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上海市的企业体制改革已经进入第九个年头。从1979年开始,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指示,在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过程中,对企业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范围逐步扩大,改革内容逐步增多。 自1979年扩权试点开始,到1984年国务院颁发“扩权十条”,这期间主要是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包括在国营工业企业实行利润留成,以税代  相似文献   

2.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产权的产生产权即法定的财产所有权。长期以来,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属于国家,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经济体制改革必然要打破、而且已经打破了国家统一产权的局面。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的。最初的扩权,似乎只是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并不包括产权。然而,却使企业产生了对产权的内在要求。因为扩权以承认企业利益为前提,“自留资金”、后来称为“自有资金”,就是企业利益的体现。扩权与扩权以前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企业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以下简称“扩权”)开始进行试点,已经一年有余。从四川省起,遍及全国许多省市,都已取得了显著效果。实践证明,从扩权入手推行体制改革,确实是牵住了牛鼻  相似文献   

4.
<正> 扩大企业自主权,是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近一两年来出现的新鲜事物。各地的实践证明,扩大企业自主权对于发挥企业的内在动力,促进企业的经济联合,挖掘企业的潜力,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效果是显著的。据了解我省地方国营工交企业实行扩权试点的共有173户。这些单位扩权后,绝大部分都是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利润有了较大的增长,经济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企业面貌有了一定的改观,职工福利事业有了相应的发展。扩权的效果,决不仅仅限于经济方面,更重要的是有  相似文献   

5.
四川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自1978年10月开始以来,范围由小到大,办法逐步改进,工作由浅入深,不断向前发展。现在看来,在改革经济体制中,沿着企业扩权这条路子继续前进的发展趋势,是一方面在扩权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企业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专业协作和联合;另一方面,在扩权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经过试点,有步骤地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本文着重就后一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并联系有关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六省市"扩权强县"改革坚持了"分批扩权、协调扩权、依法扩权、规范扩权"等原则。我国"扩权强县"改革实践,存在如下问题:部分试点省市县改革思路不清晰、路径不明确;部分省市政府实质性权力下放不够;部分县级政府制定的考核指标不科学、不全面;部分县级政府业务管理水平低。推进我国"扩权强县"改革,应做好"扩权强县"改革的顶层设计,妥善处理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推进实质性扩权,加强考核和监督,设计科学化的指标体系,强化对县级专业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相似文献   

7.
文章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方法,选取河南省首批扩权县邓州市与未扩权的唐河县作比较分析,分别从县域宏观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实证考察了"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由此得出"省直管县"改革无论对县域总体宏观经济增长,还是微观企业绩效提高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针对邓州市扩权改革的现状,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 从去年九月中旬开始,我省在工交企业扩权试点的基础上,又在济南、青岛和淄博三个城市选择了六个国营工业企业进行“独立核算,国家征税,自负盈亏”(以下简称自负盈亏)的试点。我们参加了有关厂的摸底测算和制订试点方案的工作。总的看来,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对国营企业试行自负盈亏的管理制度,是适合现时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也是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基础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国营企业试行自负盈亏  相似文献   

9.
自粤浙试行“强镇扩权”以来,“扩权”逐渐成为乡镇改革的重要方向,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人们普遍认为,“强镇扩权”是经济与人口强镇快速城镇化的产物,需要通过县权下放来提高乡镇的执法水平以满足城镇化的需要;“强镇扩权”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广泛存在授权方式随意、权力监督不力和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建议通过授权法治化、权力行使规范化和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来解决相关问题。当前“强镇扩权”研究存在“三多三少”的特点,需要强化相关研究,以满足“强镇扩权”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正在逐步进行。企业扩权的纵向发展,将使全民所有制企业同国家的关系,由上交利润变为上缴税收的关系,企业则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为什么全民所有制企业自负盈亏必须与税制改革结合进行?对自负盈亏企业所征税收的经济实质是什么?如何更好地发挥各种税收的调节作用?这些问题,需要结合试点的实践经验,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一)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税收是国家进行计划调节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它可以  相似文献   

