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A.A斯托利亚尔).语言是通过交流来学习的,数学学习必须让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获取信息,学生增强理解;在交流中数学思想变得清晰,在交流中数学得以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数学交流能力已成为当今国内外数学教育共同关注的内容.本文从重视教学中的倾听、重视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培养、进行“说数学”训练、培养“写数学”的习惯,即从“听”、“读”、“说”、“写”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师范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的推理、表达与交流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的能力目标,也是国内中学生急需加强的数学素养。美国心理学家哈森主持的视觉思维策略试验在培养学生思维和表达交流能力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从多个方面给我国的中学数学教育改革以启示。  相似文献   

4.
数学交流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理论形式和总的特征。数学交流中融合“和合文化”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发挥所有学生个体的智慧与长处,学思并进,为数学教学带来高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初中数学课堂交流的组织和实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数学课堂交流主要是以教师“授课”为主,教育界虽几经改革,但由于没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她位,改革进展不大。学生消极地接受知识,成了知识的“容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必要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而学生渴望交流,这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了他们的创新思想。  相似文献   

6.
乔惠芳 《新天地》2011,(11):239-239
一个学期来,我在高二数学教学中,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那样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主要做了这些工作: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使用了较多的“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感受)”,可见,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小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小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分析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和数学能力.并结合教学过程,重点阐述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等做法.  相似文献   

9.
数学交流是指在数学课上,要让学生做口头和书面的表达,善于把自己对数学的理解,用语言、符号、图表和别人交流。牵引人的交流能力来改变职校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现状。培养数学交流能力,是激发学生智力素质发展的突破口,是激发学生非智力素质发展的突破口,同时可以释放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要重视与学生加强在生活上的沟通交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学会积极极主动地相互倾听等。  相似文献   

10.
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数学阅读既有一般阅读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对数学阅读的特性、功能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将数学阅读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中的观点.解决了关于数学阅读的特殊性及其功能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数学交流在敦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被国内外敦学教育界所认识.但我国高中学生数学交流的现状并不乐观,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学中应:(1)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2)构建开放的数学教学体系;(3)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4)科学地评价数学交流.  相似文献   

13.
王文晶 《新天地》2011,(9):64-64
在评价学习的过程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埕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观察学生的教学思维过程,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证明的整体系统构造中隐含着诠释学,数学证明本质上是一个解释性的论证过程与理解性的验证过程相统一的动态整体系统。解释与理解数学命题的普遍媒介是具有“思辨结构”的数学语言,数学命题借助于数学语言实现了其“存在”与“表现”的思辨统一性。数学命题的证明过程是一种在“我—你”关系的对话中实现语言一致性的论证与验证过程,数学证明的目的是走向数学真理。数学真理是在数学命题的解释与理解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效果历史”作用下的开放式对话、视域融合与时间距离保证了数学真理的更新与发展,这种更新与发展体现了数学真理的动态性与可谬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实践初中数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本文从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例题、练习的设计以及学生的数学活动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做法,与诸位交流磋商.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然而新课程实施到今天,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在动手实践上似乎是走入了很多误区,看看每一节精彩的数学公开课,如果没有动手实践环节,仿佛就不是一节好课,不动动手操作操作,仿佛就违背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轻松愉快的良好氛围中,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学会知识。  相似文献   

18.
数学实验是学生借助数学软件对数学问题进行自我研究分析的过程。通过设置有趣而生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探索、发现和应用,从而充分发挥了数学实验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促进了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合作学习的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为主要依据,对美国中学的数学教育目标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目标的设计提出了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