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领导文化作为领导科学最为重要的形上之思,其建构性研究成为新的着眼点.这一建构应从界定领导文化的内涵出发,从器物、制度和意识形式三个层面厘定其表征;并结合中西领导文化的发展轨迹,通过比较,探索、建构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的"本土"领导文化."现代-和谐"应成为这种领导文化建构的"标识符",必须着力追寻能推动这一领导文化特质生成的进路,并以发挥其实践功效为归宿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2.
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与和谐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对西方文化的认知经历了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的转变,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中国面临着文化认同危机,解决这种文化认同危机的理论表现即为中国如何处理"古今中西"关系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中国发展的备受瞩目,中国逐渐走出文化危机开始真正意义的文化自觉,有了这种文化自觉才得以应对文明冲突,实现文明的对话,最终构建一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文化开始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加速发展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汇聚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和拓展外向影响的重大现实问题.根据"软实力"的来源与影响,我们有必要从思想层面上筑牢价值观的坚实基础,从制度层面上根除缺乏创新力的固有"病灶",从器物层面上打造创新文化的得力载体,使中国古老而灿烂的文化真正成为国家"软实力"的必备部分和有益助手.  相似文献   

4.
大学文化及其基本价值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大学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从学校、教师、学生等三个主体层面的角度讨论了大学价值观的构成及内容。对大学文化建设从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找准契合点、建立学习型组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从哲学、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展开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深刻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本质是维护资产者利益的阶级文化。从哲学层面看,资本主义文化的革命性为新社会形态的实现提供可能,但真实意图是实现文化霸权。从经济层面看,资本主义文化以资本的全球扩张实现资本增值和文化渗透,彰显了资本文明的逐利性和剥削性;从文化意识形态层面看,西方国家以"平等""民主""博爱"的"普世价值"只是欺骗劳动者口号。时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国家的治理危机验证了资本主义文化难以解决世界问题,甚至会对社会造成威胁。然而,中华文化的制度优越性和深厚的历史积淀超越资本文明的弊端,既彰显文化自信又推动多元文化达成价值共识。因此,马克思文化批判理论穿越时空展现历史的穿透力和现实的阐释力,有助于认清西方"普世价值"的话语陷阱,为新时期中国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供理论资源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组织层面研究不同文化类型对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影响作用,探讨了中国情景下不同类型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影响作用以及个人特征变量对两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之侠从<韩非子>最初为其命名起,就有明显的组织、经济、行为、危害性等"四大特征"而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相似.但韩非显然遮蔽了侠的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因此司马迁曾致力于以"仁"、"义"重新塑造侠的道德形象,使侠在文化和审美理想的层面上表现出先进性来.但在具体的历史现实中,侠在西汉就已经完成了从义侠到黑道的堕落蜕变,从此在现实和想象层面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并随时纠结在一起.今天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表现,对于深深植根于传统的中国侠文化,亦应一分为二,作两面观.  相似文献   

8.
知识转移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来自于作为组织的核心的领导的影响。因此,对于领导行为如何影响个人向组织的知识转移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从个人向组织的知识转移层面出发,研究了变革导向领导行为对于知识转移的影响,并创造性地将学习型的组织文化、知识转移意愿、知识接受意愿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变革导向领导行为对知识转移影响的模型中。研究结果显示变革导向领导行为对知识转移容易程度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学习型的组织文化和知识接收意愿共同中介了变革导向领导行为对知识转移容易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化领导力,是领导者的一种组织领导艺术能力,是建立在领导者对组织运行和管理的规律深刻把握之上。在当前固有领导模式瓶颈的约束下,出现了因领导问题而引发的种种不良后果。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领导者的能力,打破已有的领导僵局,实现领导方式的创新,是摆在当前领导者面前的问题。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结合传统文化优秀的领导艺术,来注入新鲜的元素,达到领导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翻译在中国的"昆德拉热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从翻译学的"文化转向"出发,试图从社会意识形态、译者意识形态、诗学环境、赞助系统等角度入手,从文化层面上对昆德拉作品的中译进行整体性思考。  相似文献   

11.
包容性领导的概念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对包容性领导的定义,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认识,基于中国文化对包容性概念的理解,梳理包容性相关学术研究、文献,通过探索性访谈研究,对包容性领导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提出包容性领导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儒家家族主义和伦理道德规范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初级群体文化作为一种潜规则,对现阶段政府领导行为有着诸多负面影响,它使政府领导在价值观上表现出人际关系导向而非工作业绩导向,在处理公务时表现出私人化和非制度化的行为特征;它导致政府这种正式组织在结构和运行上表现出初级群体的特征,不能完全按照正式制度规范运作。在政府机关中普遍存在着拉关系、走后门、任人唯亲、拉帮结派、独断专行、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这些行为是中国初级群体文化负面影响的集中体现,是导致政府管理的混乱和低效率的主要原因。这是目前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不容忽视的文化障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行政组织文化极强的穿透性与历史延续性的影响对现今公共权力制约造成一定的困境。本文阐述了中国传统行政组织文化对公权力制约困境的表现形式;基于行政人格二重性和中国传统行政组织文化的正负价值,分析中国传统行政组织文化对公权力制约困境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困境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小满 《南都学坛》2002,22(3):43-44
对历史上存在的两个“民革”进行了辨别 ,尤其对历史上存在过、现在已不存在的中国民主革命同盟这一政治组织进行了考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是国民党民主派的政治组织 ,中国民主革命同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同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认识状况密切相关。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 ,不断克服对国情认识的偏差 ,与时俱进 ,把握国情 ,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并为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积累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专制型领导文化的根源是封建专制主义,它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彻底肃清专制主义是提升领导文化的需要。传统文化、旧体制及世俗文化中的落后观念和不合理成分造成了文化困惑,摆脱文化困境,实现企业管理文化的转型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学内部横向治理组织主要是以各种委员会组织和领导小组的形式存在,其工作职责多在具体事务处理层面,工作规程缺失,运行状况不佳,这与我国大学普遍对横向治理组织认识不深、定位不准、建设不够密切相关。大学横向组织建设对于现代大学治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可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有关经验和做法,重新定位职能,精简组织数量,分类实施建设,严格规范运行,推进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始自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极大地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文化观念、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进行理论创新以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因而,抗日战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而且也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第二次历史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是因为中共没有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刚刚起步,对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尚处于萌芽时期。党在思想上幼稚、政治上年轻、组织上不完善所导致的探索中的错误失败,道路上的曲折坎坷,对年青的共产党人来说既是深刻的教训,又是一笔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0.
公办幼儿园聘用制教师数量逐年增加,聘用制教师已经成为了幼儿园的"主力军",聘用制教师的课程领导水平直接关系着幼儿园园本课程及教育教学品质。本研究通过对公办幼儿园聘用制G教师的个案研究,从课程组织文化领导、课程组织结构领导、课程专业技术领导三个维度分析G教师的课程领导水平,结果显示:G教师的课程领导综合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成功经验,但仍在班级成员的分工、家园合作的有效性、课程专业技术领导的全面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为其更好的优化提升课程领导水平,本研究针对G教师的不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