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试论禅宗的非理性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作为华竺之音的禅宗思想拔新领异,表现为一种相当隽熟的东方色彩的非理性主义,在中国思想史及宗教史上具有独到的研究价值。作者将禅宗的非理性主义构成分为机锋与逻辑的对立、般若与二法的对立、顿悟与渐悟的对立三个部分,并从这三方面探索了这一非理性主义的由来与得失,及它在佛教史、认识论、心理学方面所蕴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苏联《国外社会科学文摘(哲学和社会学类)》1982年第1期,刊载保加利亚学者介绍关于哲学的对象的文章。作者认为,通常人们都把哲学理解为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规律的科学。作者在研究有关世界图景、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的特点以及部门科学认识与哲学认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时,指出:哲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研究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经济现代化的关系。作者认为,要使东方古代管理思想在现代管理中产生实效,必须造就一系列基本条件。这就是:以商品理性为中介,以市场开拓为需要,以企业独立经济功能为条件,以西方管理思想的中国化为基础。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在传统磁力线振荡如此强烈的中国,复苏的很可能不是传统文化精华,而是糟粕,是以集权政治干预经济的那一套模式。在当前,古代管理思想史研究者,有具体管理者和经济思想史研究者两类,两者成功轨迹不同,但却殊途同归造就东方管理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马尔库塞关于发达工业社会的“单面性”的基本论述。作者认为这一理论的提出,旨在揭露、批判当代资本主义采用新形式对人加强奴役与压抑,具有积极意义。但他站在弗洛伊德主义立场上,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龟缩成人性的压抑与反压抑的矛盾,并把“单面性”看成是超社会制度的。第二部分分析了马尔库塞关于社会“单面性”根源的理论。认为其中提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值得研究的新现象,所论不乏合理因素,具有现实感,但其基本结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相悖。第三部分论述了马尔库塞关于“单面社会”革命前景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郑土有先生的《晓望洞天福地——中国的神仙与神仙信仰》一书最近已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系《羊角丛书》之一,其主旨是从中国人的神仙信仰这一角度分析积淀在中国人身上丰富的精神文化,研究中国古人的神仙信仰。全书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主要介绍了神仙信仰这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第二部分为“神仙世界的建构。”第三部分为“神仙信仰的历史发展轨迹”。第四部分阐述了“神仙信仰的三种表现形态”。第五部分论述了“神仙信仰在中国民间信仰体系中的地位”。第六部分是对中国历史上的神仙信仰进行批判和反思。在这本专著中,作者对中国神仙信仰的研究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一是打破了将神仙放在道教中来研究的传统方法,大胆地把神仙及神仙信仰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来进行研究。这种做法是一种具有创  相似文献   

