天"即是儒学"内在超越"之精神体现。在孔子,仁即性命、即天道,"仁"与"天道"不二。本文从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角度对孔子的"仁与天道"观念进行阐释,儒学的"天"是生存论性质,而不是范畴论性质的,如果抛弃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近代哲学思维模式,进入现代哲学视野,"内在超越"就不难理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论语》、《礼记》中孔子有关丧祭的语录进行了研究,认为其主张为敬哀为本、丧祭有度和推崇三年之丧。孔子这种"慎终追远"的丧祭观,与其以礼待之的生死观和敬而远之的鬼神观密不可分,但其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则在于通过丧祭礼仪实现"民德归厚"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7.
芬格莱特认为礼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人的神圣性来源于礼的神圣性。但是芬格莱特忽视人之真切情感与道德价值实现的内在关系,把人之真切情感的剖析视为“心理学偏见”而有意避免,因此他对人和礼的理解存在抽象化的缺陷。孔子把礼仪理解为情文的统一,他认为礼仪规范必然与人的自然情感和道德自觉密切相关。正如芬格莱特所理解的,孔子的“礼仪”既是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也反映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之遵循礼仪,就是自身价值和神圣性的不断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芬格莱特把孔子的思想归结为“人是礼仪的存在”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8.
儒学十题     
曾枣庄 《文史哲》2011,(1):28-37
20世纪两次全盘否定孔子,否定儒学是错误的。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重新评价孔子和儒学,这对弘扬传统文化很有意义。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近年来的有些提法,似乎都有褒扬过度之嫌。在"儒学热"的当下,正确认识孔子是相当必要的,孔孟之道未必是中国文化的"规矩准绳",而儒者中亦有"君子儒"、"小人儒"之分,中国历代帝王从未真正"独尊儒术",历代的法家人物亦多以儒学为招牌,篡权夺位者亦多以儒学粉饰,凡此种种,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地认识历史上的儒学和儒者,实事求是地直面"中国需要儒学吗"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道在孔子境界的形上学中具有多重意蕴:它既是主观原则,又是超越原则;既是价值之源,又是信仰对象.它与孔子的天、人、性、命、德、仁等等哲学观念存在着既相互涵摄,又互不隶属的复杂关系."性与天道"虽说孔子不常言,"志于道"、"守死善道"却是孔子不懈的追求.在天为道、为命,在人为德、为性,通过"下学上迭"、"践仁合天"之功夫,实现人与天道流行浑然无隔的"无言"之境.黑格尔说孔子只是"世间的智慧",说明他不了解孔子的"道"的真谛.在孔子,"道"具有形上学意义和超越的信仰意义.沿孔子的道、德、仁、天、人、性、命之意义,<中庸>、<易传>建立起原始儒家的天人性命之学.  相似文献   

10.
"君子之学"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但孔子的君子思想并非凭空产生,它有其发展成熟的思想背景和内在逻辑。在对当时的天命观进行推进的基础上,孔子提出了极富创见性的"君子之学"。殷商时期,"帝"全能而不全善,人们的命运全在上帝的笼罩之下,故而导致了"卜筮之学"十分兴盛,人们只能通过祭祀和占卜来获得上天的旨意以趋利避害。到了西周时期,因为政治的需要,周初统治者一方面保留了天的主宰性,另一方面也给天加进了伦理的内容,把天命与统治者的德性联系起来。而孔子对以往的天命观又进行一次大的转变,把天命下贯到每一个人的心性之中,为德性找到一超越的根据,导致了"君子之学"的提出并决定了此后儒学发展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11.
清季民初,诸子学兴起的同时,"史"的地位也被提升。旧派学者如江瑔、刘咸炘等提升"史"的地位是从原儒开始的,其表现便是抑儒而扬道,扬道的同时,"史"亦变得至高无上。他们扬道、"史"的目的是重建一个人文传统,进而影响道德人心,以抵御西方文化,特别是基督教文化的侵袭,同时亦是为了反对康有为等人推动的儒学宗教化。但他们扬"道"、"史"的路径却是还原历史,这种以"求真"来"求善"的方式最终事与愿违,反而动摇了传统的神圣性,从而与新派一起解构了传统学术,亦使之走向了现代。  相似文献   

12.
<正> 山东省孔子学会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9月24日至27日在济南举行.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编辑、记者60余人,围绕"孔子、儒学与现代化"这个中心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正确对待儒家文化,是现代化面临的重大课题.会议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积淀之深厚、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世界各国所罕见的.尤其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二千数百年来,像水  相似文献   

