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性问题是个最为源远流长、争论不休的难题。作为一般科学术语的人性概念与伦理学范畴的人性概念并非同一概念;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概括不能否定伦理学意义上的性善、恶论的理论价值;从德性上探讨人性与人的本性对国家制度设计与国家治理模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学艺术或反映、表现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或反映、表现人化了的自然,都不能离开人。因此,人的本质是什么,人性的巧史发展情况是怎样的,人性与阶级性的关系又如阿,就不能不是文艺理论中的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性问题的一系列观点,对于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新的人性观出现以前,欧洲理论界、文艺界在人性问题上的流行观点有二:一是认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它是固定不变的,普遍永恒的;人性的核心是个人主义。这种人性观可以卢梭为代丧。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赤裸裸地写道:“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于自身的关  相似文献   

3.
论马克思的人性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社会革命的理论,更是构建社会和谐的理论,革命和斗争旨在实现和谐。从马克思关于人性的劳动本质论、社会关系决定论和需要本性论三重概括中可以厘析出人性的四大要素(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理性和道德性)和由此决定的四种能力(生活热情力、社会认同力、理性调控力和道德奉献力)。热爱劳动、善于共处和追求高雅是马克思人性观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4.
人性是人之为人而区别于其他事物,特别是其他动物的根本属性.人性既包含自然属性,也包含自觉能动性和社会性,其中社会性是人的本质规定性。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科学地揭示了人性的真谛,也与形形角色的旧人性论划清了界限,是我们探索和认识人性问题的科学依据和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5.
曾经有一段时间,人性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无缘,似乎成了资产阶级学者的专利.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学界开始研究马克思的人性理论,并且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当前,学界对马克思人性观的研究大概包括以下五点.第一,对人性概念的厘清存在着两种争论.一是人性是指人生而固有的普遍属性,还是指人与其他物相区别的根本特性,二是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关系问题.第二,考察了马克思人性观的形成条件和过程,包括理论来源以及概括为五个阶段的过程.第三,重点讨论了马克思人性观的内容和特点,并且从多个维度进行了概括,有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的人性观.第四,在前者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人性观作出了评价,说明了马克思人性观对人性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第五,结合历史和现实情况探讨了马克思人性观的意义.除了国内学界的研究,目前尚未查到对马克思人性观进行专门研究的外国著作,或者是将马克思人性观作为一般性人性观研究中的观点之一进行讨论,或者是在研究马克思理论时,将马克思的人性观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实证科学的理论视域,或者从根本上来说,作为实证科学之哲学基础的传统本体论的理论根基,是在历史上以及在现实中导致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种种误读的理论根源。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决不是作为实证科学世界的伦理的、道德的、人性方面的外在补充,而是作为历史哲学的马克思哲学之全部内容的一个侧面;作为历史哲学的马克思哲学,从根本上来看就是关于社会的学说、关于人的学说,即马克思哲学存在论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学说。  相似文献   

7.
人性问题是西方思想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澄清了人的本性和人的本质,从古希腊直到马克思,以追本溯源的方式逐个论述了西方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关于人性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从人的社会性中揭示人的本质,解决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据与相对于这种内在根据的外在表现之间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本质与反映本质的现象间的问题。中国传统对人性的讨论,其实质也是对人本质的揭示。中国传统人性学说相对于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理论而言,主要是从人的道德意识层面去揭示人的存在,侧重于本体论与价值论研究,忽视了人存在的现实性、多样性与全面性。但中国传统人性论又有着深厚的理论资源,对深化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各主要原理的系统制定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5年春──1946年夏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进行的。但恩格斯说,马克思在1845年春就大致完成了发挥他的唯物主义历史理论的工作。这就是说,唯物史观的创立包含了一个基本的思路历程。马克思是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逐步深入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作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初步理解。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摈弃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而通过对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马克思基本完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奠基工作。一、政治经济学研究:马克思理解人的本质的出发点关于…  相似文献   