6.
毛丹 《浙江学刊》2002,(1):15-17
思想史学的研究范式 ,作为思想史阐释和分析的理论工具 ,规定了思想史研究的学术视野和分析方法。在学术史上 ,学术范式的更新 ,往往给学术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因而 ,思想史学科的发展 ,亦首先有待于其研究范式的创新。近年来 ,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界在范式更新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可贵的探索 ,海外学者当中出现了关于严复与约翰·密尔自由思想的比较思想史研究 (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 ;还有以社会与思想互动模式诠释中国思想现代转型的长程思想史研究 ,以及运用计量史学方法所作的观念史研究 ;还有运用跨文化翻译理论分析中国现代“革命”观念之起源和演变的语义学思想史研究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国内学者中 ,则有运用知识社会学阐释近代儒学之地域化特征的探索 (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 ,等等。以上学术探索 ,均为新近中国近代思想史范式创新之作。本期主题研讨栏目特推出一组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范式问题的笔谈 ,以期引起学界对思想史研究范式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清末新政与当代变革研究:范式转换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史学的研究范式 ,作为思想史阐释和分析的理论工具 ,规定了思想史研究的学术视野和分析方法。在学术史上 ,学术范式的更新 ,往往给学术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因而 ,思想史学科的发展 ,亦首先有待于其研究范式的创新。近年来 ,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界在范式更新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可贵的探索 ,海外学者当中出现了关于严复与约翰·密尔自由思想的比较思想史研究 (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 ;还有以社会与思想互动模式诠释中国思想现代转型的长程思想史研究 ,以及运用计量史学方法所作的观念史研究 ;还有运用跨文化翻译理论分析中国现代“革命”观念之起源和演变的语义学思想史研究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国内学者中 ,则有运用知识社会学阐释近代儒学之地域化特征的探索 (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 ,等等。以上学术探索 ,均为新近中国近代思想史范式创新之作。本期主题研讨栏目特推出一组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范式问题的笔谈 ,以期引起学界对思想史研究范式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思想史学的研究范式 ,作为思想史阐释和分析的理论工具 ,规定了思想史研究的学术视野和分析方法。在学术史上 ,学术范式的更新 ,往往给学术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因而 ,思想史学科的发展 ,亦首先有待于其研究范式的创新。近年来 ,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界在范式更新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可贵的探索 ,海外学者当中出现了关于严复与约翰·密尔自由思想的比较思想史研究 (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 ;还有以社会与思想互动模式诠释中国思想现代转型的长程思想史研究 ,以及运用计量史学方法所作的观念史研究 ;还有运用跨文化翻译理论分析中国现代“革命”观念之起源和演变的语义学思想史研究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国内学者中 ,则有运用知识社会学阐释近代儒学之地域化特征的探索 (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 ,等等。以上学术探索 ,均为新近中国近代思想史范式创新之作。本期主题研讨栏目特推出一组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范式问题的笔谈 ,以期引起学界对思想史研究范式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思想史学的研究范式 ,作为思想史阐释和分析的理论工具 ,规定了思想史研究的学术视野和分析方法。在学术史上 ,学术范式的更新 ,往往给学术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因而 ,思想史学科的发展 ,亦首先有待于其研究范式的创新。近年来 ,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界在范式更新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可贵的探索 ,海外学者当中出现了关于严复与约翰·密尔自由思想的比较思想史研究 (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 ;还有以社会与思想互动模式诠释中国思想现代转型的长程思想史研究 ,以及运用计量史学方法所作的观念史研究 ;还有运用跨文化翻译理论分析中国现代“革命”观念之起源和演变的语义学思想史研究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国内学者中 ,则有运用知识社会学阐释近代儒学之地域化特征的探索 (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 ,等等。以上学术探索 ,均为新近中国近代思想史范式创新之作。本期主题研讨栏目特推出一组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范式问题的笔谈 ,以期引起学界对思想史研究范式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孔学堂》2015,(2)
通过反思中国法思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就研究方法而言,中国法思想史的研究应该在客观陈述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学派、思潮有关"法"的论述与传承的基础上,以现代法学的角度分析传统法思想的现实意义与影响;就研究内容而言,反省、批判是研究中国法思想史的应有之义,而继承、弘扬也是其应有之义;就学者自身而言,无论是研究中国法思想史,还是从事其他学术研究,养成独立的学人品格至关重要。若以现代法的视角研究古代社会的法思想,礼应该被纳入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语:本专题是对19世纪指导了美国经济崛起的美国学派和美国经济崛起时期(1815—1914)经济政策史的研究,这一研究不仅对于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特别是笔者提出的"新经济思想史"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而且对于目前中国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需主导型经济的战略大转型具有重要的政策借鉴意义。美国学派的经济思想至今仍对美国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这种研究对于观察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视角。  相似文献   

