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一年了.作为地震灾区成都市的受灾群众.他们的就业状况如何?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30日,全市共筹集、开发就业岗位近60万个,纳入就业援助42.1万人,组织受灾群众定向培训27.58万人,先后帮助35.3万名灾区群众实现就业,其中本地就业33.7万人,劳务输出1.6万人。  相似文献   

2.
“5.12”特大地震发生以来,绵阳市各级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一手抓落实特殊政策促进就业,取得显著成效。截至9月,全市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的城乡劳动者达42.1万人,其中公益性岗位安置1.7万人,企业吸纳就业15.3万人,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提出从2006年起.采取分圈层梯度推进办法.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全市城乡比较充分就业。3年过去了。2008年12月.成都市委市政府目督办会同市城乡就业督察专员办。对68个乡镇(街道)进行了随机抽查和考核评估。不懈奋斗实现目标抽查考核结果显示,通过不懈奋斗,2008年,成都市在遭受特大地震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分别达到96.9%和97%,  相似文献   

4.
2021年,攀枝花市就业创业工作突出重点、分类施策,推进就业民生工程落地落实,确保了就业创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064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513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6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达3.74%。全市筹集就业创业补助资金9588.51万元,支付各项补贴共计8751.80万元,惠及2.82万人次;兑现各类失业保险政策资金9982.44万元,惠及群众13.84万人次。落实"四项举措",聚力"中圈"稳人增人。落实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16条政策措施,发挥就业奖补、就业吸纳、创业带动政策措施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蓬安县总人口68万.城镇人口12.5万.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曾一度达到12376人,就业困难对象4500多人。近年来.县就业局抱着“总有一份工作适合你”的信念.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大力推进社区就业工作.有效地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就业.社区就业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相似文献   

6.
今年上半年.遂宁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和社会保障民生工程16项目标任务均顺利实现“双过半”,有力保障和改善了民生。1-6月,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1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3%以内;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武侯区残联按照区委、区政府创建充分就业区的要求,近年来进一步加大了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2—2004年全区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2518人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030万元,征收金额连续三年名列全市19个区市县之首,2005年初被市残联授予“特殊贡献奖”。2005年全区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333人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200万元,再次名列全市第一。  相似文献   

8.
2020年,成都彭州市创新就业创业服务机制,初步形成了“服务+支撑+激励”的工作格局,通过创新举措,帮助城乡劳动者最大限度实现就业,确保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群众“就业满意度”连续数月名列成都市各区(市)县前茅。截至2020年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547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99.24%;失业人员再就业3863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51.96%;外出务工5.79万人,比上年度净增1.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全市就业形势持续稳中向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成都市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市城乡统筹的就业社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城乡统筹的就业社保工作格局基本形成。2005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帮助“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8万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为近5年摄低水平;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10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33.6万人次,培训后的就业率保持在70%左右,已登记失地农民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率达到70%。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特别是“5.12”大地震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德阳市各级各部门紧密配合.坚持全方位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积极消除地震和金融危机给就业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全市经济止滑提速、就业局势基本稳定的目标。今年,全市攻坚克难.克服了地震灾害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就业工作进展顺利,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达州市以实施“十大惠民行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着力从根本生解决人民群众的生计问题.取得较好的成效。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实现就业再就业8576人.其中“4050”人员等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3957人.分别完成省上下达目标任务的67.93%、71.47%、131.9%。[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已成都市就业服务工作会最近在新都区召开。市就业局局长李永捷在会上提出.全面实施“114”促进就业工程.努力开创全市就业服务工作新局面.一是健全完善一套失业预警监控机制.二是全面贯彻落实一揽子积极就业政策,三是强力推进四个计划。同时安排部署了今年全市就业服务工作“13104”主要目标.即全年要实现城镇失业人员新增就业13万人.农村劳动者新增转移就业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以内。  相似文献   

13.
"灾后重建阶段,要让灾区群众有活干、有保障、有收入,心里才踏实!""4·20"芦山强烈地震后,这是省人社厅厅长王建军多次前往地震灾区,与基层人社部门负责同志交流叮嘱最多的话.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灾区就业难题得到积极化解,1-7月,雅安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59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989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3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通过灾后近4个月的努力,全市灾后就业援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解决了部分群众的生活困难,实现了灾区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衡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近年来,衡阳市已成为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劳务输出大市。今年春节前农民工返乡人员达50.56万人。截至2月5日,全市再度外出务工人员34.05万人,其中出省人员27.24万人,省内6.81万人。目前失业返乡农民工在家待业人数达16.51万人。面对这种形势,衡阳市各级党委和劳动保障部门高度重视,始终把统筹城乡就业放在当前"保增长、促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阿坝州农业受损、工业和旅游瘫痪,造成17万多城乡劳动者失业。抗震救灾刚从应急阶段转入重建不久,金融危机袭来,全州在外务工人员返乡近万人。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是阿坝州历史上没有过的。就业局势不稳,人心不稳,社会就难以和谐稳定。非常时期,需要非常之举。州委、州政府把灾区群众的就业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及时出台了灾后恢复重建就业和社会保险政策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6.
省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最近通报了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地震重灾区促进群众就业工作情况。数据显示,1至9月,地震重灾区城镇新增就业16.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7.1%;帮助694户城镇零就业家庭、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泸州市人社局紧紧围绕"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的目标任务,认真落实"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两项根本要求,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狠抓就业促进、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工资收入分配、和谐劳动关系等工作,促进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年底,全市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1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300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22.4%、125.6%、178.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3%,控制在4%的目标以内。全市"五项社会保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南充阆中市就业局助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保持了全市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截至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64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928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81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相似文献   

19.
攀枝花市仁和区大河中路街道有3个社区,人口3万余人,机关企事业单位68家,民营个体私营组织1100户,市属国有企业23家.职工12870人.待岗人员3772人.其中“4050”人员1109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00余人。2003年5月,街道成立劳动保障所社区成立劳动保障工作站以来,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街道劳动保障所先后被省政府、市就业局评为再就业先进单位,所辖的大河南路社区被授予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所长杨方军被省就业局推荐参加了国家劳动保障部组织的《劳动保障协理员》教材编写。特别是该所成立的全市首家就业协会,为推动社区就业工作上台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数据     
●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进展良好 1-6月,我省城镇新增就业35.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5.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4.8%。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7.4万人.同比增加3.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2.5%。其中“4050”等困难就业对象再就业5.9万人,同比增加1.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4.3%。全省共帮助1.1万户“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至少有1人就业再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