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郝丹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2)
性别意识包括先天的生物女性意识、女性后天形成的社会主体意识、女性的警醒意识和女性的社会自我体察意识.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知识分子在文学领域反映激烈.1920年代末以及整个1930年代,女性作家以其独特的性别意识书写对其时社会现实做出了反馈.她们所创作出的女性小说一方面对“家庭”有了新的审视,另一方面也对“身体”有了新的思考.民族意识与女性性别意识的交叠是这一时段女作家创作的一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2.
丁玲与四十年代海派女性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怀建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14(6):43-47
丁玲女性小说表达了现代女性在精神退场、欲望泛化的都市男性中心社会里对理想爱情神话追求的幻灭。其小说充满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觉醒,双重痛苦——希望的同时在失望,进攻的同时在退守,建构的同时在解构。对于40年代海派女性小说影响深远,施济美、张爱玲、苏青等无不从她那里汲取过艺术的营养——思想资源和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3.
战争的面貌不是女性的,但战争文学从来没有拒绝过女性并成为其中的主角.新时期战争小说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将女性从传统的配角中解放出来.成为战争舞台的主角.女性走进战争舞台.首先是军中女性作为战争小说主角地位的确立,其次是作为平民的普通女性在战争小说中主角地位的重新确立. 相似文献
4.
周春英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3):18-22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鲁迅为首的乡土小说作家,高举“妇女解放”的大旗,关注妇女命运,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以往的研究成果多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形象,重视她们所受的阶级压迫,很少关注这些女性内心自主反抗意识的萌动.其实这些女性形象不仅仅是被动的受压迫者,她们也有一些主动的反抗意识和行为.文章运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对这些意识和行为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5.
李琨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6):20-22
从性别立场出发,对张欣的都市小说进行解读,认为在她的都市小说中凝聚了很深的女性情结,体现了作者作为女性对同类的终极关怀,是作者性别意识创作的自然体现. 相似文献
6.
李奇志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4):60-64
20世纪40年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战争书写成为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核心内容。这种书写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以丁玲、草明等人为代表的充满民族国家意识的战争书写;以陈敬容、萧红等人为代表的注重对现实的沉思默想的战争书写;以张爱玲、苏青等人为代表的关注日常生活的战争书写。三种形态的女性战争书写各有其主要特征和意义,之所以出现这三种书写形态的原因在于:战争对社会生活的重新整合及战争对男女性别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7.
当代战争小说主要通过三种模式揭示战争中人性的象征意蕴,即:氛围象征、寓言象征与类比性象征。在氛围象征中,作家们常以特定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契合人物的心理感应,象征人物命运,或以自然环境的变化烘托人物精神,表现时代风貌,营造象征氛围,使其与作品的总意蕴相勾连,成为作家表现战争中人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寓言象征中,作家们常以一个假托的或者看似怪诞的外部故事直指哲理内涵,并使这一哲理内涵构成作品的主旨且具有象征意蕴;在类比性象征中,作家们常以象征体与象征意义之间具有类比性的联想关系,隐喻或象征某种精神意蕴。抒情风貌是伴随着小说诗化而同时出现的艺术特征,作者通过诗意的抒发传达出人的心灵美、道德美、理想美与情感美,在淡雅的诗情画意中流溢出美的情愫、美的意境,呈现出一种虽单纯却充满着诗情美的抒情风貌,为战争诗化小说营建了别样的风情。 相似文献
8.
周徐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64-69
80年代对于战争小说而言,是一个难得的黄金时代。在南线战争爆发之后,一大批反映战争题材的军旅小说异军突起,彰显出军旅小说的独特品格和重要意义。综观这一时期的战争小说创作,无论是其文学理念还是题材内容,无论叙事风格还是审美品格,都因其对于"英雄是人"、"军人是人"理念的重新确立而展示出全新的风姿。由完美英雄走向伤痕英雄、由阶级英雄走向民族英雄、由正统英雄走向民间英雄,成为80年代战争小说英雄塑造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9.
论延安战争小说与苏联战争小说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1):33-36
共同的创作观和历史背景,使延安战争小说和苏联战争小说有明显的内在精神联系,两国作家均按战争的逻辑层次来表现战争,有意将战争浪漫化,尽量避免对战争残酷性展示,缺乏对战争悲剧性的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10.
梁旭乐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14(1)
揭示女性生存的困境,探寻解放之路,然而却因于男性话语体系而陷于迷惘与无奈之中,这是崛起之初的新时期女性小说的重要特征。文章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剖析了女性小说在视角转换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启蒙意义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美国黑人女性小说中的身份、性别、阶级和政治等主题的书写契合了西方后学的批评理论范畴。黑人女性作家自觉地将文学创作与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思想相观照,她们为黑人文学分别注入了性别成分、种族成分和文化成分。黑人女性主义文本不仅彰显了黑人女性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更进一步推动、促进了黑人女性文化身份的建构与发展。黑人女性主义将逆转黑人女性身份被边缘化的境遇,颠覆和拆解黑人女性身份被客体化、被边缘化的命运结构。 相似文献
12.