13.
“三年之丧”起源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根据《论语》所记孔子的解释,“三年之丧”指父母去世后孝子为其服丧守孝三年;也指王侯崩薨,世子服丧守孝,三年不问政治,宰相摄理政事。关于“三年之丧”起自何时、定于何世,历来说法不一。有说起自唐尧之世的;有说是殷商之制的;有说是周礼规定的;有说是孔子首创的等等。现在想把这个二千五百年前的问题讲得一清二楚是很困难的,但考辨各种说法的真伪得失还是不无意义的。第一,关于“三年之丧”起自唐尧之际。孔颖达在《易·系辞下》“古之葬者……丧期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学不是宗教,但儒学并非没有类似西方基督教的超越性,儒学的超越性不同于西方的外在超越,而是一种道德自觉的内在超越。这种超越不寄托于人格神上帝,对人自己创造的神没有敬畏感,但是对自然之天的共生共感、交互关系的宇宙即能体现人道的天是有敬畏之心的。儒学是一种人文宗教。儒家的王道政治建立在宗法制度和同姓不婚制度之上,对家族中的人自然要讲为政以德,儒家的王道政治在理想化的想象中塑造了三代之治。天治主义与民本主义的结合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根基。人人可以成为天子的民本思想较之基督教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似乎更为平等,这是后世民本主义之总根芽。本文论述了先秦儒学不是宗教胜似宗教,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以及以民为本和君权至上三个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15.
自然概念具有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自然概念的社会性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合法性进行道德辩护.传统社会之所以认为自然具有神圣性,强调敬畏自然,敬畏“天”,背后隐含的则是敬畏封建统治者,敬畏天的儿子——天子;现代性社会之所以对自然进行祛魅,认为自然是纯粹的自然物总和,要求控制自然,支配自然,其背后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支配人.我国提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首先对自然概念的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性进行清算,以保证自然概念使用的社会正当性和社会公正性.  相似文献   

16.
敬畏感是人们对某种力量既敬重又畏惧的情感。敬畏感与人所生存的文化背景有着直接的关联。生活在基督教文明中的西方人,其敬畏感来自上帝。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其敬畏感则来自"天命"。而从深层心理来分析,人们真正敬畏的是人自己。不同的民族性格决定着对信仰对象拥有不同的敬畏感。西方人执着的民族性格和中国人爱"变通"的民族性格及其在敬畏感上的鲜明特点表现着各自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17.
郭沂 《齐鲁学刊》2005,(2):10-15
中国早期对人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欲"到"德",或者说从人的本能到人的本质的过程。孔子以前, "性"就是欲望、本能。当时的人性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以"德"御"性"和以"气"释"性"。老子和早期孔子开 始将"德"作为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晚年孔子则进一步以"德"为"性",从而完成了对传统人性论的根本转化。这 实为义理之性之渊源、性善说之滥觞。  相似文献   

18.
神圣,我们该怎样拥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学民 《人文杂志》2008,40(1):15-21
神圣是人或人的精神性的崇高意义以及把这种意义赋予对象的一种表达,因而,神圣之源是人而不是神.拥有神圣,可使人产生崇敬仰慕之情、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使命感,使人的精神风貌昂扬向上.在人类精神的历史发展中神圣曾被宗教终极化,被世俗化运动完全消解.面对时代精神中"神圣缺失",如何重新拥有神圣,答案是重建我们的信仰.  相似文献   

19.
孔子作为先师所垂范的是一种相契于生命的教化.这种教化是孔子以切近于门弟子及时人生命感受的方式予以点拨和启迪的,因而体现为一种切己性.切己性根源于孔子对为学价值的贞定,此学被他称作"为己"之学."为己"之学是一种人自觉实现自己仁德而成其为人的生命之学.这"为己"之学的所致之道是孔子一以贯之的"仁"道.  相似文献   

20.
论孔墨之相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战国以降,"儒墨相非"似乎已成为不易之论,其实这种趋于偏激之观点尚有待于商榷.以孔子、墨子为代表的儒墨两家,在"仁爱"与"兼爱"、"尚贤"与"知贤才而举之"、"节葬"与"丧致乎哀而止"等诸多方面,皆存在着相通与相融之处.儒、墨在相互攻讦的表象背后,彰显的恰恰是同地域性文化语境下哲学认识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