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古诗叠词模糊美的英译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诗中的叠词具有意味悠长的模糊之美,但却是古诗翻译的难点之一。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诗中叠词的模糊美,并指出中国古诗在英译时遇到的各种难处,最后总结出在英译中有效再现古诗模糊美的三种翻译策略,即等值再现、等效再现和功能再现。  相似文献   

2.
研究小学古诗教学的策略,并运用这些策略开展小学古诗的教学活动,对于搞好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古诗教学应特别重视情感的引领,从而架起一座通往文学殿堂的桥梁;应着眼于语言的积累,着力于文化素养的提升;应倡导自主诵读,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应重视多元教学和意境教学,应当以对话促感悟;更应该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相似文献   

3.
模糊语言是古诗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是诗人思想情感表达的一种特殊手法。古诗叠词蕴含丰富的模糊意境美感,是进行诗歌翻译的难点。从模糊语言的视角探讨模糊语言和叠词翻译,分析古诗叠词的模糊美,从而找到古诗叠词英译的最佳翻译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能够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古诗都是一些文体、内容十分精美的精品。编排时,有的把写景、抒情各有侧重的放在一起,有的把不同内容或不同写作方法的放在一起,有的把表现作者不同思想感情的放在一起。教学时,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多变地采用各种教学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受到古诗艺术的熏陶和感染。[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大语文教学观强调教师不仅教给学生语言文学知识,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两种理念均涉及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7.
汉英叠词用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和英语都存在许多叠词,在文学创作和各类体裁中广泛运用。那么找到它们在运用中的共同之处会对我们在翻译和学习中灵活运用叠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讨论汉语和英语叠词用法上的共同之处,以期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ABB式叠词的内部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B式叠词所涵盖的词性范围较广,其中以形容词为最多。本文根据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标准,把ABB叠词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三个层次。两种类型是复合词和派生词。复合词中又可分为构形复合与构词复合;构词复合可以再分为以A为中心和以BB为中心。这样形成三个层次。复合词中的A与B或A与BB都是可以单用的,具有词资格。它们之间通过不同的语法关系相联系。构形复合词的内部结构形式可以记为“((A+B)﹄B)”,词尾B是附着于基词的叠音,与词义无关,不过有一定的语法意义。所以,严格的说,构形复合词应该叫做复合派生词。构词复合词的内部结构形式可以记为“(A+(B+B))”,其中的A和都有单用的资格。派生词的内部结构可以记为“(A﹄(B+B))”,其中的BB是纯粹的音的重叠。它与词中A的关系是依附关系。  相似文献   

9.
汉语叠词的使用能产生音乐美、形象美、表情真等艺术效果。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 ,在英译过程中必须舍弃叠词形式 ,挖掘英语语言具有相同或近似效果的艺术手段。有鉴于此 ,本文探讨了汉语叠词英译的一些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这座缤纷的百花园中,古诗是一支引人注目的奇葩。她以丰富的意象、生动的情感、精练的语言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一首首意境悠远的古诗,拨动着孩子们的心弦,孕育着他们热爱古诗文化的兴趣,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多年来,我一直钟情于古诗教学,发现古诗中蕴涵着无数个跳动的音符,潜藏着浓郁的音韵之美。在教学中,我巧妙地把音乐引进古诗教学,用音乐点燃学生学习古诗的激情,叩开古诗的大门,从古诗中攫取不尽的芳香。  相似文献   

11.
黄玲艳 《新天地》2011,(6):20-21
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语言清新,情趣盎然,意境优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它是语言的艺术典范,讲究平仄,押韵,文字凝练。本身的含义,韵味仅凭语言描述,很难领会诗的意,诗的关,加之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诗歌的时代背景,人物思想难以理解。因此,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困惑所在。如果教师能很好的引导学生领悟诗的真正内涵,不仅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古文字资料中叠词现象的分析和归纳,揭示这一现象的语法结构,指出它对于语言史研究的意义,并进而解决相关材料中的一些释读问题,并归纳了古文字材料中叠词的用法,指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一经重叠后,就不再具有它们原有的句法功能(分别是主宾语和谓语),而成为修饰性的成分,并具有了奇异的修饰功能。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具代表的创作形式,自前秦起,经南北朝,至唐宋,发展到了它最辉煌的时期,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洗练沉淀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化中最灿烂的瑰宝。  相似文献   

14.
汉英叠词对比及翻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叠词是常见的修辞手段 ,体现语言的韵律美、意象美和表达美。叠词的使用可以使语言形式和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本文从汉英对比和翻译角度对汉英叠词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首先归纳了英汉叠词的类型 ,然后在不同层次上分析了英汉叠词的功能、叠词的理据及叠词的英汉互译技巧。  相似文献   

15.
《诗经》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极为灿烂的华章,它之所以璀璨瑰丽,与其丰富厚蕴的语言运用艺术密不可分。叠词的大量运用是《诗经》的语言特色之一。它不仅体现了灵活多变的语法功能,而且极大地增强了《诗经》的艺术表现力。本文探讨了《诗经》叠词所具有的较强的艺术功用及其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叠词 ,而英语却不一样 ,除了少数口头套语之外 ,很少有叠词。因此 ,在英译这些叠词的时候 ,很难找到对应的英文叠词 ,但是 ,这并不等于无法译出它们。本文通过浅析几种常用的翻译方法 ,如 :直译法、意译法、仿译法和意象译法 ,旨在说明只要翻译功底扎实 ,并且用心去译 ,这些看上去很难的叠词不但能译 ,而且还可以译得很好。  相似文献   

17.
汉语古诗词是作者情感、思想写照的浓缩,短短数字,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强烈情感。叠词在古诗词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使诗词的意境更加形象、生动。本文在探讨叠词在汉语古诗词中的功能作用以及汉语古诗词中常见叠词的分类的前提下,分析了“三美”理论关照下如何实现含叠词诗词句的“意美、音美和形美”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叠词是汉语的一种修辞格,能带来特殊的语言表达效果。叠词形式多样、功能不一,在传达情感、强调意义和创造意境等方面颇具功效,其使用可促进语言形式和内容达到艺术统一。在结构工整严谨、对字词精炼传神、美学效果要求较高的汉语古诗词中,叠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聚焦汉语古诗词中叠词的常见类型、特殊功能,关注其英译的策略原则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诗·蒹葭>有叠词"苍苍"、"淒淒"、"采采",历来训释不确,引得现行教材也多相抵触,让读者疑惑.从词本义、词用义及诗之情境三层面考察,三叠词共有"多"意,也有特定时空下的状态描写以及人在自然作用下的心理表达苍苍,苍茫;淒淒,苍凉;采采,苍黄.  相似文献   

20.
叠词是说汉语儿童早期语言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运用个案跟踪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两名早期说汉语儿童1~3岁期间习得汉语的情况进行跟踪,发现说汉语儿童在1~3岁期间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叠词,且女性儿童叠词习得数量和使用频率均高于男性儿童;成人语言输入、儿童自身的模仿以及性别差异是影响儿童叠词习得和使用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叠词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大量叠词的输入有助于1~2岁儿童的语言习得,却会阻碍2岁以后儿童的语言发展。因此,辩证地看待儿童的叠词现象并进行合理有效的语言输入,方有利于儿童语言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