11.
<正> 扩大企业自主权是一个新生事物,现在全国各地正在进行试点,从中摸索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经验。一九七九年山东有五十八个地方国营工交企业开始进行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试点。本文打算着重谈谈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几个新的问题,同大家共同研究。一九七九年,扩权试点企业的生产大幅度地增长。这五十八个试点企业中的五十七个工业企业(另一个是交通运输企业),工业总产值比一九七八年实际增长15.5%,比全省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同期平均增长率(6.4%)高9.1%;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实际增长24.1%,比  相似文献   

12.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以后,围绕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环节,我省工业企业的改革,经历了转变思想观念,进行扩权试点、实行两步利改税、完善经营机制为主线的发展过程,现在已经进入全面改革和逐步深化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一、现状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黑龙江省的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已由过去的扩权让利、承包经营,进入到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制度创新、配套改革为特征的新阶段。这一阶段以贯彻落实《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机条例》、进一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重点,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完善各类企业改革试点。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制度创新阶段。几年来,黑龙江省采取了股份制试点、优化资本结构城市试点等;通过“抓大放小”实施对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对国有中小型企业实行了委托经营试点和产权制度改造,强化了引资嫁接力度。…  相似文献   

14.
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云南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综述姚建友赵玉林谢曙光一)云南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全国一样,在经历了简政放权、扩权让利等政策性调整的改革之后,已全面进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十几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企业改革;而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向国有企业扩权,改革经营方式,这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了初步基础。然而,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作为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的颁布,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公司法》使法人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6.
乡镇政府扩权改革是县乡权责关系重新调整的过程,旨在合理划分乡镇政府权力与责任边界,增强基层政权体系的公共性。然而,实践领域的乡镇政府扩权改革过于强调县级部门责任下沉,导致乡镇政府陷入超负荷运转和职责空转并存的矛盾中。乡镇政府扩权改革在价值、目标、主体和方法四个维度上呈现公共性不足困境:一是价值取向上的重效率、轻质量,二是主体对话中的村民参与缺失,三是目标制定中的部门主义倾向,四是方法运用上的低制度化缺陷。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完善公共制度、强化村民参与、优化资源配置,建构乡镇政府扩权改革的公共性,进而提升乡镇政府社会治理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工作,正在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试点工作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经济动力的作用,使企业的权、责、利、益(经济效益)更好地结合起来,国营企业可否在扩大自主权的基础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体制?这不仅是一个理论探讨问题,也是实际工作要求人们作出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结合四川企业扩权的实践,谈一点我们粗浅的看法。一试点工作的实践表明,企业在扩权以后,由于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力,初步改变了无权、无责、无利的状况,使权、责、利开始结合起来,从而从内部推动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试点企业的生产增长和实现利润、上交利润的增长幅度之所以超过非试点企业,其原因即在于此。实践经验还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权、责、利三者核心是利。扩  相似文献   

18.
省直管县改革是我国今后地方行政区划改革变迁的主要方向之一,以解决国家管理机构层次过多、市县争利等问题,但其中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改革的基础条件等,都会使理论上预期的路径选择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以东西部省直管县改革为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强县扩权是不同区域行政区划基于地域基础条件的改革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产权制度总体上经历了两次大的调整。一次是从建国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另一次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其间围绕国有企业产权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扩权让利”等改革措施,但从总体上看并未根本改变“国有国营”的旧产权格局。本文想通过对我国现实中的企业产代制度的考察,并从理论上分析其成因,或许对企业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被称为“小型经济学百科全书”的《经济学》(ECONOMICS)中,以颇不显眼的篇幅,论述了现代企业最常见的组织形式——公司制。他当初也许没有料到,这一话题,现在、乃至将来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将成为中国企业改革的热门话题。 我国企业改革之路可以说是漫长而坎坷。从1978年“扩权试点”算起,至今已有15载。这其中,大体经历了“放权让利”阶段(1978~1984)、“利改税”阶段(1984~1986)、“承包经营责任制”阶段(1987~1991)和一直延续至今的转换经营机制、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阶段。从总体上看,企业改革思路不可谓不清楚,目标不可谓不明确,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