陈思广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6)
当代战争小说表现战争生活中人与人的冲突主要是民族大义、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以民族大义和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是其原则,个别作品虽有出入但从未丧失民族的底线,这是由民族观念所决定的。革命战争小说和南线战争小说处理革命、国家与个人三者利益时,虽也遵循上述普遍原则,但已开始思考其悲剧性内涵。这是战争小说表现这类冲突的新质,预示出战争小说的新趋向。在处理方式上,"联系比衬"与"人物聚焦"是20世纪80年代后战争小说处理战争环境下人与人冲突的两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贺仲明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6(1):5-8
战争政治对1940年代的中国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促进了诗歌特异的繁荣.这一方面因为诗歌是最充分地体现人类激情的文学体裁,它的精神气质与人们对战争的激情和浪漫式幻想有着天然的契合,更重要的是,诗歌的某种富于鼓动性的特点在战争时代有着特别的现实意义.战争政治也直接影响到诗歌风格、形式的发展,并在深层次上影响了诗人们的意象选择.我们不应当简单地全盘否定战争政治对1940年代诗歌的影响,而应该历史地看待诗人们的选择,看待特殊政治时代诗歌的属性. 相似文献
14.
杜隽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18(2):52-56
海明威与巴克兰诺夫这两位处于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制度的作家,各自写作了不少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战争小说,本文通过比较这两位作家的战争生涯、创作倾向及表现方法的异同,探讨其各自创作特征的形成及作品表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5.
由于多元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作为新时期乡土小说的主体形象,农民形象审美特征及其文化内涵丰厚充盈。依据其自身审美内涵的差异性,农民形象谱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文化表征型、现实镜像型和生存喻指型。文化表征型农民形象源于作家文化批判与重建的强烈诉求,农民的文化能指意味愈趋明显。现实镜像型农民形象则折射出现实乡村变革对于农民传统文化心理的改变与塑造,农民与土地的矛盾冲突成为作家的叙事焦点。生存喻指型农民形象突出农民的生存意识,彰显出作家以自由自在的乡村文化心态和自足自立的乡村民间生存原则对抗意识形态同化改造乡村的文化意图。随着时代文化语境的迁移,农民形象谱系及其文化内涵必然会产生新质,克服当前农民叙事缺陷也成为作家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许永宁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6):74-83
四十年代小说中人性话语的叙述由于战争的影响从战争初始阶段的隐匿逐步转向积极干预现实,这种呈现的方式的转换既承续“五四”关于人性话语问题讨论的精髓,又在此基础之上有了更为深广的延展。同时,由于政治力量条块式的存在,对战争的体验与经验使得对于战争初期统一文学制式的认识逐步消解,文学有了对不同政治力量的服膺或是反抗而产生的对于人性问题关注的不同,进而呈现出的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17.
刘思谦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61-70
在当今众多女作家中,蒋韵以其多产、低调和特立独行而在近年来逐渐引人注目。在她30年间创作的大量中、短、长篇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经得起一读再读的女性小说精品。以作品论的形式和文本细读的方法,从性别美学视角切入,具体分析《栎树的囚徒》、《上个世纪的爱情》、《走入深渊》和《心爱的树》这几个小说文本。可以看出其作品的若干特征:以女性个人本位的创作视角彰显出无所不在的权力对家庭女人生存命运的主宰;在爱情与权力“面对面”的语境中表现爱情的短暂与脆弱;两性关系中男性对女人身体的征服欲与占有欲以及面对权力所出现的驯服与不驯服的身体;在女性日常生活根基中融入鲜活的个体生命体验,表现出同一历史时期中作为“个人”的不同的女人和男人,并把一个个关于日常生活,关于爱情婚姻,关于家庭,关于背叛与出走的小说叙事,提升为关于珍惜生命关于爱和救赎的具有生命哲学意味的女性小说。 相似文献
18.
沐金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6(5):35-42
40年代中国特殊的战争背景使中国的女性文学主流走上了一条在取材与主题上都与男性文学趋同的道路,女性作家的创作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女性意识淡化或女性书写雄化、无性化的倾向。但是,她们追寻“五四”先驱的脚印,创作了一批富于“性别批判”内涵的文本。尽管在强大的民族国家语境中,她们的创作只能处于边缘位置,甚至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但她们的存在毕竟丰富了文学的发展,为女性解放和女性文学的进步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