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子 《今日南国》2013,(10):63-63
现在,人们用的伞五花八门,无论是遮阳伞还是雨伞,都成了人们生活必备的用品。可是在历史上,伞曾经是高贵的象征;而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竟然不知道伞可以用来挡雨!  相似文献   

2.
霍桑的《红字》表现了清教传统思想在人们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烙印,人要抑制自己的个性,限制人们的各种欲望,这种禁欲主义是消除人们一切烦恼、无聊、痛苦的根本途径,倡导人们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实际是对人的精神摧残,对人性和人权的压抑。  相似文献   

3.
摘要:汉语绰号扎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命名规律和使用特点,有其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作为社会现象,绰号是个 人形象的标识,是社会历史变迁的镜子,能创造商业价值和经济利益。作为精神文化,不断取材或融合各种文化元素的绰号是 人们品评表情的手段,折射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也是语言魅力的艺术展现,为文学作品增色添彩,传达人们的审美 情趣  相似文献   

4.
典型教育法,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通过树立典型、典型示范,以典型人物和事例教育人们,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解决人们思想问题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的特点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典型人物和事例,把抽象的说理教育变成生动的形象教育,以引起人们的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使人们进...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认为人类活动的原动力是他们的需要、本能、兴趣和情欲。利益是人们一切行为的动因。但是,唯利是图的人是不能实现其目的的。因为,除非各个相关的人都能够在一件事中得到满足,否则,这件事是不能成功的。劳动是人们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手段的中介,是人们获得利益的基本途径。人们在利己心推动下从事的一切活动,现象上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特殊需要,实质上实现的是理性的目的。黑格尔的利益观表明:要使人们全力以赴地做某事,就必须把他们的生存、利益灌输到这件事里面去。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休闲娱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红色旅游作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人们参加红色旅游可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增长学识,深受教育。发展红色旅游是新时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四季的风     
你们知道四季的风是什么样的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春天,风儿轻轻一吹,花儿盛开了,小草变绿了,给人们带来一种香甜的感觉。夏天,风儿轻轻一吹,大树更加茂盛了,给人们带来凉爽的感觉。秋天,风儿轻轻一吹,树上结出了一个个果子,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冬天,风儿轻轻一吹,,把小朋友给吹来了,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  相似文献   

8.
晓佳 《社区》2009,(12):36-36
家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因此,选购家具之前,最好事先做好知识储备,学些挑选识别各种家具的窍门。  相似文献   

9.
由于社会的不公正容易使人们产生消极的生命情感,贫富差距的拉大容易使人们轻视生命价值的追求,竞争的激烈容易使人们降低生命的质量,因此,针对社会阶层分化而进行的生命教育显得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在佛洛姆眼里,现代社会的特征集中表现为“拥有或存在”,后者是幸福的根源。在以“拥有”为取向的社会里,人们只为了占有学问、为了获得社会资源和社会地位而学习。而“存在”的社会则激发人们的人性化发展,支持每个人追求自我的过程。现代教育在鼓励人们追求自我发展时,也需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人与事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学家告诫人们,切莫忽视家庭健康。因为健康家庭的情绪和氛围,经常处于和谐、轻松和欢愉的状态,人们在这种精神环境中生活,对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2.
文学艺术的主要功能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激励人们的向上斗志,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文艺要实现这些功能,就要追求真善美。  相似文献   

13.
王锋 《金陵瞭望》2005,(7):28-30
汽车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它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多年“轿车短缺经济”造成人们对拥有轿车代表的丰裕物质和良好社会地位的渴望,使得轿车在很长的时期内笼罩着迷人的光环,拥有一辆自己的轿车一直以来是很多人的梦想。  相似文献   

14.
价值取向,是指人的价值观念的指向,也就是人们认为什么东西有价值,什么东西无价值,也可以说是人们对事物的利弊、是非、善恶或美丑的评价。价值取向与人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也与人们各自的地位、需要、利益、志趣、知识等社会个体因素有关。换言之,价值取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们处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条件下,通常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同时,人们处于不同的地位上,具有不同的利益,需要知识等,通常也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人的价值取向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它是人的社会化程度的直接反映,是人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5.
论现代人道德境界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成熟,各种价值观念共存、矛盾、冲突与整合,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新情况。加强道德自觉性,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已成为现代中国人面临的严肃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道德经济,只要我们坚持邓小平理论,重新唤起人们对哲学形而上的追求,强化超越意识,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就能够由可能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6.
论灾后迷信危机与信仰体系的重建—以汶川地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的发生严重地冲击了人们的信仰,使迷信思想得以滋生与蔓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灾后的各种迷信思想积极地作斗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规范人们社会活动,帮助人们重建灾后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7.
学峰 《社区》2010,(21):35-36
累了休息,渴了喝水,有病求医,这是人们多年来形成的习惯。 若人们固守这一生活模式,其结果往往是“亡羊补牢”。虽说不晚,但毕竟已给身体带来了危害。近年来,医学界有人倡导一种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反的逆向养生法,即不累也休息、不渴也饮水、无便也如厕、无病也求医。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产权伦理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伦理作为经济伦理的基础,是调节人们之间财产权利关系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也是调整人们产权关系的一套规则体系。它通过不同的价值取向来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产权伦理的功利价值,促成经济利益最大化;产权伦理的道义价值,促使自利行为公益化;产权伦理的文化价值,促进物性文化人性化。  相似文献   

19.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力图使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最大限度被对方接受,从而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因此,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必须从客观环境和交际对象出发,慎重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使对方易于理解,并乐于接受所要表达的思想,因而有必要研究语言的使用,考察人们在社会交际中的言语规律和特点,帮助人们更深入、更熟练地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并自觉运用这些规律进行交际。修辞学便是这样一门研究语言表达效果的学问:“是有效地使用语言的艺术”。(Rhetoricistheartofusinglanguageeffectively.)修辞活动是一…  相似文献   

20.
三月的雨是一首飘逸的诗。它总是以美的姿势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以轻柔动听的旋律回荡在人们的耳际。“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在诗人笔下,春雨无疑更具诗情画意,令人陶醉,让人着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