10.
人的社会性理论是马克思人性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马克思在人性观上实现根本变革的标志。因此,正确理解人的社会性的科学含义,就成了把握马克思全部人性理论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1.
在“四人帮”横行文坛的时候,文艺理论中曾出现一个“流行公式”:在阶级社会里,人性=人的社会性=人的阶级性。它到处充斥在报章杂志及教课书中,成为人性问题的代表论点。在阐述这个论点的时候,往往又摆出一条权威性的根据,就是马克思讲过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搞清人性、即人的本质这个问题,就不能不首先分析一下马克思这个论断是在怎样特定条件下提出的?把这个论断放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论述的整个思想和理论体系中应作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人性问题众说纷纭。讨论中,各种意见都引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有关论述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我认为,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的人性整体观,对于克服对人性认识的片面性,是有现实意义的。 马克思指出:“一物的属性不是从该物同他物的关系产生,而只是在这样的关系中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分析人性的时候,首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从人与人的关系来揭示人的本性及其历史变化,达到了对人的本质的具体认识,建立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人性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一直有一些研究者试图找到一个精确的和统一的马克思关于人性的定义,但事实证明这是很难办到的.参予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的各方——从西方"马克思学"到"西方马克思主义",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到苏联哲学家,还有我国的一些研究者,不论他们之间的观点是多么的歧异,差不多都能够找到马克思的言论来为自己的说法作证.这就迫使人们思考:是不是马克思本人的人性概念就寓涵着歧义?这种歧义又意味着什么?本文的立足点不是马克思人性概念的精确性和统一性,而是这一概念的歧义性或模糊性(歧义性和模糊性在这里表述的是同一个现象:前者是从分解的眼光看,后者是从综合的眼光看).马克思本人就曾说过"用同一术语表示不同的意思是容易发生误会的,但这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实践"的哲学即"改变世界"的哲学。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它贯彻于马克思关于自然、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基本世界观之中,构成了马克思哲学之思的基本维度。人们通过实践不仅可以合规律地改变世界,而且也通过实践改变自身,"改变"的本质就是一个实践真正的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道德能否成为人性的本质是我们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关键及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离不开人性的关照。马克思的人性思想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需要人性论,其"需要即人性"的思想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人性基础。坚持马克思的人性分析方法,就要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在需要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立足点,尊重主体的差异性、多样性,正确处理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关系,把崇高的精神追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归宿。  相似文献   

16.
学习马克思人性理论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理论界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人性理论更趋深入,也更臻全面了。在这篇学习笔记里,我试图在两个人们注意得不够的方面,谈谈自己对马克思人性理论的不成熟的理解。马克思研究人性的两个角度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一条注释里写道:“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这条注释不但说明了马克思研究人性时所走的科学思维的路程,而且也说明了马克思观察和研究人性的两个角度。对于前一个方面,有不少研究者已经作了解释;对于后一个方面,似乎还没有更多的人作出探究。  相似文献   

17.
《巴黎手稿》与教育观的萌芽(续)任钟印三、《巴黎手稿》中人性与教育原理的有关问题在《巴黎手稿》中,在人性问题上,马克思不但抛弃了费尔巴哈的以爱神为至上神的三位一体论,改造了黑格尔的抽象劳动观,而且,他没有停留在对共同人性的一般承认上,而是深入到人性问...  相似文献   

18.
阐释马克思思想本身及其所揭示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生成发展的历史图景,虽然难以避免相关研究者的“视差之见”,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某种“外部反思”或“思想熔断”现象,但正像人既是“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又是“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一样,“具体总体”地把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理应持有的思想态度和逻辑定位。因而,应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实现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变革的基础上,遵循“从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思想与现实相关照的“历史的内涵逻辑”,以及文明反思、社会批判和人性革命相结合的“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及其方法论原则,对马克思“人的观点”“实践观点”“社会观点”“发展观点”予以具体总体的把握,揭示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思想整体性与具体性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席勒的美学是人性美学,马克思的美学是实践美学。从席勒的人性美学到马克思的实践美学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席勒是从人性的异化问题出发考虑美学问题的,他要用美和艺术及其审美教育来恢复古代希腊的人性的完整。马克思是从劳动的异化问题出发来考虑美学问题的,他要通过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实践消除劳动的异化,实现私有制的扬弃和共产主义社会。二者实质上都是要从人性和人的改造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不过,马克思走的是一条现实的可行的道路,而席勒走的是一条乌托邦的道路,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同时马克思以实践唯物主义改造了席勒的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在席勒美学直接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美学、人学美学。  相似文献   

20.
本·阿格尔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思想以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歪曲的批判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提出了"人的满足最终在于创造性的生产劳动"的思想.这一思想为当今社会中沉迷于消费主义、满足于在消费中追求幸福的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