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期间的中苏谈判深刻地影响了战后中国政局的走向和未来的发展之路。其中蒋介石的态度左右着中苏谈判的进程。在谈判开始前,蒋对美苏"疑惧交加";在谈判的第一阶段,"忍痛牺牲";在第二阶段,自认"收放刚柔"。因为条约描绘了一幅国民党"中央政府"统一中国的蓝图,蒋介石对条约总体上是满意的。蒋虽然也担心美国出卖中国利益、苏联霸占中国利益,但在苏联出兵东北迫在眉睫之势下,他更担心苏联在没有条约约束的情况下同中共合作。因此从战后对中共斗争的角度,为维护国民党一党私利,蒋听从了美国的劝告,"忍痛牺牲",同苏联达成妥协,结果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相似文献
2.
比秩、中二千石、真二千石是汉代以"若干石"为名的秩级序列中的特殊秩级,关于三者何时产生,学者有不同意见。本文在前人探讨的基础上,通过辨析相关核心史料,确认三者皆形成于汉武帝朝前期,其中比秩约在元朔之前,中二千石约在元光之前,真二千石约在元光三年之前。三种特殊秩级在10余年时间内集中出现,显示出武帝前期曾发起一场秩级整理运动。借助于这次运动,武帝期待秩级序列在实现大幅扩张、涵括大多数官职的同时发挥分等、分类功能,从而建立等级分明、类别明晰的秩级序列。武帝对秩级序列的精心设计,以及他在其他官制、礼制改革中所体现的齐整有序倾向,均表明武帝意欲建立垂范后世的"汉家制度"。 相似文献
3.
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塑造抗日救国形象的宣传策略和方法,不仅可以理解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历史逻辑,还可以为当下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提供经验启示。在国统区,中国共产党以新闻活动为中心塑造自身的抗日救国形象。面向民众时,中国共产党以公共出版物为载体广泛宣传抗日主张和军队形象;面向国民党和民主党派等政治群体时,以舆论营造为路径积极交流并支持与保护抗日民主人士;面向海外人士时,以新闻活动为纽带促成驻华记者实地探访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如实向世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与实绩。中国共产党采取灵活策略与多种方法在国统区及海外树立了其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4.
从1927年8月到1928年初,《大公报》对蒋介石下野的内幕、下野后蒋介石的行踪、蒋宋联姻以及蒋介石复职的过程均给予了充分的报道与评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舆论的关注焦点与价值取向。作为民国政治精英人物,蒋介石也非常注重处理同媒体和社会舆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僧达在《答颜延年》诗和《祭颜光禄文》中,重点赞扬了颜延之的士人独立人格和魏晋名士风流,并有意识地将自己归为颜延之的同类人,表达了对颜延之的倾心和羡慕。但王僧达塑造的颜延之形象并非是完整的,而是经过了作者个人意愿的筛选,是作者的个人理想在颜延之身上的投射。刘宋文帝对士族较为宽容,孝武帝为加强皇权,对高门贵族进行严厉打压,王僧达在与孝武帝的多次冲突中屡屡受挫。正是在这种政治背景下,王僧达才将自己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期待诉诸文学创作,塑造了更符合自己要求的颜延之形象。 相似文献
6.
