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育得子是先秦时期诸多习俗活动的核心内容。《诗经》婚恋诗中的众多兴象表现了先民希求得子、多子的强烈愿望和久盛不衰的祈子习俗。此类兴象多取于桃、苡、花椒、兰、枣、瓜等早实多子植物和鱼、螽斯等多子动物。  相似文献   

2.
先秦儒家的民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民族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华夷之辨”和“用夏变夷”两个方面。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主张,是“华夷之辨”思想的具体反映,它具有以华夏为中心甚至歧视夷狄民族的色彩,同时又具有反对外来干涉、侵扰的性质。孟子对儒家民族思想最重要的发展,是明确提出了“用夏变夷”的概念。而《公羊传》中的“大一统”、“尊王攘夷”和“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则反映了公羊派的民族观以及处理夷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的内圣外王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秦时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内圣外王思想的讨论最具活力、最有代表性的要属儒家和道家。原始儒家在道家关于内圣外王思想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吸纳、认同进而使得这一思想理论最终成为整个中国哲学的核心价值、精神内涵、架构理想和践行追求。这一理想和追求直接决定了中国学术两千多年的运思理路和治学旨趣。因此,我们从源头上来理清先秦儒家对于内圣外王思想的体认、洞见对于内圣外王思想的当代转语,传统哲学的现代转进无疑都将具有积极而又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商业观探索王善禄在史学界,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儒家思想重农抑商。事实并非如此,笔者认为,至少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商业与农业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一、商同农一样,是人类全部生活需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商业乃是人类经济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出现的一个必然...  相似文献   

5.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文学艺术、医疗卫生等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同时,酒被称为"百礼之首",也出现在大量的诗、词、赋中。《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其中的雅、颂两大部分中有大量的与酒相关的诗句,从这些酒诗我们可以看到先秦时期的酒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6.
7.
许多思想家都对人性提出过精辟论述,以此建构对人生和社会的一系列理论.而先秦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法思想的渊源之一,其对于人性的阐释对了解和分析中国社会、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无疑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旨在对先秦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人性的观点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鉴古思今,希望能对我国现在所经历的变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爱情诗数量多,内容丰富,有反映热恋的欢乐、失恋的痛苦、婚后的和谐,也有弃妇的泣诉等。  相似文献   

9.
天人问题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核心问题,先秦儒家,尽管“天”的含义在各个阶段、各个思想家那里有所不同,但在天人观上,从孔子、孟子到荀子,总体特点都是以人为立足点,强调在人的能动基础上达成与天的合一;同时,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先秦儒家对天的认识也明显地呈现出宗教主宰意味乃至道德意味下降,人文意味增强的趋势,这也正是社会进步、人类的主体意识觉醒的自然结果,是人类思想文化演进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情法观是法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法观思想。本文探讨先秦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的情法观,认为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顾及民情是法制建设的基本原则;尊重实情是严格执法的前提;德主刑辅思想来源于对人的性情的确认;法律的生命力源泉决定于是否合乎常情;守法的大敌是欲情。  相似文献   

11.
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分配正义观是建立在仁礼正义论基础之上的,它主要以礼义差等作为正义的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12.
天人观是儒学理论的重要基础,考察先秦儒学的逻辑嬗演,可以发现:与之相应,儒家天人观也呈现为两个路向的演进过程,一是以孟子、《易传》为代表的形上超越之路,其目标是不断将儒家仁义原则抽象化、本体化,试图从价值本体(天)的高度来论证仁义原则的先天性、合理性;二是以荀子为代表的指实性倾向,这种天人观拒弃对事物作形而上学探讨,把天人观局限于现存事物的经验性领域,极力使儒家仁义原则从抽象的伦理层面向具体实用的知识领域转化,最终将儒学导向现存国家的意识形态领域。  相似文献   

13.
注重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一.知行论在道德修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先秦儒家学派在道德修养的知行观上,强调知行的辩证统一,重践行,肯定主体自觉.其合理思想对现代人提高道德修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颜之推的孝亲观在某些方面与先秦儒家思想家是一致的,但也在诸多方面异于后者。从孝德的养成看,先秦儒家认为是天经地义;颜之推则认为父母威严而慈爱是前提条件。从事亲的内容看,先秦儒家认为敬亲、顺亲更为重要,强调精神事亲;颜之推认为养亲最重要,强调物质事亲。从事君的内容看,先秦儒家重视以“心”忠君,颜之推更重视以“才”忠君。从事死的规定看,先秦儒家要求厚葬,并祭之以礼;颜之推反对厚葬之风,并认为不必拘束于繁琐的祭祀之礼。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有关古代婚俗著作的论述,结合相关文献,从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诗经》中所反映的先秦的婚姻制度进行探讨。认为先秦婚姻制度主要有原始的“群婚制”;经原始的“群婚制”交异的“内婚制”;妻妾作为财产被继承的“收继制”。文章最后分析了古令某些学者对该问题有失偏颇的观点及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孔子与先秦儒家复仇观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仇意识是属于社会心理方面的文化现象。孔子及先秦儒家的复仇学说,奠定了复仇的意识的根基。复仇的原则是以直报怨,正义复仇。正义复仇又具有有冤必雪,有仇必复的不妥协、不易改姓,表现出正义实施的理性庄严。正义复仇的谋略和方法是报之以礼,胜之以武。对于以道自任,见义勇为,诛恶济善的赞许也是立意于完善儒家理想人格建构的。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智德观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智德观主要包括先秦儒家关于智的来源、含义及其作用的思想。先秦儒家智德观具有四个方面的明显特点:从智的内容上看,主要是人事之智;从智与德的地位上看,主张智从于德;从智与德的关系上看,主张仁智合一;从追求智的目的上看,主张成圣成贤。文章在对先秦儒家智德观及其特点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揭示了它的历史影响及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8.
气节,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和道德生活中,是一个标识一类道德人格和精神气质的独特范畴。它体现着儒家的道德理想和人格境界。先秦儒家气节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尚志存性为心性和德性的前提和目标,以对道义的持守为核心和灵魂,以无惧的义理之勇为人格特质和最终体现。儒家气节观对个体道德人格塑造,对民族精神培育和当代社会道德建设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诗经》与先秦两汉劝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古时,国家政治结构中血缘的纽带比较重要,劝谏主要是以“直谏”的形式出现的。《诗经》里就有许多贵戚之卿直谏君王的作品。“献诗”和“采诗”是《诗经》干预政治的两种方式。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血缘纽带松弛,君主专制加强,直谏越来越危险,人们越来越推崇讽谏。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诞生的汉代《诗经》学,形成了“美刺讽喻说”的方法论。这种理论把《诗经》中所有的篇章都附会于历史和政治,把很多本来没有讽谏用意的的诗篇,都解释成了谏书。“美刺讽喻说”对中国后来的诗歌创作、诗歌评论的影响都很深远。从政治史的角度来理解它形成的过程,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