12.
文化哲学在新世纪的学术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鹏程 《求是学刊》2002,29(5):39-44
在 2 1世纪已经来到的时候 ,文化哲学的研究者在新的世纪应该有更新的思考和学术作为。为此作者提出文化哲学在新世纪的学术使命。文章第一部分主要从学科的对象比较与方法比较的角度 ,阐述文化哲学的学科定义和特征 ,认为文化哲学是哲学而不是文化学 ,认为文化哲学研究是哲学的事业。文章的第二部分认为 ,文化的根本特质是“生活”。作为人类的全部生活样式系统 ,文化具有自己的自足性特色和规定 ,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 ,哲学并不一定都是起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意识形式。所以 ,哲学是文化的派生物、附着物。探讨哲学的文化属性 ,是研究哲学的真正基础工作。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哲学的研究对象———存在和理念———的文化性质。指出哲学理念实际上是文化理念 ,哲学的抽象实际上是文化的“合象”。文化哲学应该研究文化间的哲学冲突与融会的可能性。这一迫切的崭新事业 ,首先要求建构中国文化的当代基本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13.
西方思想史研究方法的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什么是思想史,以及如何去研究思想史的问题.着重就西方思想史研究方法的演进作了勾勒.认为洛维乔易的观念史研究注重的是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剑桥学派将语境方法引入思想史研究,提出了历史的研究方法.新社会文化史的兴起为思想史的研究开拓了新的空间,思想史研究更多地与社会史结合在一起,即思想史研究的"社会史转向".这种转向并不表明思想史研究在衰落.新社会文化史的挑战开拓了思想史研究的新领域,更加丰富和发展了思想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观念、角色、社会结构的三重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念、角色、社会结构的三重转换宋林飞在《江海学刊》1994年第2期著文,针对中国近年来观念、角色、社会结构的三重转换,提出了政治文化启动论,身份变换加速论和社会结构倾斜论。作者认为中国是一个文化导向型社会,这种社会转型的启动因素是政治文化的变迁。关于...  相似文献   

15.
神户大学经济学教授池本清所著《发展经济学研究》收录了他1965年以来发表的11篇论文。该书由4部分组成。第1部分:经济发展、国际分工和经济援助;第2部分:双重经济和经济发展;第3部分:未来的研究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第4部分:新兴工业国的经济发展。全书贯穿着作者对现行发展经济学能否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疑问。第1和第2部分在概述国际经济学、双重经济、经济增长,以  相似文献   

16.
对孙中山的经济理论及其重要经济范畴的研究,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掌握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吸收中、外经济理论,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主义经济学说。本文对孙中山提出的经济学的定义和对象,生产和分配的论说,资本的界说,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分析,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的论述,进行了概要的评述。作者肯定了孙中山在经济范畴理论上的成就及其在民主革命经济政策中的理论指导意义,并且认为孙中山关于商品、价值、货币、资本的主张,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下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有可借鉴之处,同时也指出其在理论上不够成熟、不甚完善的社会历史原因和阶级局限。  相似文献   

17.
论比较哲学:从现代中国学术的经验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中国现代学术发展的背景讨论比较哲学的问题。第一部分以严复、梁启超、王国维及胡适的相关经验为线索 ,揭示比较哲学研究对“中国哲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的意义 ;第二部分以中国思想传统同外来文化 (印度与西方 )的两次遭遇为例 ,探讨比较哲学在文化会通 ,包括展示本土文化的价值信念与学习外来文化的长处中所起的作用 ;第三部分以跨文化研究中概念关系图式的复杂性 ,以及隐喻问题为题 ,讨论比较哲学常见的方法论难点。作者认为 ,虽然我们难以给比较哲学一个形式上完满的说法 ,但是揭示问题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中国思想史学科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稳步向前推进,其中,中国思想史研究方法、出土文献与思想史研究、儒学与民主制度等成为当年的热点和亮点。学术界围绕以上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取得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果。一、中国思想史研究方法的探讨社会史的研究方法重视思想史与社会史的结合,把思想史发展放在社会结构变动的过程中来审视,是思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侯外庐学派的一个重要学术特点。然而在新的西方思潮大流中,新生代的学者对侯外庐先生及其倡导的研究方法有些淡忘或冷漠。针对这种情况,有学者指出,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方…  相似文献   

19.
创立会议管理学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雄军 《探求》2001,(5):68-70
作者认为,创立会议管理学势在必行。文章就会议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问题作了探讨,并论述了创立会议管理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侯外庐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紧扣时代的脉搏,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西文化进行深入比较,探讨其异同。在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开端,就冷静地钻研、不懈地思索,遵循严格的研究规范,提出了许多深刻的问题,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创立了一个史学学派,由此形成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典型范式。本文尝试对侯外庐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思想史研究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揭示其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