大国成长是在国际社会中的成长,它包括物质性成长和社会性成长,我国要成为真正的大国。就必须关注社会性成长,尤其要关注国家形象的塑造。文化背景的差异,使中西方在语言使用、政治理念、国家行为模式等方面造成了矛盾和冲突,并影响了西方媒体舆论中的中国形象。我们应当树立在语言上与国际接轨的思想,增强“信息吸引力”,加强与西方国家在各个层面上的文化交流,破除中西方之间的理解鸿沟,以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动物小说动物形象塑造视角研究——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动物小说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代动物小说对动物形象的塑造一般有三种视角:“人看动物”、“动物看人”、“动物间互看”。尽管归根结底这三种视角都是人在看,但由于后两种视角尽量“化身为动物,”动物处在“看”的位置,拥有了话语权,可以从自己的立场来评判人及其他物种,而人也在这不同视野下更深刻而全面地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时代人们搜寻信息的主要场所就是互联网,通过网络搜寻高校信息的首选就是其校园网。民族高等院校形象的塑造应注重利用和发挥校园网络传播的特性和优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引导积极的社会舆论,实现民族高等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政治的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国家形象为代表的软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本文拟从理论阐释和案例分析这两个方面来浅析国家形象与外交政策的相关性,以期为我国的国际形象的塑造以及对外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一
笔者曾经提出过跨文化形象学有关中国形象研究的“三组问题”:(一)西方的中国形象作为一种知识与想象体系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生成、传播,以一种话语力量控制相关话题并参与西方现代性实践的问题;(二)世界的中国形象与全球化的中国形象网络形成,与此相关的是西方的中国形象的跨文化霸权以及不同国家地区的中国形象中流露的“自我东方化”“自我西方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政府形象不仅是政府的合法性象征,而且是政府应对危机的重要武器,良好的政府形象对于提高政府危机治理能力大有裨益.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取向应更紧密地与非传统危机的利害考量相结合,针对当前危机治理中政府形象维系和塑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危机治理的过程对如何加强政府形象的维系和塑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李娃与霍小玉是唐传奇爱情类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女性形象。她们在身世、性格、命运、结局及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等方面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两个女性形象悲喜殊味命运结局之原委,除其自身性格的差异外,与作者创作意图密不可分,反映了唐传奇创作意识的自觉。 相似文献
14.
文协的历史形象,经历了从一个与国民政府及其官方机构联系密切的文化团体,到一个以左翼进步文人为主体的文化团体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关联着文艺作家对政党政治文化的认同和国共两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政策。 相似文献
15.
陈建宁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155-157
由于历史的原因,福建虽然在唐诗中出现的次数颇多,但在诗人的想象中却被视为“蛮夷之地”.随着唐末、五代以降(特别是宋室南迁后)中原士人的大量涌入,福建得到了积极的开发,反映在客闽文人笔下的福建形象则是百业兴旺,文风鼎盛.其有关福建的书写因“在地化”和真实性等特征而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孝子董永的故事一直以来就被人所传诵,但汉画像石作为其早期流传的载体,主要表现的是董永尽心服侍父亲的孝行,而与传统文献中的董永形象有很大区别。汉画像石中的董永"鹿车载父"的"生养"孝亲行为,系该故事的早期版本,其凸显出以"孝"为主题,与后世传统以"爱"为主题的董永故事明显不同。本文从汉画像石等考古资料出发,正本清源,系统梳理孝子董永故事的早期形象及其演变情况和原因,从而指出历史事件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孔子形象在文革时期被重塑成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以及反革命复辟的祖师爷,连环画和漫画中的孔子以丑化、变形、矮化的美学形式以建构其反动的形象。文革时期的批林批孔运动,使孔子的形象彻底扭曲、一落千丈,批林批孔作为一场声势浩大、配合当时政治斗争的全民运动,其癫狂型和非理性令人唏嘘,这一民族文化的根本性创伤和隐痛应该被历史所记忆。在寻求普世价值的全球化的今天,孔子这一文化符号所蕴含的文化资源理应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上海是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中心,蒋介石对其重视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从1932年的"一·二八"抗战到1937年的"八·一三"抗战,蒋介石基本是执行了"以战求和"的策略,但是仔细考察这一策略的前后,可以发现他两次"以战求和"的程度有所不同,1932年他对日策略消极成分更大;1937年蒋介石感觉到已经无路可退了.在仓皇中决心应战,虽然其策略依然是被动的,但已有积极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20.
六镇豪强酋帅主要由拥有权势和世代受军镇压迫的两类不同政治地位的豪强酋帅构成,双方有着尖锐的矛盾。其群体无法依靠父祖官爵进入门阀体制,社会地位并不高。孝文帝迁都洛阳导致两类豪强酋帅之间政治经济矛盾的激化,是引发六镇暴动的主要原因。六镇暴动主要是由在六镇没有政治地位、面临生存危机的匈奴、高车酋帅领导,反抗军镇压迫和求生存的抗暴斗争。有权势的豪强酋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成为北魏镇压暴动的主要力量。两类豪强酋帅在迁到河北后,面对共同的生存危机,一度联合掀起河北暴动,但由于其群体内部矛盾重重、组织松散,又无法立足河北解决生存问题,从而在尔朱荣的进攻下一败即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